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在翻译实践中,我们基于前期自行研制的IT文本英汉平行语料库,在专业软件AntConc的帮助下,发现平行语料库能填补双语词典的义项缺失;词义更丰富;能实现双语翻译的对等性;并能为释义提供语境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语料库语言学与语言学习的结合已有时日,但如何使用平行语料库进行翻译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对于汉英翻译来说,汉英平行语料库对汉英词汇对等系统的建立能够提供很大的帮助。在自建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提取汉语的高频动词"发展",从而发现和总结其在不同文本中的英语翻译规律。旨在为今后翻译与之相关的句子时提供真实、可靠的译例,同时也表明平行语料库在翻译当中有广阔的使用前景和潜在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平行语料库和可比语料库,对"consider""think"与其中文翻译"认为""考虑"的对应关系进行了研究,以此说明运用语料库的方法能使"翻译对等"这个在翻译理论中颇具争议的概念明晰化和可操作,并发现扩展意义单位视角下确定翻译对等词汇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自建英汉平行语料库的语料选择更有针对性并能不断更新,与大型权威平行语料库相比也有自己的特色。在翻译教学中常用于查询双语转换中疑难对等词;揭示和归纳双语转换中复杂而丰富的对应关系并探索其翻译规律等。  相似文献   

5.
自建英汉平行语料库与翻译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建英汉平行语料库的语料选择更有针对性并能不断更新,与大型权威平行语料库相比也有自己的特色.在翻译教学中常用于查询双语转换中疑难对等词;揭示和归纳双语转换中复杂而丰富的对应关系并探索其翻译规律等.  相似文献   

6.
平行语料库以其大量的对译材料为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分析目前翻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翻译教学的现状,并在分析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将平行语料库运用于翻译教学,以实现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和原则,从而有效地提高我国翻译教学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7.
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及兴起对语言研究和翻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翻译实践中,平行语料库和双语词典相比具有三方面的优势:可以填补双语词典中的义项缺失;可以实现双语之间的对等;可以提供整句释义。  相似文献   

8.
鉴于国内双语平行语料库研究的蓬勃发展,双语平行语料库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为了满足实际的翻译需求,自建小型双语平行语料库变得越来越普遍。本文基于自建的小型双语平行语料库,利用Para Conc的检索功能,详细介绍了双语平行语料库在信息型文本翻译中的具体应用。笔者通过实践发现应用双语平行语料库不仅能帮助确定专业词汇和语言风格,还能在翻译方法上提供一定借鉴。因此,双语平行语料库在提高翻译速度和质量方面的作用值得进一步发掘。  相似文献   

9.
基于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翻译教学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双语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词汇、句子和语篇三个层次上。基于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翻译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丰富翻译感受、提高翻译能力和加深对原文与译文篇章层面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还少有关于语料库辅助英语学习者进行翻译实践的研究。本研究利用笔者自建的小型中英双语平行语料库,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利用平行语料库和双语词典进行翻译的异同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和双语词典相比,平行语料库能够帮助学习者提高翻译速度和翻译质量。另外,学习者对于平行语料库辅助翻译实践持欢迎态度。  相似文献   

11.
东汉末年,襄阳不仅一度成为全国的学术中心,而且盛行于中原地区的名士清议之风也波及于此,名士荟萃,品鉴人物,风流相尚,蔚成风气。汉末襄阳名士清议的盛行,既体现了荆襄地区的人文风貌,又与江东名士清议互相呼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吴楚文化的密切交融。  相似文献   

12.
汉末荆州府(治所襄阳)时期整理经典和搜集图书为古襄阳藏书奠定了一定基础,促进了汉末古荆州区域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今探讨之实为究襄阳作为古荆州郡县首府的官府藏书之源流,为人们研究襄阳藏书这段历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汉代书牍文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牍文作为一种日常性的应用文体,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从古人编纂文集时的大量收录到今人众多书信集的编选,从古人文集序、文论中的阐述到现代学者的论及,都说明了这一文体的价值之所在。而对于汉代书牍文的研究,前代学者为我们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也存在着不足,有些问题如汉代文书私邮状况、汉代书牍文所反映的文化内涵等,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察。  相似文献   

14.
襄阳的得名有因襄山而名说和因襄水而名说。襄阳的南、西有山,却不见北部有山,主襄山说难以成立。襄水说又分汉水说和襄水说。而考古所见,在今襄阳城南的山上直至汉水边,西周以后的遗迹基本连成片,几乎没有中断,可见襄阳因汉水得名同样不成立;襄水就是今天的南渠,又称襄渠,它正好位于襄阳城的南面,从水、城的相对位置和文献记载看,襄水是襄阳城得名的依据。考古发现证实,今襄阳城区域战国时期确实有人类生活的迹象。襄阳城所在的地理位置及历史的发展过程决定了其军事地位的重要性,从而奠定了襄阳建城的基础。西汉前期襄阳城以县级治所出现,并逐步得到发展。东晋以后襄阳城基本定型,并与现有城区基本重合。襄阳城经历由居民点,到军事据点和堡垒,到县、郡级治所,到大州首府,再到一般地级行政区划首府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5.
新莽末东汉初年,隗嚣割据陇右,三辅士人云集其帐下,因而陇右短暂地成为当时的文化中心。但因隗嚣和士人主流在王统天命观上存在严重歧异,导致士人相继东归光武。从不愿起兵到有志图王、欲效西伯,隗嚣的思想有一个发展和转变过程。他相信有德者居天下之位,是对刘汉正统天命观的一种反驳。隗嚣自身也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因此,他在陇右文化史上具有较高地位。  相似文献   

16.
班固对汉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班固在《汉书》中为十余位西汉赋家立传,全文载录了18篇赋及其有关情况。他对汉赋的性质渊源、兴盛原因、社会功能、价值地位、创作原则作了理论阐发,对赋作也有评点解析。他的许多真知灼见连同他作为官方学者的历史局限,都对后代的汉赋研究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现在论及魏晋六朝小说时,一般笼统地指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从这些小说和魏晋六朝人对这些小说的相关论述出发,得出其时的小说观念相比汉代的小说观念也显得落后。这并不符合魏晋六朝的实际。魏晋六朝的小说观念,在沿袭了汉代小说观念的同时,相比汉代小说而言又有很大的进步,表现在魏晋六朝人对小说娱乐功能和虚构手法的事实肯定,以及与之相应的魏晋六朝小说中历史叙事向小说叙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东汉末年的大姓名士是魏晋士族的前身,但并不是所有的大姓名士都能成为士族。比较汉末颍川地区的荀、陈、钟三家的三代代表人物,分析他们朋友、师生、婚姻等不同层面的关系,并从家风、家学、政治权力等的演变来看,三家士族形成的道路及特点:早期服膺儒学,反对外戚宦官专政的政治态度相同;其后,师生、婚姻等关系沟通加强了他们之间的政治联合,文化的传承,学术的熏陶,权力的把握及政治制度的保障,共同促成了汉末名士向魏晋士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毛诗郑笺平议》是章黄学术继承者、我国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黄焯的一部《诗经》训诂著作,是对东汉学者郑玄的《毛诗传笺》与《毛诗谱》作考订和评议,全书十卷。黄焯出身经学世家,国学基础深厚,自称"毛氏佞臣",笃信《传》、《序》,故本篇小文章将从训诂方法之因声求义进行释例描写,以展示黄焯征引诸家之说以申毛斥郑的训诂特色与成就。  相似文献   

20.
东汉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大统一时期,封建政治,经济都得到长足的发展,但东汉后期,社会却出现了分裂,本文认为东汉后期社会分裂的主要原因是豪强地主田庄经济的恶性发展,豪强地主田庄经济的发展,使得东汉王朝虽是统一的封建王朝,但远不如西汉王朝中央集权那样强大,封建国家那样强盛,最终导致东汉后期社会的动荡分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