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科技风》2016,(1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技术在产科分娩实践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86例住院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循证护理干预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对照组)各43例,比较两组产妇围产期情绪、剖宫产率、产时产妇疼痛情况、总产程时长、分娩后24h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各观察参数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观察组产妇围产期情绪稳定、剖宫产率小、产时疼痛级别低、总产程短、分娩后24h出血量少、新生儿Apgar评分分值高等优点,为产妇分娩安全起到有效的保证,也提高产科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产褥期产妇心理特点及针对性心理护理临床效果。方法以某阶段在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分娩的68例产妇为对象,选择其中34例为观察组,在产妇产褥期予以院外延续性心理护理,另外34例为对照组,仅出院后进行健康教育,未针对产褥期进行延续性心理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产褥期产妇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产妇产后不良心理状态,避免产妇产后发生焦虑、抑郁等消极心理,这对产妇产后恢复来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窦金鑫  田林 《大众科技》2016,(8):102-10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21例,对照组1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心理干预护理,收集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验结果。结果:SAS、SDS评分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可改善AMI患者心理、生理反应,使其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改善了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进一步做好肝硬化住院患者整体护理工作,促进患者康复,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治疗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肝硬化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健康调查表评分及临床依从性,计算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较前均有所降低,统计分析可知观察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SF-36各领域评分较前均升高,观察组在多个领域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整体生活状态,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联合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放射治疗病人疼痛及焦虑的影响。方法:将90例符合标准的进行放射治疗的宫颈癌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即认知行为教育、饮食指导、生活指导、放射治疗皮肤指导、出院指导。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方法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及进入放疗室后播放病人喜欢的音乐,直至放疗结束。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焦虑评分(SAS)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监测入放疗中心时、治疗中及治疗后的心率、血压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SAs评分及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病人的焦虑及疼痛,提高舒适感,并有利于维持治疗中生命体征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综合优质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1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壮医针灸科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20名,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名,观察组采用综合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及焦虑(SAS)、抑郁(SDS)评分。结果:(1)护理后,两组的VAS评分均较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护理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护理后两组的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予以综合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患者疼痛指数,增加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6,(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8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临床护理,两组的SAS/SDS评分都有了明显的下降,病情观察组下降程度要远远超过对照组,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也远远超过了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抑郁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同时,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也会有明显提高,所以,有必要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肝癌疼痛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QOL-C30)、视觉模拟疼痛评估量表(VAS)评分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QOLC30及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达98.00%,高于对照组80.00%,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癌疼痛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良好,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疼痛缓解,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5,(22)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和分娩球对促进产妇自然分娩的作用。方法:将2014年我院200例宫口开大3cm入待产室的初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待产,对照组采取传统分娩模式仰卧位待产。比较两组对于胎方位异常的纠正、产程时间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第二产程短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异常胎方位的纠正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娩过程中采用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可以加速产程,纠正异常胎方位,促进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康复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20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n=100例)和观察组(n=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康复干预联合常规护理。采用糖尿病人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QOL)从生理功能、心理维度、社会关系维度及治疗维持度方面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测量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PG)和糖化血红蛋白(GHb)水平,比较两组护理对血糖波动的影响;采用自拟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情况,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DQO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FPG、2hPPG和GH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体护理满意率为97.00%,高于对照组的86.00%(P0.05)。结论康复干预联合常规护理能够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杨丽琴  邓鑫  张亚萍 《大众科技》2013,(6):180-181,132
目的:探讨和研究丹栀逍遥散配合心理干预治疗艾滋病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口服丹栀逍遥散治疗30例,并予应用HARRT药物和常规对症治疗的30例进行对照观察,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后的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艾滋病抑郁症应用丹栀逍遥散配合心理干预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覃梅芳 《科教文汇》2013,(5):188-188,197
采用心理咨询法,对1例患有严重抑郁焦虑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共进行6次咨询,使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刘小丽 《科教文汇》2013,(36):177-177,181
本研究运用SCL-90量表对大学新生进行调查,认为大学新生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强迫症状明显。其中女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上得分明显高于男生,存在显著差异。农村生源的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上得分高于城市生源和县城生源的学生,亦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钱媛媛  唐凤  周旭  黄玲玲  张玉灿 《科教文汇》2020,(14):154-155,167
目的:调查上海市某民办高校大学生近一个月内的生活方式与心理状况,旨在描述在校大学生不良健康行为及心理问题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调查工具包括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量表及一般健康问卷GHQ-20,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男生和女生GHQ-20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总分与心理健康的自我肯定维度呈正相关,与忧郁、焦虑两个维度呈负相关。GHQ-20总分与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各个维度呈负相关。结论:健康生活方式与心理问题存在负相关关系,心理问题少的大学生具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音乐应用于PCI术后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作用,促进患者康复.方法:便利抽样100名PCI术后AMI患者,分对照组和音乐组各50例,采用《HAD》和《AIS》调查并记录患者实验前后血压、心率、呼吸.结果:音乐组患者焦虑、睡眠质量、血压、心率、呼吸得分差值下降多于对照组,但抑郁得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音乐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提高睡眠质量,维持血压、心率、呼吸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但音乐可释放抑郁情绪,应注意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马来酸氟吡汀治疗外伤性疼痛的有效性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外伤性疼痛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观察组服用马来酸氟吡汀治疗,对照组服用洛芬待因缓释片治疗。对比两组的有效性,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显著低于对照组(t=2.778,P=0.012);且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u=10.951,P=0.012));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少,且程度轻微,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33,P=0.144)。结论:马来酸氟吡汀治疗外伤性疼痛有较好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龚会  时勘  卢嘉辉 《软科学》2012,26(8):98-103
通过对332名电信营业厅服务岗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员工工作中的心理解脱在情绪劳动与倦怠、情绪劳动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以及在他们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心理解脱不仅调节表层动作对生活满意度的负作用,而且调节倦怠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作用。当员工在下班之后,经历高的心理解脱时,表层动作和倦怠对生活满意度的负面影响作用将会降低。研究结果有助于解释努力-恢复理论中,工作压力可以通过远离工作任务的方式,重新获得心理资源,促进这些因素在家庭界面的积极作用,提高个人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产后抑郁症在产妇中发生的情况及主要的影响因素,以提高产科医师对产后抑郁症的认识,并及早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对200例孕妇在孕期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并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产后情况调查表进行跟踪调查42天。结果 EPDS阳性率(EPDS≥13分)为24.5%,用单因素和多元回归分析了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年龄、产前接受教育情况以及睡眠情况与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关系最为密切。结论①产后抑郁症在围产期妇女中发生率较高,应引起重视。②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③加强孕产妇围生期心理保健,完善产后访视系统,对产后抑郁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9.
王欣悦 《科教文汇》2014,(15):194-194
目的::通过研究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对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城市1600名青少年,运用基本调查表、90项症状自评量表对其展开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根据青少年心理问题种类、发生率,观察心理健康干预前后对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包括心理学习班、心理卫生课、心理咨询等,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干预。结果:在对1600例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八个月后,400例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由13.5%下降至5.75%(P=0.000)。400例观察组青少年在干预前心理问题发生率是15.5%,对照组是8%(P=0.002),心理健康干预八个月后,观察组心理问题发生率是15.75%,对照组是15.5%(P=0.786)。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对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