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我参军10年,其中“爬格子”8年,从一名新闻写作爱好如今成为一名军校专职新闻干事。8年来,我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和《空军报》等军内外报刊、电台发表稿件600余篇,连续4年因新闻报道工作突出立功。回顾自己从事的报道工作的荆棘路,虽遇到过许多挫折和打击,但我每次都咬紧牙勇敢地去面对,欣然把挫折化为奋斗的力量,当成前进道路上的加油站。  相似文献   

2.
我是在县文化馆图书室工作了七年多的一个普通工作人员。1991年县图书馆建成,被分配在外借室工作。图书馆开馆后,订了各种期刊,其中有《图书馆杂志》。由于第一年忙于图书馆的筹备,搬迁,没时间翻看。1992年各种工作就绪后,我才拜读了《图书馆杂志》第三期,没想到它象磁石吸铁一样,一下子把我吸住了。看了一本又一本,看完1992年1—5期,又把1991年的也找了出来,好些篇章看了一遍又一遍,甚至抄了下来。它对我的工作有很大指导意义,帮我解决了工作中的一些疑难问题,遗憾的是在贵刊创办十周年的今天才有幸看到,  相似文献   

3.
从2010年9月份正式进入张刚工作室工作至今,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从一个初出校门、不知深浅的学生,成长为一名社区记者. 刚进入张刚工作室从事杜区工作时,我不知道社区新闻该怎么跑,张刚主任告诉我一句话:有事没事,你多和老百姓聊聊,自然就知道社区应该怎么跑了.但是说实话,跑社区新闻,采访的大都是些琐碎的小事,接触的都是社区里的大爷大妈,总觉得自己做出来的新闻不如同事做出来的劲爆、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我是1999年12月从山东文登入伍来到北京消防总队的。4年的时间里,我相继更换了5个岗位。但不论在哪个岗位上,我都坚持勤奋学习,在业余时间里努力搞好新闻报道工作。 2000年3月,我们新兵下队后不久,根据中队工作的需要,我被挑选为报道员,从此接触了新闻报道工作。刚一开始,我写什么都不像,几次投稿,如同石沉大海,音讯全无。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稿子写了一篇又一篇,就是没有见报。正当我一时陷入惘然  相似文献   

5.
井岡山报是江西省吉安地委的机关报,从1949年7月创刊以来,已经十年多了,开始的时候是日刊,以后改三日刊、两日刊,现在又改为日刊。原来编辑部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方法,一直是照大报的样子。最初编辑部有几十个人,光采通科就有十多个人。1957年的时候是四开四版两日刊,有六祖一室(农业组、党的生活组、文化生活组、时事宣传组、群众工作组、记者组和总编室),总编室内又设秘书,打字员和收发员。机构大,人员  相似文献   

6.
一路有你     
一路上有你,苦一点也愿意,这句歌词是在陕西省图书馆学会成立三十周年之际,我最想说的一句话。然而,这种切身的感受和业内的认同,却完全缘于一次偶然。2003年,我从西北大学图情系图书馆学专业本科毕业,分配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刚参加工作时,我被安排到电子阅览室,整天和电脑、光盘、交换机、服务器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三亿多少年儿童中,有两亿是低幼儿童。他们是社会主义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今天五六岁的娃娃,将是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因此,精心培育祖国的这些“花朵”,是我们出版工作的一项神圣职责。 1981年10月在山东泰安召开的全国少年儿童读物出版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要加强低幼读物的出版工作。两年来,低幼读物的出版工作,有了明显的发展,已经有了一批受小读者和儿童家长喜爱的图书。但是,从现有的低幼读物来看,题材还比较狭窄,内容还  相似文献   

8.
正"有可以不说的真话,决不说假话。"这是很多报人的心声。当年的我,并不懂其中的"分量"。热情、冲动、挑战一切。直到从业,才了解到"带着镣铐跳舞"之下的别样心境。毕业,入职,工作满一年。从一个青葱少年摇身一变为社会青年,成为社会熔炉中的一个"因子";从一个新闻系小小的毕业生,摇身一变为省委机关党报驻站记者;从书本中走到新闻一线,直面社会的残酷与不公。这一年,那些阳光下的阴影,令我战栗。  相似文献   

9.
某部连续3年被第二炮兵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他们为何会取得这样好的成绩?让我们通过以下几件事来告诉你。报道员都是本科生提起该部报道组,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为啥?报道员个个都是本科生!报道组一共有四人,从地方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新闻干事带着两名三级士官和一名新兵。报道员小侯是名彝族战士,掐指一算,从军十余载,入伍以来一直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发表稿件几百篇,获奖证书一大摞,十多次被军地报刊评为优秀作者和通讯员,4次荣立三等功,几十篇稿件获奖。刚入伍时,只有高中文化的他接触新闻报道工作后,顿觉知识不够用,第二年就参加了…  相似文献   

10.
李培乐 《青年记者》2010,(18):63-64
读者是上帝,我离读者、离我们的上帝有多远?审视自己4年的热线工作经历,我想从个人体会上来回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新闻宣传工作虽不是部队的中心工作,却反映部队的中心工作,并能够推动部队的中心工作。新颁布的《政工条例》首次把军事宣传工作作为部队政治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这就从政治工作的法规上确定了部队新闻宣传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军旅团政治部(处)主任,是部队基层新闻报道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和责任人,必须树立起抓好新闻报道工作就是抓中心工作、抓舆论战的观念。  相似文献   

12.
一、我们已经迈出了万里长征第一步湖北日报半年来取得的成绩值得充分肯定。半年来,整个编辑部的士气非常旺盛,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创新性得到较好发挥,新闻生产力得到比较充分的释放。在这个过程中,同志们的素质也得到进一步地提升,所以报纸是一天比一天好看。这是我们工作成就的体现和展示,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更强,服务能力和水平更高。新的运行机制初步建立,发挥出较好的效果。因为改版不仅仅是在版面,更核心的是在体制、机制变革上,通过这半年的摸索、实践、完善,取得了初步的成功,报纸的传播力、引导力有新提升。《人民日报》转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早晨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评读《湖北日报》的文章;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节目里用第二条,晚间新闻用第一条,报道我们改版的成果;《光明日报》、  相似文献   

13.
弹指一挥间,我到图书馆工作已10多年了.担任馆长一职也近10年。记得两年前一位同仁看到我时说,高馆长,你这两年怎么会苍老了这么多。我当时说,都一大把岁数了,不老才怪。其实我深知,当馆长以来,不知道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每当夜深人静时,总会想起白天一件又一件该做好的工作.辗转反侧间一夜就过去了。有时,还会想起第二天要找领导汇报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丹飞 《出版广角》2013,(13):89-90
清明在愚人节之后。晨起天虽不美,半阴不晴,却也无雨,是个好天。十九岁远走他乡的人,在他乡没祖坟可祭。这么多年在他乡,我在京读书十年,工作则长春一年,上海两年,北京一年,广州五年,重新返京以来,父母从老家搬来与我同住,所谓家,于是就是我在北京的寓居。于我而言,父母在哪里,哪里就是家。祖父母和外公故去有年,祖辈老人唯有八十多岁的外婆健在。在母亲的描述里,外婆肩能挑背能驮,脚能从几十里远的乡下健步到小镇上的家,找时在故乡的我父母吃两顿饭,得一点实惠,再步行回家。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时事编辑,不仅要有相当的工作责任心,而且还必须具备相当高超和比较全面的技巧。特别是在新闻的选题、编稿和修改等方面,更需要花大力气去认真对待。下面,笔者就从自己近二十年的工作实践中对此谈点个人的浅见:  相似文献   

16.
屈指一算,我到图书馆工作10多年了,担任馆长一职也近10年.记得两年前一位同仁看到我时说,高馆你这两年怎么会苍老了这么多,我嘴上说都一大把岁数了不老才怪.其实我深知,当了十来年的馆长,我不知经历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夜深人静时一想起一件又一件该做的工作,不知不觉一夜就过去了,妻子说若给你当个大点的官一定焦虑成神经病了.  相似文献   

17.
我与图书馆有三缘邓伟志(摘自《书城杂志》1997年第1期)我这个人没有做过一天图书馆工作,可是我同图书馆有“三缘”:业缘、地缘、姻缘。先说业缘,1960年,我从大学里一出来就在上海社科院做理论研究工作。我们研究室很特殊,比大所的级别还高,因此有个不小...  相似文献   

18.
她曾经创造过年见报稿700多篇的纪录,其中最多的一个月发稿63篇。她曾经一天工作20来个小时,连续三天不回家,困了就在办公室的沙发里打个盹。2002年记者节,她荣获省首届飘萍新闻奖(人物)。今年五一节,她又以她在温州新闻界著名的拼命三郎式的精神,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自1993年1月到温州晚报工作至今,整整十年,她从一名对新闻工作几乎完全陌生的门外汉,成为现在的要闻部主任,连续十年的报社先进工作者,并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劳动模范、温州市劳动模范、市级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还当选为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相似文献   

19.
时间好像滚滚东逝的江水,时快时慢地从我们面前流过。在这时间的洪流中,我已经毕业三年、工作两年了,回想过去三年,最可被记忆的应该是一年的求职经历。2009年7月,我顺利拿到硕士毕业证书,照理说这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但我却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因为,直到此时,我还没有找到工作。看着身边早已达成就业协议的同学穿  相似文献   

20.
从二环扩张到五环以外,北京摊大饼式的发展拉长了人们的出行距离,而随着私人轿车每年10%的增长速度,北京路面交通的拥堵更让人们无法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因为奥运会的契机,北京近年开始大力发展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公共交通,一年之内,相继开通5号线、10号线、机场线以及奥运场馆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