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刘胡兰,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刘胡兰,》一篇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她的英勇不屈的形象深深烙印在一代代人的记忆中:然而当我再次拿起课文,不禁质疑:面对这样的英雄人物,距离孩子们的世界这么遥远,如何才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其形象的伟大呢?  相似文献   

2.
田梦园 《音乐世界》2010,(16):116-119
对于自己的首张专辑.郁可唯自己有着很大的期待。她希望能够带着大家前往一个久违的纯真年代,她希望当大家听到这张专辑的时候,能够找到最纯粹,最真挚的那份情感。  相似文献   

3.
周萍 《教师博览》2004,(5):42-43
“一个女人,若20岁的时候没学会思考.你会觉得她浑金璞玉、非常可爱.如果她到40岁的时候还不会思考呢?”看到这句话时,我刚过了30岁生日,心里忽然就惶恐起来:这话像是专门说给我听的.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段历史的空白。 人们知道刘胡兰在血染的铡刀下英勇就义;人们知道刘胡兰就义时年仅16岁; 人们知道:毛主席亲笔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人们还知道什么…… 人们还应该知道,她在她16岁的花季里,爱上了一个人,一个英俊、英勇的解放军战士,他的名字叫——王本固。  相似文献   

5.
什么样的教育称得上是真正的、良好的教育呢?相信很多的教育工作者都曾苦苦地思索过这个问题。对此,肖川先生曾断言:“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生光辉的沐浴,如果从来没有走进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他(她)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如果从来没有苦苦思索过某一个问题,从来没有一个令他(她)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那么他(她)就没有受到过良好的教育。”真正的、良好的教育应该是有灵魂的教育。教育如果有了灵魂,那么它必定引领受教育者追求无限…  相似文献   

6.
拾粹     
让心灵震撼什么是良好的教育呢?也许我们很难给予它一个周全的描述,但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说,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一本令他(她)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她)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她)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肖川学习…  相似文献   

7.
如果口水能够汇集成江河的话,陈妍希真的已经要被淹死了。从确定由她扮演小龙女开始,关于她的吐槽就没有停止过。  相似文献   

8.
太小了     
妈妈给凯瑟琳过她有生以来的第三个生日。吹灭蜡烛前,凯瑟琳许了个愿。妈妈问凯瑟琳许的什么愿,凯瑟琳附在妈妈耳边,悄声说:妈妈,我的愿望太小了,我只想要一个  相似文献   

9.
一以情知教学论为指导的情知教学,十分重视让学生既参与认知性学习,又参与情感性学习,并把它们有意识地统一于教学过程中。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刘胡兰》一课中“刘胡兰光荣地牺牲了,那年她才15岁”这句话时,曾出示两个句子: ①那年她15岁。②那年她才15岁。我问学生:“为什么作者要用有‘才’的这个句子?”学生们纷纷发言:“用了‘才’字,说明刘胡兰牺牲时年纪很小,只有15岁”;“刘胡兰那么小就牺牲了,她不怕死,真勇  相似文献   

10.
紫蝶公主     
从前,有一个叫卡丹的王后,她生下一个孩子叫紫蝶,那是一位美丽又善良的女孩,大家都叫她紫蝶公主。卡丹王后有一个神奇的手镯,只要把它戴在手腕上,想要的东西,就会出现在你眼前。不过每个人只能许三次愿,但如果你有一  相似文献   

11.
其实,从外表看,高小西很正常,大大的眼睛,白白的皮肤.笑起来很可爱。作为从初中开始就和她是同桌的我,在少不更事的年代,还真把她当朋友,因为她很大方,如果有一块巧克力,她宁可自己不吃也要分给我。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个散发着独特魅力和迷人色彩的作家,她就是萧红。她的生命是那么短促,可是,她短短三十一年的生命历程却充满了悲凉哀婉、凄迷传奇。她用独特的生命体验与审美体验建构起膝跪迷离的艺术世界。中国三、四十年代的文坛因为有了她的声音而显得摇曳多姿。分析萧红的写作姿态可以在整个文学传统中审视她的独特性及意义。写作对萧红来说几乎是一种“本能的表述”,她的写作过程是与自我生命的成长同市的过程。她在写作中重述曾经有过的经验、感悟、情绪、悲欢。她的写作直通生命本体,她的话语成为她生命的一种形式。如果…  相似文献   

13.
胡凡中 《师道》2007,(11):41-42
什么是良好的教育呢?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这样阐述:"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他(她)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她)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14.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为刘胡兰烈士的亲笔题词。一九三二年十月八日,刘胡兰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云周西村是出名的抗战堡垒村。刘胡兰从小就受到革命教育。一九四二年,刘胡兰参加了抗日救国儿童团,站岗、放哨、送情报,成了革命干部忠实的“小警卫员”和“小交通员”。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阎锡山追随蒋介石,抢占了文水县城。才满十三岁的刘胡兰担任了云周西村的妇救会主任。四六年五月,她被调到区上担任妇救会干事兼云周西村妇救会主任,参加了大象镇土改试点工作,又回村领导土改,发动群众进行反霸斗争。这年六  相似文献   

15.
读出伟大     
刘胡兰,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刘胡兰》一篇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她的英勇不屈的形象深深烙印在一代代人的记忆中。然而当我再次拿起课文,不禁质疑:面对  相似文献   

16.
30年的坚持     
季晓琦 《中学理科》2008,(12):59-59
30年前.有一个刚刚初中毕业的农村女孩儿.家里托关系将她送到省城给部队家属照看孩子。也算是给她找了一份在当时看来令许多人羡慕的工作。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有份工作就等于有了出路,有了将来。但女孩儿在去之前并不知情.以为家里只是让她去城里的亲戚家过暑假,顺便照看孩子。  相似文献   

17.
李晓寒是班上的文娱委员,她不但学习成绩好.而且能歌善舞,曾多次在歌咏比赛和舞蹈比赛中获奖。再加上她人长得十分漂亮,家里比较富有.总是穿着漂亮的衣服。在别人眼中,她就是一个可爱的小公主。她的父母也逢人便夸她聪明.而她的好成绩也赢得了老师的许多夸赞。但她有一个缺点,就是十分骄傲.在学习上,如果有同学向她请教问题。她会随口说:“这问题太简单了。”当看到别人的穿着一般时。她会说:“这衣服太不好了.买件贵点儿的穿上吧。”如果有同学惹了她,她就会向老师打小报告。久而久之.同掌们都不愿意和她玩了。  相似文献   

18.
徐毅  左萍 《中学理科》2005,(6):15-15
古希腊著名的评论家Proclus曾经说过一句话:“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确实,在浩瀚的数学海洋中,美丽的风景无处不在.她用形式简洁的数学公式及定理表达了自然世界的和谐、对称、严谨及韵律,她慷慨回馈给能够了解、欣赏她的人,并散发出理性和睿智的光辉.  相似文献   

19.
难忘吾师     
张建坤 《教书育人》2007,(12):62-62
如果现在有人问我,学生时代,你感到最幸运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最幸运的是曾经遇到过两位好班主任老师。” 记得上小学四年级时.我的班主任是王秀莲老师.教我们的语文课。她和丈夫都是村里的民办教师.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也不过几十块钱。但在我的印象里.王老师教书总是很认真.从未耽误过我们一节课。影响最深的是王老师给我们上的阅读课。她常常在课堂上给我们朗读一些优秀的作文和美丽的童话故事。记得有一次,她在《儿童文学》上给我们选读了一篇名为《青蛙和蛤蟆》的童话。  相似文献   

20.
肖川博士在《什么是良好的教育》一文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什么是良好的教育呢?也许我们很难给予它一个周全的描述,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他(她)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她)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她)就没有受到过真正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