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论定律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律解释是基本科学解释,也是逻辑实证主义科学解释观的核心。本文分析了亨昔尔定律解释理论的局限性,认为定律解释研究必须坚持语形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的辩证统一,探讨了定律解释的形式条件和标准解释模式的拓展等问题,论证了定律解释本质上是一定概念框架中的解释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科学解释与理解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解和解释的显著特征是对Why -问题的解答。不同的解答方式区分出不同的理解类型 ,其中基于命题真值 ,表达经验内容的理解便是科学理解。科学理解体现为科学解释。从哲学角度研究科学解释的基本进路是 :认识论进路、模型进路、本体论进路。三者达成统一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3.
科学解释的语用模型考虑到了解释者在科学解释中的作用,这相对于语义学科学解释模型有些进步,但是不论是范·弗拉森的语用学模型还是阿欣斯坦的语用学模型都遇到了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在立足于分析语用学模型遇到的困难的基础上,对科学解释的语用学模型进行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4.
“理解”与“解释”一直是作为相对独立的术语出现的,理解与解释也成为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对立的因素之一,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方法论之争也多源于对理解与解释的辩驳。有着科学与诠释学双重理论基础的科学诠释学的提出与建立,基于理解的三个模式与解释的三个阶段及应用的诠释学分析,表明了整个科学无一不是处于诠释学的反思范围之中,科学诠释学关于理解、解释与应用三者的辩证统一,更大程度地弥合了传统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截然二分的裂隙。  相似文献   

5.
文章详细介绍了模态解释的来龙去脉与历史发展,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两个角度深入讨论了模态解释对量子力学的全新认识和所采用的全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杨 《科教文汇》2010,(16):207-208
英国现代著名科学哲学家玛丽·赫西的科学哲学思想虽然渗透到了相关学科的各个领域,但始终贯穿于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形成了完整的系统。本文就其方法论之“学习机器论”的三种认识论模式进行归纳和阐述,以便进一步理解她的“经验认识论”。  相似文献   

7.
科学解释的方法、特点、标准和评价等问题是科学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20世纪对科学解释问题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形成了两种科学解释理论。一是逻辑实证主义架构的逻辑-语义型科学解释理论,二是以范.弗拉森为代表的文化-语用型科学解释理论。前者因局限于逻辑和语义的刚性界域而限制了科学解释的具体性和丰富性;后者则以语用和文化的无界域流变模糊了科学解释在次语言基底上的独特性和范导性。语境-意向性理论作为科学哲学重建的可选择取向,则给出了解决科学解释问题的新的思想基底和方法论工具。其根本特点在于,它既以语境这个相对稳定的基底和框架克服了语用论解释的无限制流动性,同时又以心理意向克服了传统逻辑型解释模式那种外在主义的强硬刚性,从而使科学解释得以在主体的语言实践世界中现实地展开和完成。  相似文献   

8.
语境分析方法是当代分析哲学运动的基本诉求之一。这一导源于弗雷格的方法论原则,随着“在分析哲学的发展进程中,科学哲学的兴趣逐渐从句法学转移到语义学,进而转移到语用学”,[1]它基于当代科学哲学发展的意义更为突显。然而,由其而致的“语境”观念,原本可以作为理论基点,对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中诸多问题进行重新的求解,但由于语境原则,即便弗雷格也没有一以贯之地落实到自己的理论建构中,从而未能发挥其独特的方法论功能。更为甚者,长期以来,由于多数的分析哲学家、语言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都对语境分析方法漠然视之,在很大程…  相似文献   

9.
科学心理学解释的自主性问题是在心理哲学与心灵哲学中长期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文章以自主论与还原论对此问题的争论为切入点 ,从科学心理学解释对象的复杂性、意向解释与提供理由在科学心理学解释中的重要性 ,以及科学心理学解释中的目的论语言使用的合理性三个方面揭示并阐明了科学心理学解释过程所具有的不同于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解释的独特性与自主性。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从本体论和认识论这两个维度,梳理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之间的关系。通过阐述科学史在科学哲学研究中地位和作用,强调科学史的史实和案例研究,对于匡正自然辩证法领域的思辨倾向、促进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胡德海先生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较高的抽象思维和思辨能力去选择中、西文化现有的思想成果,塑造出一种新的、富有创见的、思维缜密的教育学理论体系,形成了他的教育学思想,其中涵盖了哲学、文化学和人类学、系统论、进化论、结构学、结构主义、人本学等思想理论,体现了其独特的学术造诣。  相似文献   

12.
胡德海先生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较高的抽象思维和思辨能力去选择中、西文化现有的思想成果,塑造出一种新的、富有创见的、思维缜密的教育学理论体系,形成了他的教育学思想,其中涵盖了哲学、文化学和人类学、系统论、进化论、结构学、结构主义、人本学等思想理论,体现了其独特的学术造诣。  相似文献   

13.
科学论文是科学活动的重要一环,是科学实践的文本表现方式,应该如何理解科学论文的性质?科学论文与科学实践的关系如何?对于这些问题,传统的结构功能主义、科学计量学及文学分析范式均用理性科学观作为其科学论文分析模式的基点,并形成了内容无涉式的研究方法;而SSK学者则打破了科学论文的内容黑箱,将“利益”、“修辞”、“与境”、“资源场域”等概念引入到对科学论文的分析过程中。SSK的科学论文分析方法对于理解后学院科学时代科学论文的性质提供了新视角,同时其拆解科学论文认知研究藩篱的做法更是为人们理解科学知识实际生产过程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早期的科学史只有描述没有解释。独立后的科学史引入了解释方法 ,从而导致了科学史的分化。不同阶段科学史观的差异决定着科学史解释方法的差异。内史的解释与外史的解释、辉格式的解释与反辉格式的解释等都将在新的综合的科学史中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5.
解释某一对象就是对该对象的存在状态、存在过程、存在理由进行完整的说明。根据解释对象的不同,人类的解释活动可以大致分为文本解释、社会解释、科学解释三大类。狭义理性即人类理性,可以分为价值理性(目的理性)、工具理性(手段理性)、合理理性(手段目的平衡统一的理性)。理性的基本法则是最小最大法则。合理性是人类运用一定的评价标准评价某对象后对该对象的评价。科学的合理性来源于科学活动的科学性与科学成果的解释力。科学解释的本质就是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将待解释事件从给定的确认为真的前提推导出来从而提高待解释事件的可理解性的活动。一切解释的本质都是通过给出待解释事件存在的合理性的方式提高其可理解性。  相似文献   

16.
像片判读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像片判读及获取像片判读 ,也称像片解译或判释。它是依据地物光谱特性、像片成像规律及判读和分析像片影象信息的综合过程。其目的是识别和解释像片影象的类属及特征。像片判读广义的讲是属于遥感技术的范畴。像片是判读的基础资料 ,像片上的影象是地面物体电磁辐射的记录。  相似文献   

17.
自动文摘的逻辑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paper attempts to use the logic method to unify several abstracting methods under one model. It' s beneficial to the under 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the abstracting process and the invention of more effective abstracting method.  相似文献   

18.
论导游讲解语言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子钟 《科教文汇》2012,(17):47-48
导游讲解是一门艺术。导游员根据游客不同的情况,运用导游艺术和技巧,才能使导游内容生动活泼而又富有魅力。导游员工作和水平的好坏和高低,不单纯取决于导游员的思想和知识,还取决于导游员个人的语言表达艺术和讲解技巧。文章分析了导游员运用讲解技巧须遵循的原则,论述了导游员讲解过程中语言表达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