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仁爱的宇宙     
看西方的科幻作品,觉得最不可思议的是:他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仇恨和杀戮。他们所描绘的未知领域总是充满着邪恶、敌视和恐怖,他们所想象的外来生命总是那么丑陋、狰狞和残酷,双方初次相逢,从不试图交流和理解,外星生命降临地球都是出于同一个目的——征服人类。因此,相逢只意味着势不两立和殊死搏斗,而结果总是外星生物被彻底消灭。  相似文献   

2.
金振邦这个名字我是十分熟悉的。但未见其人,只知道他是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党委的秘书长,又是《新疆日报》的特约记者。在我的想象中,他一定是位精力充沛、善于思考、勤于笔耕的中年人,可当我在《新疆日报》记者年会上见到他时,他已经做过六十大寿了。但他的思维和情趣并没有老化。我们的会议安排得很紧凑,不论是开会还是集体采访,他从不滞后,总是那么认真地记笔记,那么认真地提出问题和大家商讨,丝毫没有一点“秘书长”的架势。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百花盛开还是万木萧疏的季节,无论是阳光普照还是雾雨朦朦的天气,青岛总是显得那么清丽可人,在蓝天碧海之下,宛如一幅充满了异域情调的画卷。沿海那些带有浓郁西洋风格的建筑,恰似一幅巨大的浓彩油画,显示着青岛这个海滨城市的独特魅力。一个世纪以来,这些建筑栉风沐雨,似以无声之语诉说着这片土地曾经有过的沧桑与磨难,又默默地注视着这个城市发展的今天与明天。  相似文献   

4.
结构,做为作品的形式,总是同其内容本质相统一着。但是,“形式是本质的。本质是有形式的。不论怎样,形式都还是以本质为转移的。”①既然散文的内容,在选材、立意等方面一般具有比小说,戏剧等其它样式更广的天地,那么,散文的结构也就更自由,更灵活。前人有用“行云流水”来形容散文结构形态的自若,还是有些道理的。对于作品的结构,应怎样理解呢?常见的说法是指作品的“内部结构”。此说似没能揭示出本质性的东西来。而英国哲学家  相似文献   

5.
乐观的人总是能够成为有用的人。他从不会充满烦恼和闷闷不乐,也从不狭隘和固执地看待身边的人和事。他能够意识到在生活中虽然会遇到很多困苦,但是困苦却不是生活的全部。他深深懂得人们应该在任何时候都保持微笑。他能够看到到处都洋溢着幸福而不是悲哀,善良而不是罪恶。本文摘自该书。  相似文献   

6.
轻视私塾     
《出版参考》2005,(1):30-30
我从不用心念书,但我从不在应当背诵时节无法对付,许多书总是临时来读十遍八遍,背诵时节却居然琅琅上口,一字不遗,也似乎就由于这份小小聪明,学校把我同一般同学一样待遇,更使我轻视学校。家中不了解我为什么不想上进,不好好地利用自己聪明用功,我不了解家中为什么只要我读书,不让我玩。  相似文献   

7.
轻视私塾     
《出版参考》2005,(2):30
我从不用心念书,但我从不在应当背诵时节无法对付,许多书总是临时来读十遍八遍,背诵时节却居然琅琅上口,一字不遗,也似乎就由于这份小小聪明,学校把我同一般同学一样待遇,更使我轻视学校.家中不了解我为什么不想上进,不好好地利用自己聪明用功,我不了解家中为什么只要我读书,不让我玩.  相似文献   

8.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你看我的朋友遍及天涯海角……"每当我唱起这首歌,总是倍感亲切.因为,我就是一棵小草,兰台园中的寸芳草.  相似文献   

9.
曾三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一周年了.每想起这位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我的良师益友,仍然神形依依,言犹在耳,总是要引起对他的景仰之情啊!曾三同志以其毕生精力全心全意为党中央服务.他对中央交给的每一项任务,事无巨细,都从政治上考虑,认真对待,孜孜不倦,朝乾夕惕,千方百计去完满完成.他是善于从别人视为繁琐的具体事务中做出大文章,创造大事业的人;是善于从日常工作中找规律,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去分析检验和提炼,达到实践理论高度统一的人.他一生埋头苦干,刻苦钻研,从不炫耀自己,从不计较名位;他艰苦朴素,情操高洁,从不倚上欺下,曲意媚世;他作风平易,忠诚待人,从不居功自恃,  相似文献   

10.
以真善美为“卖点”——访《读者》杂志主编彭长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妍 《传媒观察》2005,(5):8-10
在剑拔弩张的报刊市场,有这样一本杂志——“它从不说教什么,也不过激地抨击什么”,只是静静地、一点一滴地汇集着古今中外人类思想的精神甘露,吸引着、滋润着、感动着你我这样千千万万的普通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11.
“文革”中,周总理为保护和照顾党、政、军的领导干部们,煞费苦心,竭尽全力。总理保护、照顾老干部是多方面的,生活、医疗、工作……凡是与老干部有关的事,只要总理知道了,他从不拒绝,不推诿,总是周到细致,千方百计地作出安排。  相似文献   

12.
妻子要写论文彭仪钦妻子要写论文,几乎让我要笑掉牙。“几十岁的人喽!别逞这个能了!你以为写论文就跟吃馒头似的一口一个那么容易吗?我不假思索地就给了她一瓢冷水。妻是某企业档案馆的干部,二十多年来一直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地旁作着。尽管厂离我们家较远,上下...  相似文献   

13.
从6月10日开始,整个世界都疯狂了。当我们在这一个个黑白颠倒的日日夜夜里挥洒激情时,内心深处总是隐隐约约听到一个似有似无的声音:是什么让我们如此魂牵梦萦、忘乎所以?是足球吗?不,不是足球,是世界杯。世界杯不能等同于足球。用传播学的眼光来探询其中的谜团体,我们发现在传  相似文献   

14.
<正>黛茜在夜晚上班。单身的她和同样单身的妹妹一同陪伴着罹患重病的母亲。她没有朋友,不敢去爱,认真守护博物馆便是她全情投入的日复一日。纳特在白天上班。独自生活的他只能遥望曾经亲爱的家人。他从不掉泪,总是开心自在。他眼中的世界美丽浩大,每一个人都比他更努力地生活着。黛茜和纳特只在工作交接班时短暂相逢。当博物馆里接二连三发生奇怪的事情,黛茜开始邀请纳特一同解谜。  相似文献   

15.
“你平时读报吗?”出于对纸媒发展状况的关注,笔者从去年10月份开始,只要见到年轻人就找机会问这个问题。多数人的回答是“从不读报”。那么,问题来了,他们真的“从不读报”吗?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有句俗话叫"眼见为实",但对于新闻记者来说,"眼见"未必为"实"。我们经常很自信,因为我们从不怀疑自己的眼睛;我们经常很决断,因为我们从不怀疑自己的直觉。可我们有时过于依赖自己的眼睛,而很少用耳朵去听,用大脑去辨别,用心灵去探索。常常听到一些记者无辜地辩白:"人家就是这样告诉我的","我看到那个  相似文献   

17.
有那么一群人,他们甘冒风险,奔走在新闻的最前沿,用客观报道揭露事实的真相;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深入生活的最底层,将目光投向小人物和小事件,展示百姓的苦乐悲欢;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将自己无私地奉献给新闻事业,用手中的笔捍卫着道义和责任,他们就是"记者"。  相似文献   

18.
苦航     
29岁的李军强.清瘦、谦和,近视镜后的目光总是真诚的凝望着你。他说自己1990年中专毕业在合阳公路段上班,1991年调渭南总段宣传部工作。只短短几年.他的成绩就令人赞叹……上中学时,李军强就喜欢上了写作,白天没时间,R能像当县委宣传部长的父亲那样“开夜车”。星期天,他总是热衷于观察生活.博览群书,苦苦笔耕。干部子女的优越感在他身上无影无踪.面对‘节格”乐此不疲。李军强先后工作过的单位领导告诉笔者:每天第一个上岗的是他,扫地、擦桌、提水者也是他.下基层上工地从不嫌苦怕累。4人科室领导占半,写材料办简讯.从不…  相似文献   

19.
有那么一群人,他们甘冒风险,奔走在新闻的最前沿,用客观报道揭露事实的真相;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深入生活的最底层,将目光投向小人物和小事件,展示百姓的苦乐悲欢;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将自己无私地奉献给新闻事业,用手中的笔捍卫着道义和责任,他们就是“记者”。  相似文献   

20.
档案自述     
我是一艘远古的船,行驶在人类历史的海洋。历史有多久,我就有多长,山呼海啸,风云激荡,我藏着六合的风雨,列着千载的苍桑。我是一片朴实的叶,吮吸着大自然的营养。我的脉络如勾如画,我的颜色红绿紫黄。我从不雕琢,雕琢便不再是我,我只需要脚下这方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土壤和头顶这片自然得不能再自然的阳光。我是一汪清澈的水,在四季实现时代的理想。春天,我如丝如织,润泽万物酣酣畅畅;冬日,我似玉似银,穿越时空洒洒扬扬。尽管我的外在千变万化,然而我不变的灵魂依然是那特定组合的氢与氧。我是唯一的,不是自诩,我胜过宝库里的稀有珍藏。我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