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阐述了木薯淀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木薯渣的主要利用方式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木薯渣资源化及综合利用技术及其工程应用情况,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国内木薯淀粉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进展,提出了目前普遍采用的厌氧加好氧生化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根据各种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并结合当前的环保要求,提出木薯淀粉企业应寻求适合新形势要求的废水处理改进技术。  相似文献   

3.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建筑垃圾的特点,通过借鉴国外处理建筑垃圾的一些方针政策、先进经验和处理方法,提出了我国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对策,同时提出了目前我国在建筑垃圾处理处置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新方式,从而为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4.
王露  杨海龙  封志明  吕耀 《资源科学》2012,34(1):150-158
木薯是我国的非粮作物,是生产生物乙醇的主要原料之一。广西是木薯的传统种植区域,随着木薯需求量持续增长,其种植潜力问题越来越受到研究机构与政府部门重视。本文从广西木薯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土壤适宜性、地形适宜性和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限制性出发,较为系统地评估了广西木薯种植的自然适宜性和社会限制性,定量揭示了广西木薯种植的土地潜力、可能规模及其地域格局。研究结果表明,广西木薯种植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地形条件,其次是土壤因素;若不考虑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限制性,广西3/5的土地适宜木薯种植;但考虑到土地利用的社会限制性,广西适宜木薯种植的土地则只有115.5万hm2;与目前已种植木薯22.3万hm2相比,尚有约4倍的土地种植潜力;从地域格局看,广西未来木薯发展的重点将在柳州和来宾地区。  相似文献   

5.
木薯特色食品的研究进展及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木薯特色食品的发展历史、产业现状、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同时对我国木薯特色食品的开发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木薯食品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黎洪  黄伟  孙伟 《大众科技》2011,(7):125-126
文章分析了物化-EGSB-接触氧化法三段工艺处理的工艺流程和木薯淀粉度水特征。实验表明,木薯淀粉废水中的一次,二次洗涤废水及木薯清洗水进行物化-EGSB-BCO工艺处理后,主要指标达到《污水综合排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污标准。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对建筑垃圾的处理现状,阐述了建筑垃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系统总结了我国当前在建筑垃圾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建筑垃圾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对建筑垃圾减量控制措施、变废为宝开发再利用、资源化等途径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混凝技术提取木薯黄浆废水中的植物蛋白质物质,实验通过选取最佳的混凝剂和助凝剂种类及其最佳用量,并研究p H、沉淀时间对混凝效果的影响,为木薯黄浆废水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分别以1%的PAC、1%的氯化铁和1%的改性玉米淀粉处理木薯黄浆废水,三种絮凝剂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0.133g/L、0.133g/L和0.05g/L,最佳絮凝p H分别为9、2和8,三种絮凝剂的沉淀时间均大于15min时处理效果较佳,此时木薯黄浆淀粉废水的浊度去除率均到达80%以上,COD去除率达到50%。复配实验结果表明:PAC与PAM的复配投加后,PAC投加量为0.02g/L,PAM投加量为0.002g/L,浊度去除率从80%左右上升至98.2%,COD去除率上升至51.8%,复配絮凝剂相比单一絮凝剂提取植物蛋白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中文文献研究的热点,论文对其中的政府信息资源再利用研究进行了述评。首先,对"政府信息资源再利用"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和界定;其次,梳理了政府信息资源再利用研究中的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公益机制;然后,分析了美国和欧盟的政府信息资源再利用政策制度的研究;最后,指出了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再利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10.
通过概述桂平市木薯产业发展现状,总结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并在全面分析桂平市发展木薯产业的综合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加快桂平市木薯产业发展的合理化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战略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实现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入WTO以及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本文考察了我国几大类主要的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针对目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对我国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从战略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远景目标和发展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思考研究。最后,从提高意识、加强管理、筹措资金、开发技术以及完善立法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首先研究德国、美国、日本等汽车产业发达国家的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经验,然后从政策法规、市场表现等视角剖析现阶段我国汽车产品回收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此,结合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技术管理基础,从立法、生产者责任延伸、构建信息系统、培育绿色消费市场以及企业协力攻关等5个方面提出我国汽车产品回收利用的对策建议,最后给出我国汽车回收利用产业发展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3.
资源循环过程蕴含了原生与再生原料的耦合配置、正向与逆向供应链中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协调、区域间隐含环境责任的跨境转移三个维度相互联系的子系统。在各维度管理的交叉处易于出现责任重叠或责任真空现象,亟需对资源循环制度体系进行统筹设计。本文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各维度存在的独特资源环境外部性差异,探索了跨维度政策效果间存在强烈相关性的原因。以中国电子废弃物中的铜资源为例,构建了资源循环的减量效果核算模型,通过设置原再生资源税及环境税改革、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应用、清洁发展机制推广、洋垃圾严格入境约束四种跨维度制度情景,模拟了资源循环过程对资源减量和废水及CO2减排的影响效果,并集成优势策略,构建了跨维度政策组合情景。结果表明:各维度间政策工具的联合应用均能实现激励相容,且跨维度政策组合情景达到更优效果。相较基准情景,在2010—2030年间,该组合情景将增加91.06%的铜资源减量化效果,提升近8倍的废水及CO2减排量。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各维度政策工具的拓展方向,在原料维度可促进强制手段、市场手段与认证手段的联合应用以提高再生原料使用比例,在链条维度可充分挖掘废弃产品中蕴含的资源价值、残余功能价值与潜在信息价值以构建循环型商业模式,在区域维度可利用制造业大国的比较优势以提升中国在资源循环领域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4.
农业生产性废弃物资源处理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琳莉  张俊飚  何可  田云 《资源科学》2014,36(9):1925-1932
本文基于湖北省农村地区的调查数据,探讨了农户对农膜、农药瓶及化肥包装物等农业生产性废弃物处理方式的选择,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农业生产性废弃物资源的回收利用行为主要受到农业收入、农户受教育程度、务农年限、是否参加循环农业相关培训以及是否建立村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的影响。其中,农户受教育程度、农业收入、是否建立村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以及是否参加循环农业相关培训对农户回收行为的影响方向为正;务农年限对农户回收行为的影响方向为负。因此,增加农村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的建立,组织农户参加相关培训,提高农户农业收入以及提升农户的受教育水平,都将引导农户选择科学环保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回收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5.
姚海琳  张翠虹 《资源科学》2018,40(3):567-579
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能有效缓解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的双重约束。为促进产业发展,中国政府制定一系列产业政策,并根据产业发展特点和需求不断修正和调整政策重点,政策处于持续发展和演进过程中。深入研究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演进特征,对于准确把握其阶段性重点和发展趋势、探究政策演进的内在逻辑、促进政策体系的优化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共词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以1978—2016年中国中央政府颁发的172份政策文本为分析对象,根据高频词聚类结果,从政策主题、利用对象、产业链环节、政策措施四个维度刻画不同阶段的政策特征,探寻政策演进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从政策发展历程分析,中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政策体系经历了探索起步、初步形成、快速发展和战略深化四个阶段。②从政策演进规律分析,政策主题由宏观向具体转变、利用对象由工业废弃物向生产和生活废弃物转变、产业链环节由回收环节向全产业链转变、政策措施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③从政策演进动因分析,外部宏观环境和产业自身特点共同作用影响着中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政策的演进历程。论文最后提出完善中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政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Recently, a field test of transgenic cassava (Manihot esculenta Crantz) for enhanced starch production by the Shanghai Institute of Plant Physiology & Ecology (SIPPE), the CAS Shanghai Institutes for Biological Sciences,  相似文献   

17.
湘西地区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其不可能走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人们日益增强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也促使湘西转换经济发展思路.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正好契舍了湘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作者基于湘西州发展循环经济必要性的探讨.结合湘西地区发展循环经济应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从而最终指出湘西应在旅游业、矿业、特色农业等三个领域优先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