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育要无痕     
周日到朋友家做客,他向我倾诉了一件烦心事: 朋友的儿子上小学二年级,有一天放学回家对爸爸说:“爸爸,我们班主任老师让你到学校去一趟。”第二天朋友见到了他的、班主任老师。寒暄几句后,老师便将孩子叫到了办公室,当着其他老师和家长的面,开始数落孩子  相似文献   

2.
学生学习退步、考试作弊、课下打架、损坏公物……,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有的班主任老师就停止学生上课,命令学生回去叫家长,否则不谁进教室。无奈,学生只好硬着头皮把家长叫来,当着家长的面检查、认错,遭到一番“教育”后,才能返回课堂。 逼着学生“叫家长”,是班主任工作的大忌: 一、逼学生“叫家长”,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老师不管我,让家长管,这比打我骂我还难受,让我今后怎么见人?”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我犯了错为什么罚我父母到校,教训我家  相似文献   

3.
张修文 《教育文汇》2010,(11):29-30
那天下课,刚跨进办公室,就见同事小李老师正当着一位学生家长的面数落孩子的不是。学生家长恭恭敬敬地听完后,便大声训斥自己的孩子,而孩子则似乎听而不闻,满不在乎:侧着身,低着头,用脚尖画着地面,好像在说:看你们怎么奈何我。事后,小李苦笑着向我叹苦:“老油条”了,只得请家长协助教育。  相似文献   

4.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某个调皮生违反纪律,班主任则大动肝火,立即打电话把家长召到学校,并一一数落孩子的不是。有些冲动型的老师会当着家长的面,把学生批得狗血喷头。试想,如果你是学生家长,心情会怎么样?是不是感觉特没面子?  相似文献   

5.
情景之一在办公室,经常看到一些班主任或任课老师,一遇到学生的问题或错误,动不动就打电话用命令式的口气把家长叫到学校来,也不管家长是否有时间来。在这些老师看来,叫家长来学校是最好的办法。在叫家长时,也不管家长是不是有时间与精力。如果家长没事还好,如果家长有自己的事,只好丢下自己的事来学校挨批。家长不敢得罪老师啊,怕老师不管自己的孩子,怕老师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打击报复,怕老师说“你们家长对孩子都不管,我老师还管什么呢?”更有些老师跟家长说话的态度,就像家长跟他有仇,一幅盛气凌人的架势,用训斥的口气,用命令的口气让家长…  相似文献   

6.
五个学生吸烟成瘾。一天,他们在厕所吸烟,被教导主任看见,教导主任告诉其班主任,班主任依次找他们五个谈话。老师:“你吸烟吗?”学生A:“吸……”老师:“吸?你很光荣嘛。回家叫家长来。”还被暴K一通并记过。学生A:回去后,和另外四个说:“老师问你们吸烟吗?你们都别承认,都说不  相似文献   

7.
传说某校曾经有五个学生吸烟成瘾,一天他们在厕所吸烟,被教导主任看见,教导主任告诉其班主任,班主任次日找他们五个谈话。老师:“你吸烟吗?”学生A:“吸……”老师:“吸?你很光荣嘛!回家叫家长来!!”学生A回去后和另外四个说:“老师问你们吸不吸烟你们都别承认,都说不吸,这事我自己担了。  相似文献   

8.
赖建斌 《学子》2012,(10):57-57
家长会难开,这是班主任们共同的看法。家长会很容易开成告状会:在会上老师数落学生的不是。这种家长会让相关家长感到十分丢脸,回家拿孩子出气,又引发学生对班主任的不满。导致学生因怕受责骂,甚至不通知家长来开会。家长会也容易开成责难会:部分家长由于各种原因疏于对孩子的管束,受到班主任的责难。这样会让家长产生抵触情绪,再遇到家长...  相似文献   

9.
亲爱的同学:你在学习上有很多困难吧?你为此也努力过,但收获不理想吧?你平时经常受到同学的嘲笑、老师的歧视、爸爸妈妈的训斥吧?你学习得很累、很苦、很没劲吧?你觉得自己很没用,再也找不到自信了吧?你们觉得学习很难,学好更难吧?你觉得别人叫你“差生、后进生、班级里拖后腿的”很难听吧?其实,事情都没那么严重。不信?现在就教你几招,让你摆脱困境,昂首挺胸地做一个快乐的学生!一、笑靥无价面对困难和批评,你也许会意志消沉、情绪低落。可是你知道吗?越是这样,情况越不会得到改变,你需要的是微笑,对自己,对同学,对老师和家长。让困难在笑…  相似文献   

10.
一个学生吸烟成瘾。一天,他们在厕所吸烟,被教导主任看见,教导主任告诉其班主任,班主任次日找他们谈话。[场景一] 老师:“你吸烟吗?”学生A:“吸……”老师:“吸?你很光荣嘛!回家叫家长来!”  相似文献   

11.
家长“软暴力”现象及其心理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家长“软暴力”的表现类型1.过度否定型讽刺挖苦、数落训斥,乃至于辱骂,这是家长“软暴力”最常见、最典型的行为表现,是家长对孩子某方面或整个人持否定态度的体现。一些调查表明,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满意度普遍偏低。孩子在哪个方面不和父母心意,就对孩子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你怎么这么傻?”“你怎么这么笨?”成了一些家长经常脱口而出的口头禅。更有甚者,有的家长为了发泄对孩子的不满情绪,讥讽孩子说:“连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上来,简直是个榆木脑袋!”“你连狗都不如,狗还可以看家护院,还可以宰了吃肉;你既不能看家护院,又不能宰了吃…  相似文献   

12.
吴玉莲 《湖南教育》2006,(12):24-24
在学校里,与家长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班主任与家长交流是一门艺术,需要技巧。交流得好,会让家长心悦诚服,积极主动与老师配合教育孩子;交流得不好,则适得其反。作为班主任,以下几种情况应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13.
镜头(1)小学的放学时间到了,孩子们排着队伍由老师带领到校门口,门口围满了来接的家长。过了一会儿一位家长气冲冲地跑到老师面前:“我的孩子呢?”老师说:“我已经送到校门口了。”家长责问:“我怎么没接着?我的孩子还小,如果孩子出了什么事你能负起责任吗?你这个老师是怎么当的?……”老师真是有苦说不出,只好到处地找,最后在学校门口的小店里找到孩子。镜头(2)四年级的小明跑步时不小心跌倒了,头擦破了皮,老师随即带他到校医处进行了处理。第二天家长找上门来,说:“孩子怎么会跌倒?要你班主任干什么用的?怎么不负责孩子的安全呢?如果孩子…  相似文献   

14.
我在当校长时,曾经遇到一位当老板的家长,他送女儿来上中学,但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很独特。他说:“程校长,我女儿学习一般,你给她找一个年轻的男班主任,任课教师也最好是年轻的男老师。”我说:“别的家长都挑老教师,你为什么和别人想得不一样呢?”他笑着说:“老教师太死板。现在的孩子和过去不一样了,如果老师唤不起学生的兴趣,教得再好也白搭。要是我女儿喜欢上老师,学习就不用愁了。”我当时心里想,“这个家长怎么能把孩子的教育当儿戏!”也就没有对这个家长的要求太在意。然而,随着对教育教学问题的不断关注,我逐渐意识到,他所说的让学生“…  相似文献   

15.
万安峰 《江西教育》2016,(Z1):86-87
期中考试以后,王老师决定召开一次家长会。如果当着全体家长的面毫不留情地"数落"班上后进生的问题,其家长难免有些下不了台。作为一个教龄十几年的老班主任,王老师不希望出现这种尴尬局面,所以她要求几名后进生的家长在会后主动留下来,共同商讨孩子的成长问题。家长会如期举行,家长们对号入座,王老师一眼就能认出谁是哪位学生的家长。然而,就在这时,一个特殊的  相似文献   

16.
(六个学生吸烟成瘾。一天他们在厕所吸烟,被教导主任看见,教导主任告诉其班主任,班主任次日找他们六个谈话)。老师:你吸烟吗?学生A:吸……老师:吸?你很光荣嘛!回家叫家长来!被暴K一通并记过。学生A回去后和另外五个说:老师问你们吸烟你们都别承认,都说不吸,这事我自己扛了。  相似文献   

17.
薯条测谎法     
五个学生吸烟成瘾,一天他们在厕所吸烟,被教导主任看见,教导主任告诉其班主任,班主任次日找他们五个谈话。老师:“你吸烟吗?”学生A:“吸……”老师:“吸!你很光荣嘛!回去叫家长来!!”学生A回去后和另外四个说:“老师问你们吸烟了吗?你们都别承认,都说不吸,这事我自己担了。”……老师:“你吸烟吗?”学生B:“不吸。”“那吃根薯条吧。”说着老师递过薯条。学生B很自然地伸出两个指头……老师:“不吸?回去把家长叫来!”……老师:“吸烟吗?”学生C:“不吸。”“那吃根薯条吧。”学生C小心地接过薯条,心中暗暗地…  相似文献   

18.
《顽皮娃娃》2009,(4):I0008-I0009
当孩子哭闹不止,或者以其他方式和家长对抗时,家长肯定会很生气。还可能会训斥孩子、打孩子或用把孩子关黑屋等方法来惩罚孩子,家长甚至还会恶狠狠地对孩子说出一些像“你怎么这么坏,你再这样,我就不要(喜欢)你了!”的话来威胁孩子。可是家长这样做不仅很难长期凑效。还会伤害孩子的感情,甚至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其实每个家长都是爱孩子的,  相似文献   

19.
我没有给四(1)班上课前,就听他们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说这个班是学校出了名的调皮班。但我认为,学生调皮好,调皮的学生一般都有点小聪明。下面是我在摸索“捣蛋”班级课堂管理与教学的一些体会:一、尊重学生,教学民主刚开始给这个班上课时,我板起脸孔,向学生约法三章:课堂上不许这样,不许那样……果然课堂很肃静。可是当我提问题时,竟然没有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我火了:“怎么你们都变成哑巴了?”这时,学生才说:“老师,你不是规定我们上课不许说话吗?”我心里羞愧,但还是强辩说:“是叫你们不要乱说话,不是叫你们不回答问题呀!”学生抗议:“哪有…  相似文献   

20.
说起家长、老师之间的相处之道,可以说是许多家长、老师都很关注的问题。很多老师在学生违反了纪律、学习总是很差的时候,或者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受阻后,也会找家长一起寻求解决的办法。但是,就像孩子害怕老师一样,许多家长害怕老师的“召见”。因为有的老师就像训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