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笑梅 《中国德育》2006,1(7):74-77
一种有生命力的德育,必定植根于儿童生活、校本实践和地方文化传统。开辟"乡土德育"栏目,就是为了发现、宣传和培育更多新鲜的、有生命力的德育样式。土生土长的东西,或许粗糙,但其中包含的田园诗般的教育梦想和奋力前行的实践冲动,会让德育变得更有魅力,会让我们感受到一种道德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李培明 《中国德育》2006,1(10):63-66
一种有生命力的德育,必定植根于儿童生活、校本实践和地方文化传统。开辟“乡土德育”栏目,就是为了发现、宣传和培育更多新鲜的、有生命力的德育样式。土生土长的东西,或许粗糙,但其中包含的田园诗般的教育梦想和奋力前行的实践冲动,会让德育变得更有魅力,会让我们感受到一种道德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李敏 《中国德育》2007,2(10):65-68
一种有生命力的德育,必定植根于儿童生活、校本实践和地方文化传统。开辟“乡土德育”栏目,就是为了发现、宣传和培育更多新鲜的、有生命力的德育样式。土生土长的东西,或许粗糙,但其中包含的田园诗般的教育梦想和奋力前行的实践冲动,会让德育变得更有魅力,会让我们感受到一种道德的力量。本期推出的北京育才学校的德育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4.
一种有生命力的德育,必定植根于儿童生活、校本实践和地方文化传统。开辟。乡土德育。栏目,就是为了发现、宣传和培育更多新鲜的、有生命力的德育样式。土生土长的东西,或许粗糙,但其中包含的田园诗般的教育梦想和奋力前行的实践冲动,会让德育变得更有魅力,会让我们感受到一种道德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吴夏孙 《中国德育》2007,2(7):59-60
一种有生命力的德育,必定植根于儿童生活、校本实践和地方文化传统。开辟“乡土德育”栏目,就是为了发现、宣传和培育更多新鲜的、有生命力的德育样式。土生土长的东西,或许粗糙,但其中包含的田园诗般的教育梦想和奋力前行的实践冲动,会让德育变得更有魅力,会让我们感受到一种道德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韩涛 《中国德育》2007,2(11):56-59
一种有生命力的德育,必定植根于儿童生活、校本实践和地方文化传统。开辟“乡土德育”栏目,就是为了发现、宣传和培育更多新鲜的、有生命力的德育样式。土生土长的东西,或许粗糙,但其中包含的田园诗般的教育梦想和奋力前行的实践冲动,会让德育变得更有魅力,会让我们感受到一种道德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张振华 《中国德育》2007,2(5):54-56
一种有生命力的德育,必定植根于儿童生活、校本实践和地方文化传统。开辟“土德育”栏目,就是为了发现、宣传和培育更多新鲜的、有生命力的德育样式。土生土长的东西,或许粗糙,但其中包含的田园诗般的教育梦想和奋力前行的实践冲动,会让德育变得更有魅力,会让我们感受到一种道德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正>真正的德育应该给予受教育者精神的洗礼、灵魂的超越,给予学生生成性指向,促使道德教育反映社会实践和理论新发展,使德育实践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当下,生态德育正顺应这一要求,担当起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使命,保持德育的旺盛生命力。"生态德育"源于劳伦斯·雷明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提出的"道德生态学"概念,意指德育与其环境所形成的结构以及这种结构所表现出来的功能关系,它围绕生态平衡、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三个要素展开。在中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我们江苏省泗阳县实验小学以"办有特色的学校,育有个性的学生,建有文化的校园,塑有思想的教师"为办学目标,努力让每个孩子"会学习、会健体、会实践、会创新",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一、突出德育为先,彰显德育特色(一)注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1.搞好少先队体验活动。学校少先队通过组织多种活动,深入开展诚信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和环境教育活动,使校园生活丰富而有意义。三月份开展学雷锋征文活动;四月份开展祭扫烈士墓、春游等活动;五月份组织  相似文献   

10.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育即生活"的生活教育理论,其真谛是教育从生活中来,教育服务于生活,教育不能拒绝生活。教育实践也证明:道德教育是现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建立在丰富生活基础上的道德知识才是具有生命力的道德知识。只有对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具体指导意义的道德熏陶,才有真正的价值。因此,关注和引导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德育根植于现实生活和学生的生活世界,使德育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学生才更容易理解和乐意接受。  相似文献   

11.
德育活动中,教育者的善良有时也会是一种错误,甚至成为一种伤害。"伪善良"背离学生的心理规律,让学生成为牺牲品,让学生有苦说不出,给学生带来心理伤害。教师作为德育工作者,应该以理性的态度、丰富的知识、人文的方法、规范的操作,化育孩子的至善童心。至善童心是一种本质回归纯粹、精神追求自由、遵循客观规律、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德育追求。  相似文献   

12.
<正>"士有百行,以德为先。"教有百法,以德为首。思想品德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依据,对初中生的品德发展与健康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德育性是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特征,亦是教师的不懈追求。注重教学德育性,既能引领学生全面成长,又能促进其可持续发展。身处学校德育主阵地,教师要善于挖掘德育素材,打造富有生命力的课堂,让教学因德育而美丽。一、关注德育.美在真情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对于思想品德教师而言,求真是一种教学态度,更是一种人生责任。在求真的道路上只有起点,没有  相似文献   

13.
让德育回归生活世界,实现德育生活化,德育才能具有生命力.文章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尝试探寻德育生活化的一些途径.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做有心之人;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做有爱之人;引导学生理解生活,做有德之人;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做有用之人.  相似文献   

14.
李湖江 《辽宁教育》2014,(12):64-65
正对于德育工作,学校承担着重要的使命。那么,怎么具体开展德育工作呢?笔者认为,开展微德育工作可以让德育走下神坛,贴地而行,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一、德育队伍微培育,让学校教职员工成为德育导师首先,校长要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培育出一支好的德育队伍来。当然,在培育这支德育队伍的时候,校长可以从"微"处入手。在学校,校长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如果事事亲力亲为的话肯定是忙不过来的,这时,校长可以放权,让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和德育主任来做培育德育队伍这件事情,而校长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指导。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和德育主任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校德  相似文献   

15.
著名德育专家鲁洁先生指出:"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体、整个生活之中,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品德的培养应当遵循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1]道德教育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才具有深厚的生命力。基于此,山东省东营市实验学校探索实施了校本课程"生活德育",并把德育生活  相似文献   

16.
学校德育首先要解决一个“要我学”还是“我要学”的问题,可从三方面入手:让德育充满鲜活的生命力——学校德育要凸现自己的个性;让师德发挥充分的感染力,师德建设是德育的重要组成;让课堂体现德育的穿透力——德育要融入课堂。如果每个学校的德育都有依附自己土壤的个性,如果每个学校的教师都是一个充满魅力的群体,而且能扎扎实实地将德育融入课改,润物无声,那德育就会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7.
将学科德育定义为"加法式"的学科德育或"专门化"的学科德育,在逻辑和实践上都存在着诸多问题。学科当中天然内含着德育,或者说德育是学科的内在属性,这种理解更能够体现学科德育这一概念的实质。学科德育中的"学科"和"德育"是一体的,二者统一于教育本身是一种价值实践活动这一规定性。学科德育中的德育更多是作为学科教学中自然流淌出来的育人效果,并不是对学科教学目标的僭越。学科德育主要有直接德育、间接德育和隐性德育三种主要形态。学科德育归根结底是要求学科教学回归教育的原点,即使人向善。学科德育就是确保每一个具体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体现自身的教育属性。  相似文献   

18.
吕宜倩 《文教资料》2013,(15):107-108,114
"三全育人"强调在德育实践过程中,要"全员"、"全程"和"全方位"地协调多种力量,齐抓共管,搭建一个立体的德育平台,发挥德育实践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力量。"三全育人"模式中的人员要素、时间要素和空间要素是该系统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三根支柱,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相互侧重。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三全育人"模式是一个整体性和开放性兼具的系统,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积极为高中学生搭建良好的德育课题研究平台,不断拓展德育课题研究资源,让学生通过德育课题的研究在参与、体验、感悟生活实践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多种能力的养成,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良好方式。"德育课题"是相对学校教学学科的课题而言,"搭建德育课题平台"指的是学校为学生在德育领域开展课题研究、施展才华而创造的机会、形式和实践的舞台。从2003年至今,我们坚持开展的"班班有课题,大家勤参与"学生德育课题研究活动,就是想通过这一平台,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关注社会,思考人生,获得丰富感受、体验及研究成果的展示过程中完成道德的内化、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态度的树立。  相似文献   

20.
正德育是什么?德育是春风化雨的滋润,是润物无声的渗透;德育是一种感染,一种唤醒,更是一种责任,它的对象是纤柔多感又包容万象的心灵。在创建和谐教育的过程中,潜江市王场小学确立了"让德育走进学生心灵,为学生生命成长奠基"的德育理念,引领全体教师对"班级德育评估体制"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学校对班级德育评估的体系,使班级德育评估更完善、更透明、更贴近学生实际,增强了班级德育活力,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形成了良好的学校德育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