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课时目标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以及特点,领悟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品尝一种水果,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枣庄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我们一起感受了石榴的美。但是,有的同学仍然意犹未尽,想看看石榴的成熟过程,想品尝石榴的味道,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石榴园去看看,好吗?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2.
课时目标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以及特点,领悟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品尝一种水果,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相似文献   

3.
《家乡的石榴》这篇略读课文,介绍了家乡的石榴的样儿,反映了石榴丰收以后人们的喜悦心情。本课课文虽然篇幅不长,但难度较大,要指导学生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读懂课文,了解石榴的花、果、籽,并指导学生体会石榴丰收以后人们的喜悦心情。那么,怎样才能短时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呢?这里将提出“课前自读”、“课中导读”、“课后验读”的全程教学设计,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以落实教学目标为前提切入   课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一篇课文少则一课时,多则几课时,从总体上看,学生的绝大部分语文知识是通过课文学习而获得的.而我们教授的每篇课文都有具体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把目的的确定和情感的定位结合起来,那么,教学目标就成了一种富有感情色彩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5.
〔教例〕  教学目标 :   1 结合课文 ,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 ;学习罗丹做事专注、投入的精神。   2 在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的基础上 ,弄清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3 学会生字新词 ,用“祝贺”、“莫名其妙”造句。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  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 ;理解结尾一段话 ;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引入 ,明确目标。   1 “全神贯注”是什么意思 ?课文围绕“全神贯注”写了一件什么事 ?   2 了解并说出本课的学习目标 ;幻灯…  相似文献   

6.
<正>《石榴》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文章篇幅短小、文笔优美,是适宜朗读训练的好文本。课文脉络清晰,以季节为序,运用各种写作手法将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结果等情景描写得生动有趣,读来令人兴趣盎然,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因此,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将教学重点放在通过朗读去体悟不同季节石榴的生动情景。教学片段示例:师:你喜欢这夏天绽放的石榴花吗?说说看,什么地方让你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读议课文 ,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中 ,懂得母爱的伟大。2 学习先找出重点段再给课文分段的方法。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4、5、6自然段。教学重点 :继续学习先找出重点段再分段的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老麻雀保护小麻雀的句子。一、整体感知、质疑 :1 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麻雀》。自由读课文 ,说说故事发生在哪儿?课文提到几只麻雀?讲了一件什么事?(简笔画 :林阴路板书 :猎狗 小麻雀 麻雀)2 明标 :这节课我们就要从这个故事中探讨它表达了什么感情 ;继续学习分段 ;有感情…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激发观察植物、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根据课文的有关语段仿说、仿写,提高言语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学案例 《石榴》是苏教版第五册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以季节变化的顺序描写了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结果的过程。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叙述条理清楚,是一篇比较适合进行朗读指导的文章。下面是我校一位老师执教这篇课文时的一个片断。  相似文献   

10.
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了“教材目标化,目标过程化,过程方法化”三化教学法的探究。实践告诉我,这是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我每教一篇新课文,总要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认真揣摩教材编排的意图,遵循语文读写基本功训练的“序”,将教材重点内容列成要求具体的条目,使得教学目标化。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在读的方面要求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之后,能捕捉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在写的方面则要求学生能领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对句意段意的理解、朗读…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所讲的内容和表达顺序,能复述课文。  相似文献   

12.
《北京》是小语第三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 ,紧紧围绕着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来写。通过课文的学习 ,学生必须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带生字的新词 ,听写并积累部分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 感受首都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激发学生热爱首都 ,热爱北京的感情。根据本册教学的重点和课文特点 ,遵循着教学“要面向学生全体 ,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原则 ,本课设计力图通过自由选择、小组协作、情境创设等方式 ,让学生主动探索 ,自主学习 ,即自主选择学习方法 ,自主选择学…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案例《石榴》是苏教版第五册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以季节变化的顺序描写了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结果的过程。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叙述条理清楚,是一篇比较适合进行朗读指导的文章。下面是我校一位老师执教这篇课文时的一个片断。师:春天的石榴树是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14.
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课堂教学的目标。戴建荣老师执教的《彩色的非洲》一课,特别重视朗读,要求学生要把课文读正、读顺、得法,在展开的过程中让学生习得学习课文的方法。在扎扎实实的"先不谈感情"的练习中,学生更真实地读出文章的内在感情。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2.能联系课文,理解词句的意思。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 :学习作者饱含感情地具体叙事 ,在叙事中说真话、吐真情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 :一、领悟表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体会了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同学们都深受感动。我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其他同学边听边想 :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哪些内容表达的?生读课文 ,回答问题。师板书。这些事例 ,怎样叙述才能表达感情呢?这就是这节课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一)领悟作者具体叙事表达感情的方法。1.同学们快速默读3~6小节 ,用自己的话概括教学国语的情景。生默读 ,概括。如果用这两句话概括叙述这件事 ,能不能表达…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复述课文。2.能凭借文本的语言文字品读课文。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飞吧,海鸥》是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主题课文。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所蕴含的应该学会关爱动物的道理。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相似文献   

19.
<正>略读感悟课,是我校"主题阅读"课题研究中提出的新课型,即一课时完成一篇文章的教学。虽然教学时间只有一课时,但教学大纲上的所有教学目标都必须完成。用略读课文的时间达到精读课文的教学目标,略而不简,略中有精,这是我校略读感悟课不同于普通略读课的地方。课文《大江保卫战》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对抗洪抢险的场面描写尤为精彩,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语言品味、人格影响的好教材。我大胆取舍,做了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 :1 .学会生字新词 ,正确地理解词语和句子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比喻的贴切。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3.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 ,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4.了解作者观察事物的顺序。教学重点 :1 .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比喻的贴切。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体会比喻的确切。教学时间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初读课文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 .学会生字新词 ,初步理解部分词语。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了解学生对瀑布的感性认识。二、自学课文。1 .读课文 ,画出生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