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感恩教育历史悠久。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转型,感恩教育却逐渐被边缘化,导致很多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感恩教育属于道德教育的重要范畴,探讨青少年感恩教育现状及成因,加强青少年感恩教育,对提升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感恩教育——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欣 《现代教育科学》2007,(2):10-11,22
感恩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感恩和感恩教育的概念做一梳理;从社会、家庭和学校方面分析了当代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提出了在基础德育中实施感恩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当代青少年感恩意识的淡薄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加强感恩教育已成为德育工作者亟待研究与实践的课题。本文分析了感恩教育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感恩意识淡薄的现状及原因、加强青少年感恩教育的具体措施等三方面来阐述感思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感恩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感恩和感恩教育的概念做一梳理;从社会、家庭和学校方面分析了当代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提出了在基础德育中实施感恩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李艳  韦国善 《教育探索》2012,(2):127-128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目前我国不少青少年感恩品质缺失,需要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与此同时也要对我们现存的感因教育进行检讨和反思.  相似文献   

6.
李加坤 《学苑教育》2012,(24):26-27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感恩教育,对传承美德,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开展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的感恩教育,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格,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于新时期加强对青少年实施感恩教育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前青少年感恩意识的欠缺有愈渐泛滥之势,其根源归咎于感恩教育的缺位问题。感恩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健全个体的人格和营造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起着决定性作用。为此,我们要实事求是,充分利用各种便利的渠道和载体,创设各种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方法,加强实施对青少年的感恩教育,以获取更好的实效。  相似文献   

8.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实现青少年情感和归属需要的重要手段。然而青少年感恩教育却在诸多方面存在问题,如缺乏科学理论指导、责任主体不明确、缺乏有效评价机制、缺乏社会舆论支持等。应该通过提高对感恩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双管齐下开展感恩教育、借鉴国外教育经验、营造良好教育氛围等途径来加强青少年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9.
加强青少年感恩教育,帮助青少年怀有感恩之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抓手。学校感恩教育总体上存在针对性不强、内容单调、形式单一、效果欠佳的问题。感动中国人物感恩思想鲜明、内容丰富、育人功能独特,是青年少感恩教育的优质资源。要真正发挥它的教育价值,必须积极探索感动中国人物素材在感恩教育中的具体实施办法,推动学校不断完善青少年感恩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0.
感恩是人的重要品质。大学是青少年品格塑造和个性完善的关键时期,由于大学忽视了社会文化的特点、教育对象的特质等,致使当代青年的感恩教育存在吸引力不够、针对性不强、体验性较差等问题,故关于青少年感恩教育对策的研究具有现实性和迫切性。基于此,新时代的感恩教育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要根据社会发展的时代特点,丰富和发展感恩教育的内容;要根据感恩教育对象成长成才的规律,精准设定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积极情绪,感恩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当今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感恩现状并不乐观。通过对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提出青少年感恩意识培养的途径,对青少年进行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既是社会现象的一种折射,也是教育培养的缺乏.从社会影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对当下众说纷纭的青少年感恩冷漠的成因进行分析,并从校园文化建设、课程体系建立、家校合力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加强青少年感恩教育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3.
感恩教育: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在我们的道德教育中不乏"感恩"的内容."感恩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在以往道德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干扰,我们有意无意地忽视和弱化了"感恩教育",使"感恩"没有成为众多青少年自觉自愿的行动.正因如此,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有必要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  相似文献   

14.
感恩是社会上每一个公民都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是做人起码的修养。青少年感恩意识的缺失已有目共睹,加强感恩教育刻不容缓。进行感恩教育必须重视下面五点:在观念上真正重视感恩教育;建立师生平等对话,创设感恩教育环境;感恩教育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感恩教育应当是循序渐进的链条式教育;感恩教育应建立有效的感恩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当代青少年感恩意识的淡薄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要大力加强感恩教育,增强青少年意识,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提出了立足中国文化背景的感恩的概念并进行了理论建构,以此为基础,自行编制了针对特质感恩的青少年感恩量表.对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分析.结果表明:(1)特质感恩是一个六因素结构,包括对社会恩惠的感知和体验、对自然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对自然恩惠的感知和体验、对他人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对社会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对他人恩惠的感知和体验;(2)自编的青少年感恩量表( Adolescent Gratitude Scale,AGS)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教育诊断和进一步研究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部分当代青少年的感恩意识呈现出淡薄的趋势。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对感恩教育内涵的分析,并以湖南卫视播出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栏目《变形记》为例,分析了当代青少年的感恩教育现状,并从多维探讨了加强当代青少年感恩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感恩的概念、特点,探讨了青少年感恩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青少年感恩的教育建议,以期对提高青少年感恩及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9.
孙桥炼 《教师》2012,(8):72-72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教育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但在国家大力倡导“和谐”的今天,一些青少年学生不知感恩,加强感恩教育迫在眉睫。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历史课堂上渗透感恩教育,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0.
王登嵩 《文教资料》2020,(9):152-153
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德育教育,在书香校园建设中融入学生感恩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书香校园中融入感恩教育有助于填补学生的思想空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健全人格和健康灵魂。本文立足于德育教育,对青少年感恩教育现状,以及如何在书香校园建设中融入学生感恩教育的策略进行讨论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