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地理教学的核心任务和终极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记忆能力为主,那么怎样提高高中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呢?就此本人总结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建议,希望有助于高中的地理教学,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丁强 《文教资料》2009,(17):154-155
在地理教学中重视培养和发展地理智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正确处理地理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智能因素;重视和抓好地理概念的教学,为培养和发展智能打好基础:应用多种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地理事务和现象的记忆能力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智能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3.
姜晖 《中学文科》2005,(12):32-33
加强地理学科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习惯,提高认知水平,促进学生对地理规律和原理的深刻理解,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理学科能力主要包括地理观察力、地理记忆力、地理想像力和地理思维能力,笔者就这几方面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中学地理教育要为祖国经济建设服务,应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目的,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加强地理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目前的初中地理教学中,除了要教授学生课本上的地理知识,还需要在教学中,充分地借助于乡土地理,激发学生初中地理学习的兴趣,进而最大化地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基于此,本文对目前的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概述,之后提出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乡土地理进行教学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向振文 《学子》2016,(1):27-28
<正>为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地理的教学目标已经从单纯培养学生的知识积累上转变成培养学生地理问题分析能力上来了,重视学生生活化地理认知的培养,通过传授地理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改变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分析问...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实施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注重有效性,要求教师将地理核心素养的提高贯穿地理教学的始终.通过核心素养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以致提高学生的高考应试能力,就是水到渠成.2017年高考地理卷中体现出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现实社会、掘井式的深刻分析问题、考查学生全面审题到综合分析并解决问题,就是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指挥棒.  相似文献   

8.
地理课外活动,是中学地理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升华。为了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性,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大学生的地理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素质,我校老师根据地理学科特点,结合校本课程和政教处工作,组织学生开展地理课外话动。下面就这一课题谈淡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地理教学首先应培养学生地理情感,让学生懂得学习地理能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教师用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以多种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正确的地理学习态度、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方法、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有张有弛、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将不再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理解知识、消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会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0.
引导学生讲述身边的地理事物,把身边的实例应用到地理教学中,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技巧,体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让学生掌握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实现高效的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