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小学生模仿能力很强,教师在进行作文指导时,一定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如果方向偏离了,会让学生养成一些不良习惯,甚至影响他们以后的成长。作文教学中的个性语言指导,由于个性的概念很抽象,教师往往给不出贴切的解读,在指导学生时自然就会出现偏差。有些教师把另类、不一样、搞怪等内容和意识灌输给学生,这无疑是错误的引导,教学效果当然是南辕北辙。  相似文献   

2.
禄志红 《考试周刊》2014,(54):44-44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引导学生立足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新理念的指导下,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宽容个性,从而改变学生不愿意写作的局面,使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的、体验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学生写不出个性化的作文,还与作文教学中教师"主导"过头、学生"主体"缺失有关。作文计划教师制定,作文活动教师安排,作文内容教师确定,作文指导教师进行。结果,计划难与实际融合一处,教师难与学生想在一起。老师安排写的,学生没有材料;教师计划做的,学生没有兴趣。学生在作文中难以"当家做主",个性也就难以在作文中得到充分展示和提升。因此,要使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须尊重学生个性,引导主体参与,使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相似文献   

4.
正作文教学是启发、联想、领悟、写作相统一的过程。创新个性和创造性思维训练可以融会贯通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作文教学一般有作文训练方式的选择、作文指导、作文批改和作文评讲四个环节,这里仅从作文训练方式的选择、作文指导两个环节谈谈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一、作文训练方式与创造性思维训练教师要恰当地选择作文训练方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1.在命题作文中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命题时应有所突破,必要时在时空上给学生留下"空白",把学生思维引向无限。全命题作文要"心理学化"。命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因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A0):28-29
低年级学生作文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居于主导地位,在学生开始接触作文的起始阶段时,教师在引导中,如果指导不正确,学生不但写不好作文,反而会对作文产生恐惧心理,而害怕写作文,他们的写作能力就不能够提高,因此,一个好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的教学中,要懂得怎样来指导低年级学生写作文。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作文指导,需要教师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从不同的途径来进行,创造各种契机激发欲望,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无穷乐趣,产生喜欢写作文的良好心态。只有这样,学生的写作思路才会一通百达,不再感到写作文是"山穷水尽疑无路"的一件难事了,才能让学生写起作文来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6.
个性是指人的自主性和独特性,它是创造力发展的基石.充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这是教育现代化的潮流.然而,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不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从而导致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使学生对作文感到枯燥乏味.要改变这种局面,使学生既对作文产生兴趣,又要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首先想到的应是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个性.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个性呢?我们认为,主要应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指导. 一、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写出最新的发现. 由于小学生注意力不太集中,因此对事物的观察往往是走马看花,流于表面,表现出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又由于学生对色彩鲜明、刺激较强的部分比较注  相似文献   

7.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直是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与难点。本文从引导学生观察、积累素材,加强课内外阅读、丰富语言,教师锤炼讲评,学生二次写作等四个方面,结合作者十余年的作文教学经验中的精华案例,论述了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张扬小学生个性,挖掘潜能,放飞思维,如何有效引导小学生进行"我手写我心"的真情写作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通过"预设"进行作文的构思和设计,在作文"生成"中写出有深意、有个性的作文,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在"预设"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进行指导,使他们能从丰富素材中找出合适的内容,通过巧妙构思,"生成"优秀的作文,大大提高写作能力,使作文教学在"预设"和"生成"中达到高效。  相似文献   

9.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直是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与难点。本文从引导学生观察、积累素材,加强课内外阅读、丰富语言,教师锤炼讲评,学生二次写作等四个方面,结合作者十余年的作文教学经验中的精华案例,论述了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张扬小学生个性,挖掘潜能,放飞思维,如何有效引导小学生进行"我手写我心"的真情写作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一、二年级的学生这样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这要求教师在指导低年级作文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坚持自主、开放、个性化的原则,引导他们自由地思考,独立作文.这是发展低段学生书面语言的最有效方法.然而,在作文起步教学的具体操作上,却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据我所知,大体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误区.  相似文献   

11.
作文低效的原因之一是“忽视对作文主体———作文者的个性的保护、培植和开发”,这已经成为众多作文指导者的共识。但试想如果我们教师对学生个性心中无数,从何谈起去重视对学生个性的保护?教师只有对学生个性有了一定的储存量,心中才会有学生的个性,才能从学生的角度去评价学生作文,指导学生作文,才能使作文训练达到应有的张力。因此,保护学生个性的前提则是对学生的个性事先得有个储存。由此,我们为储存学生个性想了个办法:让学生对教师的评语进行评定,让学生也给教师当回评委。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是教师评定。这时教师的评定…  相似文献   

12.
《新作文》2007,(Z1)
个性化作文,展示的是生命个性,彰显的是生命活力,显现的是生命色彩。它要求"一千个作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它提倡"一千次写作"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创新是生命的标志,离开创新的表达,作文必然失去生命的色彩,缺失生命的鲜活,丧失生命的独特。可见,个性化的作文,应没有"似曾相见"的"人云亦云",没有"鹦鹉学舌"的"亦步亦趋",没有"涛声依旧"的"老调重弹"。因此,要引导学生写出充满个性的作文,须在作文指导中,启发创新,鼓励创造,处处、时时、事事让学生换个角度想一想,以引导学生摆脱传统束缚,突破各种限制,避免东施效颦,从而让他们用自己特有的眼光和视角去观察世界,认识事物,运用语言,表达情感。这样,他们呈现给我们的作文才是鲜活的,充满个性的。  相似文献   

13.
快乐作文教学法要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传递给学生更多的构思方法,并鼓励学生进行个性作文创造,搭建作文成功的平台,"快乐作文"就是要让教师融入学生之中,让学生融入生活之中,让作文融入体验之中,要让孩子们感受成功的快乐。本文从感悟生活、张扬个性和快乐构思三方面进行了快乐作文教学法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如今的学生大多不喜欢作文,怕写作文,究其原因,除了与学生的生活阅历、思想修养、知识储备有关,还与教师在作文指导中存在的一些弊病有关.有的老师作文指导过分强调仿写,难以触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想象;有的不按合乎规律的训练程序指导写作;还有些教师指导作文,不是启发引导,而是把自己的立意和构思和盘托出交给学生……这些往往会导致学生不喜欢作文,怕写作文.  相似文献   

15.
张玉甫 《现代语文》2008,(9):141-141
“教师给学生写的作文批语,会影响学生一辈子的。”这话听起来虽有点儿夸张,但道出了作文批语潜在的魅力。事实上,好的作文批语,既是教师对学生作文作出的中肯评价、温馨提示以及写作上的精心指导,又是语文教师留给学生心目中高层次且营养丰富的精神快餐,还是学生写作过程中一座座小小的加油站。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应该用精彩的批语感染学生,富有个性的批语教育学生,启发式的批语引导学生。让学生在那一篇篇短短的作文批语中受到感动,得到教益,获得启迪,让作文批语成为教师对学生写作能力和人文关怀的双重评价。  相似文献   

16.
正作文教学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的过程。写话教学是作文教学的起点,在这个阶段,我们应积极关注,用心引导,打好学生的习作基础。一、借助生活实物学生写话质量的好坏,与教师的指导紧密相关。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不多,知识不丰富,教师在指导其写话时,可借助实物演示。我经常带水果、玩具、卡片给学生看、摸、闻、尝等。有了直观的感受,学生便  相似文献   

17.
袁小萍 《快乐阅读》2011,(12):120-121
本文以《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为着眼点,提出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是作文有效教学之源,结合教材课文内容是作文有效教学之本,指导学生写"创意"作文是作文有效教学之立足点,鼓励学生写作个性作文是作文有效教学的活力之泉。  相似文献   

18.
教育短论     
运用作文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为主的作文教学是形成学生世界观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手段。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采用启发式的作文指导方法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学生掌握自由写作的本领 ,启发式指导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要多为学生创造自由写作的机会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启发式指导 ,教师的任务是和学生一起审题、搜集材料、研究写作方案。在整个写作过程中 ,教师是客体 ,学生是主体。在学生习作的过程中 ,教师最大的作用在于调动和保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只要认真发现 ,学生习作中总有一些属于…  相似文献   

19.
作文指导,可分为作前指导、作中指导和作后讲评.作前指导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介绍作文知识(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语言表达等).二是列提纲.对这两项内容的指导,应该改变由教师包办代替、——嚼碎喂给学生的做法,除本次作文训练的要求之外,其他应引导学生自己去归纳、探索、总结.具体做法:1.对有关知识启发学生自己回忆总结,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动脑整理所需的写作知识.2.对命题的指导,可由学生互相讨论,教师不要喋喋不休地划框框、定条条.这样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任学生的思想自由驰骋.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有利于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从培养人才角度考虑,这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担心学生不会写或无内容可写而给他们提供材料、划定范围只能作为例子处理,不然不仅会束缚学生的思维,限制其个性发展,而且还会使学生滋生依赖心理.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一、作文指导要民主化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高高在上,有时甚至就像是真理的化身和知识的权威,主宰着课堂,独霸着话语权。教师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十分漠视,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育。教师往往不考虑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以及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只是权威地进行作文指导,严格地要求学生用作文去演绎教师的主观构想,教学的整个过程缺少学生主动参与和个性的发挥。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必须转换角色。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者和学习的施令者,在作文教学中应是学生情感的激发者和反应者,其作文指导应是学生作文兴趣和灵感的外在“诱因”。教师要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