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忆故乡长向往》是19世纪法国抒情歌剧《迷娘》中一首经典的咏叹调,其歌词温婉而富有韵律、旋律优美而充满感情,并常作为保留曲目在音乐会上演奏。本文通过对《忆故乡长向往》歌词、旋律、人物形象和角色塑造的美学特征的分析研究,由此提升对本曲演唱技法和人物情感表达的把握。  相似文献   

2.
《木兰诗篇》是根据《木兰辞》中木兰故事改编后,艺术家倾力打造的一部大型情景交响剧,使我国的歌剧成功的走向了世界,在我国的歌剧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形象是人物及性格在戏剧冲突中的逻辑发展和完整呈现,分析木兰人物形象更重要的是从她的人物性格出发。本文通过对《木兰诗篇》中第二乐章《塞上风云》主要唱段《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生》的分析研究,着重分析"木兰"细腻、敏感的女儿郎形象,从歌词创作中通过把握歌词的深层含义,希望将直观的谱面知识重点、要点转化为更加细腻动人的表演歌唱中,准确把握人物的情感动态,来更好的完成"木兰"人物的塑造。  相似文献   

3.
歌剧是西方重要的表演艺术之一,以歌唱和音乐作为表达剧情的主要方式。歌剧《伤逝》是中西结合的产物,将我国的文学作品用西方歌剧的形式呈现,具有明显的艺术特色,是我国第一部侧重心理表演的抒情歌剧经典名作。本文以咏叹调《不幸的人生》为研究分析对象,从咏叹调的创作背景、剧中人物个性的剖析、作品情感的处理、巧妙生动的二度创作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并从主人公心理情感变化与个性特征着手,结合自身的长期学习与舞台表演经验,对作品《不幸的人生》的情感表达和呼吸技巧提出自己的见解,希望能为演唱者提供有利帮助。  相似文献   

4.
法国歌剧《维特》是以描写一位女性形象来进行分析的,夏绿蒂这一人物形象在歌剧中起到重要作用。作曲家马斯内能够抓住人物的内心情感,使音乐线条起伏扣人心弦,给人一种震撼的满足感和艺术感受。  相似文献   

5.
《野火春风斗古城》这部歌剧中不同的人物呈现出不同的演唱风格特点,其中金环是这部歌剧中的亮点人物之一。本文以金环这一人物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和了解这部现代民族歌剧;另一方面对金环角色的艺术特征与唱段特点进行分析,使演唱者准确把握金环的情感性格和演唱风格。  相似文献   

6.
重唱是歌剧中的重要形式,它以其多声部织体的音乐结构与特定的人物关系紧密相连在同一时间段表达不同人物的内心思想从而推动戏剧情节不断发展的特点,成为歌剧艺术中音乐与戏剧表达的关键因素,对于歌剧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歌剧发展史上,将重唱作为歌剧艺术重要戏剧表现手段的革命性作曲家是莫扎特。他之所以重视歌剧重唱的创作,是因为重...  相似文献   

7.
对民族声乐表演的情感表达的分析,对民族声乐作品中的歌词、意境、人物、音乐形象的理解、体验、表达进行了论述,以民族歌剧<红珊瑚>中女主角珊妹的唱段"海风阵阵愁煞人"为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论证民族声乐作品表演中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8.
歌剧《原野》中,女主人公金子的爱情颇为牵扯人心,歌剧第二幕中金子咏叹调《啊,我的虎子哥》是她强烈爱情最浓烈的表达,演唱者只有在演唱时熟练、全面地运用声音技巧,才能更深刻刻画金子角色的强烈戏剧性和音乐性。文章从声音色彩变换、声音力度对比、延长的高音渲染三个方面着手,对咏叹调中如何运用声音技巧表达人物情感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9.
《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是歌剧《江姐》中江姐唱段之一。本文从角色心理、声音技术及歌曲处理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究,目的是为了学唱这首歌曲的演唱者,对作品有更深更好的了解,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歌曲的人物形象,从而合理的使用声音技巧,准确诠释人物情感和表达作品内涵。  相似文献   

10.
我们都知道莫扎特并不是戏剧性的代表人物,但是在一些作品中依旧穿插着"莫扎特式"的戏剧性表达,本文以歌剧《狄托的仁慈》为例,将从情节的戏剧性及莫扎特音乐的戏剧性的成因逐一阐述。歌剧《狄托的仁慈》是莫扎特创作的最后一部正歌剧,而"戏剧性"作为歌剧音乐的一个特殊要求,就是要求歌剧中的音乐必须能够表现戏剧中的矛盾、冲突以及发展的始末,表现出戏剧中的人物性格和情感。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莫扎特德语歌剧《魔笛》(Die Zauberfl?te)中的经典唱段《我是一个快乐的捕鸟人》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了文献法、统计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重点对该曲中的母体节奏特征及母体与三种变体之间的关联与差异进行分析,并结合德语歌词词义加以详细说明,以此阐释《我是一个快乐的捕鸟人》中节奏在推进剧情人物塑造时所发挥...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的演唱和理解歌剧《苍原》的主要唱段《情歌》,本人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分析,在查阅、整合大量参考文献之后,从更专业,更客观的角度阐述人物情感,分析作品内涵。本文通过对女主角娜仁高娃的人物情感分析,更深层次的探索《情歌》的艺术表现和演唱技巧,同时也能提高本人在声乐演唱上的理解力和音乐表现力。本文以歌剧《苍原》中的主要唱段《情歌》为主要研究内容:第一部分将对中国歌剧的发展概况做粗浅的阐释;第二部分将简单地对歌剧《苍原》的创作背景进行了解;第三部分从娜仁高娃的性格特征及人物情感着手分析《情歌》的艺术表现;第四部分将对作品进行分析并简单的谈及自己在演唱过程中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普契尼是意大利19世纪歌剧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遵从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喜欢从现实生活中出发,根据小人物的生活状态和人物情感,创作出接近人民生活的歌剧,《贾尼·斯基基》是普契尼所创作的单幕意大利歌剧,故事的情节是根据但丁的神曲所改编。歌剧中咏叹调《我亲爱的爸爸》最为著名,被演唱者所喜爱。本文从两大部分写的,第一部分所写的是作品的背景介绍,第二部分写的是咏叹调《我亲爱的爸爸》演唱风格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咏叹调《主人,请听我说》选自歌剧《图兰朵》是剧中侍女柳儿所唱,乐段把柳儿柔弱、深情、无奈的内心表现地淋漓尽致。本文从普契尼的创作特点、歌剧《图兰朵》的创作背景风格等方面为基础,重点分析柳儿的人物特征、曲式特征、音乐风格和二度创作,结合笔者本人的学习经历和舞台实践,对这一乐段进行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声乐作品中,咏叹调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歌剧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咏叹调对于塑造人物性格、抒发人物情感以及表现人物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鞭打我吧》是歌剧《唐璜》中采琳娜的咏叹调,这首作品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戏剧性。本文针对咏叹调《鞭打我吧》的艺术形象及演唱处理进行研究,旨在帮助歌者演唱此曲时,能够准确、全面的对作品形象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16.
《唐璜》这部歌剧是莫扎特的代表作之一,《鞭打我吧》这首咏叹调是歌剧《唐璜》中的一个经典唱段,由剧中的一位乡村女孩采琳娜所演唱的,是声乐教学中的一首经典曲目,莫扎特用音乐将人物展现的格外富有生命力。这首歌描写的是她向爱人马塞托认错时的那首咏叹调"鞭打我吧,马塞托",前半部分唱的可怜兮兮,祈求丈夫的原谅,当乐曲变为6/8拍时,她却突然变的若无其事,唱起了"我愿生活风平浪静,永远欢乐相亲相爱…"充分表现采琳娜那没心没肺的性格。莫扎特善于用音乐来塑造人物,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通过音乐使人物更加活灵活现,剧情丰富生动。本文通过根据采琳娜的艺术影响,对该作品进行分析,这首作品是抒情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在演唱时对气息的要求比较高,音色也要有对比,才能完美的展现作品。  相似文献   

17.
由施光南作曲、韩伟作词的歌曲《马铃声声响》是一首女中音歌曲。通过对其创作背景分析及对作曲家施光南的介绍,综合分析了歌词所表达的情境与情感,以乐曲节奏分析和旋律音调特征分析相结合,以形象性音乐特征与歌词意义结合分析了歌曲的思想内涵与情感,并结合声乐教学中对歌曲情感的处理,分析了《马铃声声响》一曲的情感表达,运用声乐演唱技巧及方法体现歌曲情感,对歌曲体现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8.
歌剧《茶花女》是威尔第惟一的一部关于爱情与死亡的歌剧。从薇奥列塔在《茶花女》中的音乐形象、艺术形象的分析,以及对《茶花女》中薇奥列塔这个艺术形象的重新认识和重新塑造,可以看出,对薇奥列塔这个艺术形象的塑造不仅需要在表演技巧上有所变更,而且在演唱中更需注意主人公内心的情感转换,所以对艺术形象进行二次创作,是我们声乐表演者的重要使命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歌剧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包含着诸多方面的艺术因素,其中的咏叹调则集中表现了剧中人物的情感和个性,也是形成作曲家创作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作曲家歌剧咏叹调作品的艺术特征,无疑对表演者演唱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歌剧《梦游女》是意大利作曲家贝利尼的代表作品之一。剧中人物个性鲜明,富有戏剧色彩。文章试图结合女主人公阿米娜的角色定位,对其著名咏叹调《啊,满园鲜花凋零》的艺术风格及演唱作出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风萧瑟》是中国著名作曲家施光南先生创作的首部抒情歌剧《伤逝》中的片段。作曲家巧妙地将歌剧《伤逝》分为四个戏剧部分,而《风萧瑟》恰如其名的在四季中位于"秋"的位置,充满了强烈的戏剧冲突以及人物心理刻画,情感饱满激烈,堪称经典之作。本论文通过对《风萧瑟》这首作品背景以及人物特点的分析,试论述情感在其演唱中重要性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