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训练男高音中声区、换声区,高声区的各种手法,结合教学实践,略述管见。  相似文献   

2.
浅析如何解决声乐演唱中的换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换声区过渡的方法是歌唱训练中使高声区与中、低声区统一和获得稳定高音的重要手段,同时换声对于各个声部的演唱者又是一个难点.本文围绕以上问题,着重分析换声训练中应注意的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3.
女中音作为有着独特个性的声部,她具有特殊的音质和音色,音域宽广,音色纯厚,柔美,纯净而富于变化。目前,全国各个音乐院校对女中音换声区的阐述大多只是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因此,笔者以《哈巴涅拉》为例,着力于声区过渡的理论技法及其训练技巧的学习与实践,在转换声区中如何做到高、中、低三个声区自然无痕的过渡等,谈自己的看法和  相似文献   

4.
换声是声乐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它是连接中声区和高声区的桥梁。在声乐学习中,大多数人在从中声区向高声区过度时都会出现一个“坎儿”,怎样能顺利地进入高声区解决换声点的问题,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多练,由生变熟,由拙变巧,由操纵不灵到运用自如。要想各种方法去解决它,有创造性地去研究它。  相似文献   

5.
在声乐教学中换声问题会出现在每一位学生中,特别是在师范声乐教学中这个更为突出。换声是声乐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它是连接中声区和高声区的桥梁。在声乐学习中,大多数人在从中声区向高声区过渡时都会出现一个“坎儿”,只有在技  相似文献   

6.
声乐学习中的各声区、各阶段和各环节的训练,必须严格地遵循声乐训练中的各声区步骤的训练。根据各自然环境生理条件,既有科学性的发音方法,又有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指导,通过分声区的训练步骤,即从自然区起步在气息的支持下声音自如流畅,以及共鸣腔体的自然运用中打好声区基础,掌握好声区的手法与技术,从而进入高声区的训练,达到各声区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男高音的声音技巧训练历来被声乐界认为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在训练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脖子紧、声音干涩、高音困难等不易解决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只要仔细研究中低声区、换声区、高声区不同的发声特点,掌握其发声规律,并运用有效的手段进行训练,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从而获得满意的训练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人声的音域一般可分为高、中、低三个声区,c2、#c2以上为高声区;e1、f1以下为低声区。e1,f1到c2、#c2则为中声区。一般的女学生以女高音较常见。但在刚进校时,却以中声区较好,高低声区较差,有些甚至没有高音。但是,作为声乐专业的学习者,又必须做到三个声区的声音要自然顺畅地衔接,才能在演唱时形成统一自如的歌声。三个声区都有独特的音质和音色,这是它们之间的差异。女中音、女低音声区统一的问题比较近似,女高音也同样存在声区统一的问题。无论民族唱法还是美声唱法,都必须坚持科学的演唱方法,坚持三个声区的和谐统一。概…  相似文献   

9.
在男高音换声训练中,很多人换声区方法掌握不当,易出现高音上不去或嗓音挤压等现象。对这一系列问题要采取恰当的方法,分别对换声区和换声点进行界定,’通过换声区的训练准备与换声区的发声练习、半声唱法训练、母音转换法训练,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声区统一。  相似文献   

10.
声乐教学是一种抽向的教学,在声乐学习中换声区的训练对女高音尤为重要.要使换声区顺利过渡,首先确定换声区、换声点和过渡音,然后结合声乐学习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系统地训练.  相似文献   

11.
高校声乐教学 ,要在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树立良好的声音概念 ,运用正确的呼吸 ,训练以中声区为基础 ,继而建立高声区位置。树立教学中的整体辩证观念。  相似文献   

12.
当演唱者从演唱自然声区的音转换到高声区的音时,发声就会感到不顺畅,声音突然变得纤细,音色发暗,或者声音不容易发出来,常常会因控制不良而出现破音,有的高音根本上不去,好像遇到一个“沟坎”。这种现象在声乐教学中称它为“换声点”。“换声点”大部分人都会遇上,那么解决方法有:  1.将“换声点”前移  在练习中可以采取提前改变发声器官的组合状态。有的人能无异样地从中央C往上唱到c2,那么便可以从d2开始,调整其发声操作方法,也就是将“换声点”前移,来达到“换声点”以后的声音统一。比如:中声区向高声区转换,自然…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换声点?众说不一,没有特定的界限,老师与学生都可能走入误区:从而使老师误授,学生误学,影响其发展,为此,必须解决换声区的问题. 关于换声,很多专家说法不一、教授方法迥异,但都是从不同的侧面分析着同一个问题:如何使声音从中低声区自然地过渡到高声区而没有痕迹.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女生换声区存在声音不统一的现象,根据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提出女生换声区训练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女中音的中声区是其声音活动的主要区域,接近日常说话的状态,容易在自然的话声基础上歌唱,但是如果一直保持这种以胸声为主的真声状态唱高音,会导致明显的真假声音色分离的现象。因此建立良好的中声区对女中音的声区统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章针对女生换声区存在声音不统一的现象,根据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提出女生换声区训练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声乐演唱中,共鸣的作用至关重要,它是声乐演唱中的关键和枢纽,它可以支撑音高、变化字音、美化音色、扩展音响等。声乐演唱的声音是否漂亮,主要取决于演唱时共鸣运用的好坏,确切的说,声乐演唱中的共鸣对于演唱时的音色、音质、音量的影响都很大,所以演唱时与运通发挥共鸣的作用是直观重要的。声乐演唱中能够产生良好的共鸣效果,是由恰当而适度的呼吸支持,正确的发声位置,准确的共鸣体来决定的,这三个方面需要完美统一的合作,不能顾此失彼。本文通过共鸣体在低声区、中声区、换声区、高声区等四个声区的运用加以分析,以此来阐述共鸣在声乐演唱中发挥的重要功用。  相似文献   

18.
以二胡发音的原理,作为训练人声的独特手段,理论结合实际,阐述了混声训练的全过程,并提出了“无换声区换声点”的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19.
七、头声区如何练习? 头声区的发声均在较高的音域范围中进行,声带的机能状态处于短、窄、薄,混合着大量比例的假声成份。高声区主要采用头腔共鸣,声音越往高处其泛音含量越  相似文献   

20.
一、各声部换声区的要求 任何一个歌唱者,不论其音域有多宽,都可将其有效音域分为高、中、低三个音区。由低音区到中音区,由中音区到高音区,各有一个临界点,我们把这种划分音区的临界点称之为换声区。在声乐教学和演唱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同声部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换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