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罗小芳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2):19-21,36
以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为指导,分析了柳宗元柳州诗歌意象的认知结构,认为柳宗元柳州诗歌主要采用了路径图式和容器图式两种意象图式类型,这与柳宗元自身的贬谪经历和滞留柳州的生活有关。赴柳诗以路径图式为主,居柳诗则容器图式、路径图式交相而出;两种图式的结合方式,承载着柳宗元贬谪柳州时痛苦、绝望的心态。  相似文献   

2.
柳宗元在永州的诗歌创作与其心境有关."逐客"闲人"和"贬黜"作为他在永州时期的缺失性情感体验,形成了其永州诗歌创作独特的心境.贬永前期,其诗歌主要充满了愤激和怨慨;贬永后期,心境较前期显得平和而诗歌更为丰富多彩.这种心境的变化,也就形成了他独树一帜的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3.
柳宗元在永州的诗歌创作与其心境有关。“逐客”“闻人”和“贬融”作为他在永州时期的缺失性情感体验,形成了其永州诗歌创作独特的心境。贬永前期,其诗歌主要充满了愤激和怨慨;贬永后期,心境较前期显得平和而诗歌更为丰富多彩。这种心境的变化,也就形成了他独树一帜的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4.
柳宗元与柳州有着独特渊源,他在被贬柳州期间,给柳州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学遗产旅游资源。柳宗元柳州文学遗产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资源价值、宣传价值与文化价值。对柳宗元柳州文学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成为了发展柳州旅游业,提升柳州城市形象与文化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永州十年、柳州四年.其诗歌充满了悲愤、孤寂、凄婉伤悲的贬谪情怀,同时这种贬谪情怀随着主客观因素的变化而亦有变迁.  相似文献   

6.
论柳宗元柳州时期的心路历程及诗歌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宗元在柳州时期的情感是错综复杂的。一方面因再次受贬而心情较永州时期更加抑郁痛苦绝望;另一方面,他又不甘沉沦,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兴利除弊,竭尽全力治理柳州。同时柳州的山水也孕育了他创作的灵感,其诗歌风格不再以永州时期的简古疏淡为特殊风貌,而是有所变化和发展,呈现出全新的诗歌意境。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在柳州时期的诗文创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柳宗元在柳州创作了一百余篇诗文 ,这些诗文以治理地方、关心国事、抒发忧愤为主题 ,反映了柳宗元在柳州期间的思想和活动的轨迹 ,也反映了他在生活的最后岁月里创作上艺术风格的变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柳州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全国甲级旅游城和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相当丰富.柳州想要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必须走"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炉,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为一体"的旅游经济路线,传承历史文化,发展旅游经济.而对柳州的发展有过重大贡献和影响的柳宗元,在整个柳州地方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要大力发展柳州旅游经济,把柳州建成广西乃至全国一流的旅游名城,必须深入挖掘和拓展"柳宗元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树立柳宗元文化品牌,充分开发柳宗元文化这块瑰宝的内在价值与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9.
在题材方面 ,柳宗元将南国许多特有的植物引入花木诗 ,较其之前的诗歌是一大创新 ;诗人以花木诗曲折反映其处境、心境、人格及身世命运之感慨 ,体现出的淡泊幽婉的艺术风格 ,此艺术风格在柳宗元的诗歌作品中亦独树一帜 ;花木诗所采用的比兴手法 ,是对屈原所开创的香草美人传统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0.
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时,以自己的政迹惠及生民,对开发柳州地区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他的这些思想和行为在他的柳州诗文中有明显的反映,本文在分析这类诗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惠化”这一思想行为对柳宗元后期诗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的影响及原因。  相似文献   

11.
穆时英是那种“为表达苦闷与寂寞”而创作的抒情作家。他的作品只是从社会生活中撷取几个他所需要的人物作为道具来传达自己的情绪。人物是他的自我心理投射,分别负载着泄愤、自慰、寻梦、表达幻灭感四种使命。这些人物合起来就是他的自我人格,共同表达了他的心理需求,凸现了作家的主体人格。从作品的情感表达入手研究他的作品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他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2.
关注黑人文化,充满民族自豪感,谴责种族歧视,是兰斯顿·休斯诗歌的主旋律及其思想的灵魂.在这一主旋律下,他的诗歌体现出从强调一元民族意识到突出多元文化观、社会观的变化过程.其前期偏重于反映他鲜明的黑人民族意识,后期则更多地探索了黑人与白人民族文化融合的途径,凸显出他多元的文化观与社会观,并能融民族意识与多元文化观、社会观于一体.究其根源,主要在于他对美国黑人处境认识的日益深刻以及美国黑人对实现民族平等、自由呼声的日益高涨.休斯诗歌超越了黑人作家的创作传统,其主题对后世黑人作家的创作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天祥是以其与金石同坚的忠肝义胆流芳千载的。人们交口赞誉的,无非是其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坚韧不拔、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勉力支撑、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刚正坚守,以及以死尽忠的民族气节。然而,究其一生的艰难历程,甚至是在挽狂澜于即倒的征战与奔波之中,忠君与事亲、庙堂与江湖也都难以割舍地共处在他的意识深处。他至死不肯仕元,却衷心地希望弟弟去做元朝的官员;他积极用世,但也向往山水田园。这种丰富立体的情感人生,铸就了文天祥的伟大与真实。  相似文献   

14.
陈寅恪一生钟爱中古史研究,他在史学方面的代表作也都集中在魏晋隋唐时期。但他晚年却用了大部分精力撰写《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两部专著,研究重心放在明清之际两个女子身上。他晚年“著书唯剩颂红妆”的原因主要在于:阐发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移情忘现实之痛苦;抒发兴亡之感;自验学术深浅。  相似文献   

15.
罗尔斯以“无知之幕”的设计框架和天赋资质的社会性规定为基础提出了他的正义原则。但是,他的“无知之幕”的设计是虚幻无力的,他的天赋资质的社会性规定是错误的,其论证过程也存在着严重的逻辑脱节。他的理论前提决定了他的正义理论的非历史主义的和相对主义的缺陷。  相似文献   

16.
在庄子的研究中,人们多关注庄子出世思想而忽视其忧世情怀和救世精神。其实庄子具有深沉浓郁的救世情怀,主要表现为对浑浊社会的批判,关于生存出路的探索和对心灵自由的追寻,通过"内向的心治"来拯救社会和人民。  相似文献   

17.
初唐四杰中的卢照邻骈文独具特色。这表现在 :句型参差多变 ;文气疏散流畅 ;平实贴切又生动形象的典事和清新俊逸、情感浓郁的词藻 ;缠绵悲戚 ,蕴涵对人生、社会的哲理思索的个体情感等。这种深沉的个人情感化的骈文 ,既是卢照邻对六朝优秀抒情骈文的风格的继承 ,也是他自己文风主张的体现和独特的人生经历、思想及心态下对骈文的创新 ,同时也是走在时代文学思潮前列的文自觉对骈文的革新  相似文献   

18.
陈独秀宗教观的转变体现在他对基督教的态度上,他对西方文明的向往和对基督教的好感,影响了他宗教观的彻底性。受科学主义思潮、反孔思潮和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陈独秀对宗教的态度发生了两次转变,但这些并没有改变其无神论的思想立场。  相似文献   

19.
洪堡特是19世纪世界公认的语言哲学家,他的语言哲学思想深奥、精辟,不易整体把握。纵观洪堡特的语言著作,我们会发现洪堡特的语言哲学思想是建立在以精神为本原的哲学前提下的。精神是统领洪堡特语言学思想的总纲,也是解读洪堡特理论的钥匙。另外,洪堡特的语言哲学思想中渗透着他深深的民族情结,他的很多理论都是在对语言、精神和民族三者关系的深刻理解后的进一步推衍。理解洪堡特语言学思想中的精神和其中的民族情结,有利于对他的语言哲学思想的总体把握。  相似文献   

20.
汪曾祺小说创作呈现出早年创作早熟、中期几乎中断写作、后期成果丰硕的晚翠特点。分析他各时期的生活经历与小说创作过程的联系、其早期创作与后期创作的联系,可以发现,边缘化的创作特点导致他各创作阶段的不同状态,生活边缘化使他的小说创作无法进入主流,而非功利的人生态度则使他自甘于主流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