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应以职业价值观确立、职业素养提升、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生涯规划四大模块教育为平台,整合资源,构建完整的内容体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将职业发展教育纳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健全项目运行机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丰富创新活动载体,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为专业建设服务,为学生实现幸福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2.
探索以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为突破口,遵循一体化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一体化设计各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专业教学标准体系的基本逻辑,衔接贯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面对专业人才贯通培养方案开发路径不清晰、课程体系衔接不到位、实践教学体系对接不紧密的问题,需要实践深入进行基于类型教育的人才需求调研、创新与类型教育相适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类型教育相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完善紧密对接类型教育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组建结构化“双师型”高水平专业教师团队的职业本科专业人才贯通培养方案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3.
地方型本科院校自动化专业,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应从职业需求出发,采用逆向法设计,使职业需求、培养目标以及培养方案三者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本文提出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逆向法设计思路,分析职业需求对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针对自动化类技术岗位群采用“倒推”方法设置课程项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职院校物流教育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要根据市场的需要,科学有效地构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以岗位群为基本依据构建人才培养规格,以制造企业物流为基点分析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内容构建“宽口径、厚基础、细方向”课程体系应对多样化物流人才需求.同时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机制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高职院校物流教育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要根据市场的需要,科学、有效地构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以岗位群为基本依据构建人才培养规格,以制造企业物流为基点分析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内容构建"宽口径、厚基础、细方向"课程体系,应对多样化物流人才需求,同时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机制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职业本科是培养高层次、高技能职业技术人才的新领域,专业教育与职业发展教育融合是培养职业本科“高”定位人才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在职业院校的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中存在专业教育重技能、缺职业,职业发展教育中简单重复专业知识、缺乏专业技能的系统培训,缺乏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效的专业与职业系统融合的教育教学途径等问题。目前,职业本科教育尚处于“幼年期”,为了完成“专职融合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具有事业导向、问题导向和柔性技能的人才培养思路,并通过“研产学”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问题型”的课程体系、“边缘型”的教学资源和“聚变型”的师资团队建设,实现高层次、高技能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7.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人才培养方案与核心技能课程是专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深入广泛的专业调研,分析电气自动化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从工作过程出发,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主要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剖析,归纳得出相应的工作领域,并转换为对应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与职业岗位对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以能力为核心、以素质为本位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从而提升高职学生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育是一种职业特征明显的培养"实用人才"的教育,应依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从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实践教学等方面做好人才培养,其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就是以市场为导向科学设置专业,职业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实践教学,只有构建特色鲜明的教育模式,才能达到培养"实用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以高职院校建筑经济管理专业为例,分析人才培养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一些改革措施,探索建立一套"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宽职业面向、窄就业对象"的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0.
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保持高职教育特性,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高等学科型教育有本质的不同,它不是基于培养“通才”的“通识教育”,而是建立在以进入职业生涯为目标、以满足岗位要求为前提的专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基础之上,因此,它的基本模式,只能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融合。只有这样,才能瞄准“专业技术行家里手、职业领域能工巧匠”的培养目标,为学生构筑与企业要求相匹配的技术能力接口,搭建具有一定发展后劲的文化知识平台。  相似文献   

11.
职教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坚持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其方案设计以职业能力为逻辑起点和重要依据,借鉴资历框架能力分级的思想及标准,准确定位职教本科专业的高层次目标,从而确保纵向同一专业的中高本有机衔接,横向各专业培养水平一致。设计职教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坚持教育性与职业性相兼容、高层次与系统化相统一、标准化与特色化相结合、科学性与信息化相促进的原则,按照确定目标岗位群、解析职业能力、确定培养目标、建构课程体系、编写方案的“五步”路径,将工作领域的能力要求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构建高层次课程体系,实现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2.
高职人才核心职业素养教育的意义及内容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核心职业素养是指完成职业活动以及谋求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基本意识、知识和能力的集合.社会经济组织在招聘和使用人才时,越来越重视对人才在专业技术之外的核心职业素养的考量.高职教育就是为学生今后职业活动持续发展奠定职业技术基础和职业活动素养的教育.高职教育应重视学生核心职业素养的培养,包括核心职业精神和态度(职业人格)、核心职业知识、核心职业能力的内容设计和教学.  相似文献   

13.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以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网络系统管理专业为例,就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激光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主要包括前期调研、中期设计、后期论证三个方面,其中中期设计包括专业建设指导小组构建、确定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职业岗位分析、人才培养规格分析、工作任务分析、学习领域构建、职业素质教育活动安排分析、教学活动安排等9个具体环节.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和学校政策保障机制的引导,应经常组织教师开展专业建设研究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理论和实践训练并重。本文通过对高职高专针灸推拿专业学生的工作岗位及其所对应的岗位能力进行调研,分析职业岗位技术领域与工作任务,融合职业岗位标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学训交替、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实现高职高专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6.
以中等职业学校来源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教师为研究对象,从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三个方面调查分析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旨在分析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培养的优势与不足,并据此提出提高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议:进一步强化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突出办学特色;改善生源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注重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提高"双师"素质;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校会展专业在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层面实施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普遍注重知识理论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相对薄弱。文章在广泛调研会展企业对从业者职业素质需求的基础上,结合会展活动自身的特点,尝试设计了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的隐性课程,希望对高校会展专业的课程建设进行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8.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职业能力培养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本内涵,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主要体现在以就业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推行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的教学模式,构建"双师"素质高、"双师"结构合理的工程型专业教学团队.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人才培养理念、强化校企合作机制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职业行为导向是一种以职业行为为教学主导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宗旨,以从事现实的职业行为为内容,以现实的职业行为活动进程为线索,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者,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运用于文秘专业秘书写作实务的教学之中,借鉴该理念进行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体系构建应该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关注学生职业成长的职业教育的需要,从学习规律及职业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律以及工科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出发,以林产化工专业为例,提出从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模式方面的改革,探讨通过帮助大学生确立职业理想以及培养专业情意、专业知识和技能、素质和能力的整体教学思路转变的策略,寻求促进教育主体的学业、专业和职业成长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