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我们都知道熬夜的危害,也知道当某天睡眠不足时,第二天要多睡一会补回来,人才会有精神。但是,科学家却警告说,睡眠长期缺乏是无法弥补的。  相似文献   

2.
黄爱群 《世界发明》2003,26(1):38-38
美国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早晨多睡一会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因为美美地多睡一会儿,能够使人的学习能力大大提高。科学家把它称为“第二阶段睡眠”。  相似文献   

3.
《科学生活》2010,(2):20-21
平常每天工作到深夜,第二天还要照常爬起来赶到公司,一直觉得没睡醒的上班族们,以为睡眠时间可以像骆驼储存脂肪一样累积,就想趁春节长假进行"储备式睡眠",狠狠补觉再交替通宵不睡,挑战人体极限。殊不知,这些睡眠债,欠下了终究是要自己还的。每年的春节长假结束,睡眠紊乱患者则会多起来,而这还只是不良睡眠恶果的开始……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们说,“第二天再说”的建议可能是有道理的。人在经过一夜的睡眠之后.原来似乎难以克服的问题往往就显得容易解决了,但迄今为止这种说法还没有确凿的根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信息》2004,(5):51-52
人生苦短,却要将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睡觉上。这种似乎很没有生产率的状态却对人非常重要。即使面临再强大的工作压力或娱乐诱惑,连续三天不睡觉也足以使大多数人发狂。不过一些人相信,睡觉除了能使人得到休息,还有  相似文献   

6.
睡眠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人们在经过一整天的忙碌工作与学习后,肉体和精神都已深感疲惫,于是便要选择睡眠的方式来进行机体的调节,以使体力和精力都得到恢复。人的一生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对人体机能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当人的睡眠不足时,机能就会受到影响,免疫力会降低,健康也会受到损害,而且还可能使正在从事的工作受到影响。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等事件的发生,都被认为与人的睡眠不足有关。人类对睡眠的种种态度 睡眠对于人的重要性已是不言而喻,但是人对于…  相似文献   

7.
《发明与创新》2009,(3):15-15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即使被剥夺一晚上的睡眠,斑马鱼也不会在第二天打瞌睡。这说明与哺乳动物相比,鱼类更擅长依据白天的光亮保持清醒状态;同时也说明在进化过程中,不同物种形成了不同的睡眠调节机制。所有动物都会睡觉,但许多动物的睡眠方式难以被人察觉。例如,奶牛站着睡觉,海豚的左右脑在游泳过程中轮换进行“睡眠”,果蝇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也会打40多次“盹儿”。  相似文献   

8.
3D天花板     
长时间呆在家里会觉得闷,白天看不到外面的景色,夜晚看不到美丽的星空;有很多人还会失眠,不仅影响第二天的工作效率,还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短命三说     
腰带越长,寿命越短如今大腹便便者越来越多,有人称之为"福态"、"发福",其实这不是什么好现象.瑞典医学专家已对腰围与寿命的关系进行了20年的观察和研究,他们认为,不论男女,腰围的粗细和寿命的长短之间有直接关系.他们分别对855名男子和1462名妇女,分别进行了跟踪观察和研究,将全部资料加以综合分析后发现,50岁左右的男子如果身体较瘦,但腰较粗者,他们之中的29%的人活不到70岁,但是他们之中身体较胖,但腰围却比较细的人,却有95的人可活到70岁以上.至于他们之中腰围和臂部同样大的人,寿命更短些,属于最危险的体型.  相似文献   

10.
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连续在案头工作较长的时间之后,就会感到额部或颞部钝痛、胀痛或隐痛,并且有种头部紧箍感,沉甸甸的,使得工作和学习效率下降。这种头痛还影响到夜间睡眠,易失眠或多梦,心中焦急不安,第二天全身乏力,伴有明显倦意感和食欲减退现象。这种与长期伏案工作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1.
《科学生活》2011,(10):82-83
阿司匹林是一种古老的药物,全世界恐怕有几亿人在长期服用它。但这种老药往往会翻出新意,这不,国外科学家发现它与结肠癌竞有不解之缘。这真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因为在世界范围内,结直肠癌高居“癌症杀手”第二位,每年会夺走约50万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人类建筑发展进程的回顾,阐述了现代建筑“回归自然”的文化取向,元极堂等元极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天整体”思想的物化;由此提出创立人天建筑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三人聚会     
正在东印度公司工作的3个年轻人——英国人A、法国人B和荷兰人C都住在印度某城的一个小巷里。一天,3人商量哪天聚会一次,但因为3人的性格不同,意见很难统一。其中A是个爱找麻烦的人,他说晴天或阴天可以聚会,雨天绝对不出去;B是个爱钻牛角尖的人,他说阴天或雨天可以聚会,晴天他不出去;C是个性格爽朗的人,他说雨天或晴天可以聚会,阴天他不喜欢。如果明天聚会,你觉得这3人能聚到一起吗?当然明天的天气是无法预测的,但不管明天是什么天气,晴天也好,阴天或雨天也好,这种天气都将持续一天。  相似文献   

14.
为了贯彻全国科技情报学会第二届年会精神,活跃我省情报工作,提高情报学术水平,陕西省科技情报学会第二届年会,于1983年元月25日至28日在西安举行。参加年会的有学会理事、常务理事、情报论文作者及会员单位代表,共计130余人。会议传达了中国情报学会第二届年会精神;听取了学会工作报告和1983年工作  相似文献   

15.
睡了11个小时仍然觉得疲倦;花了好多钱去度假并没有增加生活的热情;都说去KTV、去夜店、去游乐园就能忘掉不快,更带劲地开始新的一天,但是尽兴归来心里只剩空虚。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你的休息方式不正确。休息的真正含义是消除疲劳,放松神经,当你重新投入工作与学习的时候觉得又是一个精力充沛的人。如果你的休息方式并不能为你带来这些,那么,无论这些活动  相似文献   

16.
量运化于自然、人天、本性等不同层次之中。自然之量具有本原性、功能性、物化性能和包容性。人天之量是人之量与天之量的合和,天之量是自然之量的全息,人之量是天之量的全息。人天之量的形成与发展必须从性命的本原、运化、完善入手。人的本性之量是皇极中的皇极,可与自然及天地沟通,展现不同层次的人天效应,人的潜能是无穷的。  相似文献   

17.
为了能让第二天精力充沛,人类每天需要至少八小时的睡眠。睡得太多或者太少都迟早要导致健康问题。动物也同样需要睡觉来保持健康。世界上成千上万种的动物中,有些动物的睡眠习惯实在不同寻常,让我们来看看。  相似文献   

18.
正每个人都会做梦,但不是每个人在第二天早上醒来都能记得那些梦境。相信不少人都深有体会:在做梦时,明明很清晰地记得发生过的事情,潜意识里还对自己说,一定要记住了,但第二天醒来后就什么也记不起来了。科学家们发现,一般人一个夜晚大约要做4~6个梦,总共大约有一两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是在梦中。既然做梦的频率如此高,为什么我们醒来后记不住自己的梦?人为什么会做梦?其实,做梦是人在睡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正常心理现象。一般情况下,人在睡眠时大脑神经细胞都处于抑制状态,这个抑制过程有时比较完  相似文献   

19.
文化与人生     
冯之浚 《科学学研究》2007,25(3):385-39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从中国文化与人生智慧中汲取营养,使之成为新时期社会建设的重要精神资源。文章着重阐述文化与人生关注的三个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从而达到知天、知人、知己之道。  相似文献   

20.
《专家工作通讯》2007,(1):47-47
400多名中国工人漂洋过海来到德国多特蒙德,他们的工作热情让德国人震撼:他们每天工作12小时,一周工作7天,每月挣400欧元,却干着德国工人给4000欧元也不愿干的工作;德国人以为3年才能完成的工作,中国工人一年半就完成了……在这场西方明与东方明的博弈中,究竟谁是失败,谁是胜利?德国导演弗兰克和吕肯的纪录片《失败和胜利》展示了这真实的一幕。[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