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以无产阶级新闻理论为指导,针对新闻传播活动中存在的缺乏人文关怀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新闻报道中体现出的人文关怀,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人道主义立场,理解人情、尊重人性.也就是说,在新闻采访、写作、制作等一系列环节中,都要把人奉为主体,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就应当大力为之,否则,即便是"价值"再大,也应放弃.这个"人"主要指报道主体,也包括受众.当前新闻报道中,有些表现缺乏人文关怀,学界与业界有责任拿出解决缺乏人文关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夏俊峰 《传媒》2007,(4):52-53
在当前,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在新闻报道中越来越频繁地出现.2006年明2日,腾讯发布了一组新闻页面,位于左上角一显眼位置的图片新闻,标题为"大学生四级未过跳楼自杀".其中三幅图片均可以较清楚的看到事发现场中当事人的头部血污,以及现场看客般的围观群众.像这类纯粹以吸引网民眼球为目的的标题和图片早已不绝于"网".  相似文献   

3.
人文素质是大学生的立身之本.概述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含义,分析了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从调整和优化馆藏结构、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做好导读工作、开展多种读书活动、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等方面,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4.
人文关怀是电视民生新闻的功能定八位和社会责任,也是受众的期待需求.县级电视台如何从生活关怀、理性关怀和生命关怀等层面去体现电视民生新闻中的人文关怀? 笔者认为,本土民生新闻的人文关怀,要在真正领会"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基础上,着重突出民生新闻的地域性、时效性、受众性,以人文关怀的理念来创新和提升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的价值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艺术人文频道专家研讨会"2009年1月10日在北京举行.于会专家学者就艺术人文频道现有节目及频道今后发展展开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6.
王宾 《声屏世界》2005,24(5):16-17
体现人文关怀是人类文化活动的内在要求,一切人类文化活动都应以其为追求的目标和基本原则,新闻传播活动也不例外。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就是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权益.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把人的感受充分考虑在新闻传播的各个环节中。从文化角度肯定人的主体性、意义和存在价值,是新闻传播的灵魂。人文精神应充盈于新闻价值体系,人文关怀是媒体文明成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社会新闻的出现是一种人文现象,它在报道客观事实的同时,必然会在"人文"层面对受众有所影响。作为这样一种特殊的文化制品,报纸对受众的"人文关怀"必然是其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人文关怀"让社会新闻充满人情味从人文角度出发,社会新闻的关怀对象,显然应该是人性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生的意义。而这种关怀的本质就是对人的关注、尊重和维护,以及在情感上  相似文献   

8.
人文属性是图书馆学的精髓所在,是其与生俱来的本质规定.面对自"二战"以来图书馆学人文属性研究逐渐消退的局面,文章拟对图书馆学研究范式的人文属性进行研究,从理论依据、研究现状、比较分析等方面阐述人文属性的重要性以及在当代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意义,以求达到对其人文属性的性质得以全面的理解和明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9.
纪录片以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为出发点,反映"人"的生存环境、民俗风情、人文风貌等.人文关怀是纪录片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也是"人"对自身素养、价值、观念、人文、理念的最好体现.纪录片始终将人文关怀和人本理念作为创作当中最为重要的基本理念,真实的反映当下人们的生活状态、环境、责任、人文风貌等,从而更好的体现出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的关怀、对社会的责任和使命的关怀.如果缺少人文关怀这个理念,纪录片将失去灵魂和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如今,人文关怀的理念已经开始深入新闻人的意识之中,重视实施人文关怀逐渐成为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一个亮点,成为新闻报道中不容忽视的一环。然而,从一些新闻报道中,我们也看到了人文关怀的缺失:由于受世界传媒娱乐化的影响,新闻报道在题材选择上热衷于耸人听闻,有的报道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为引起读者的注意,挖空心思使用一些刺激受众感官的字眼来争夺受众的眼球。同时,由于新闻采编人员缺乏人文知识素养,法律意识淡薄,因名誉权,肖像权的侵犯所引发的新闻官司比比皆是。新闻中人文关怀的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新闻记者编辑的职业道德、业务能力和…  相似文献   

11.
"文化值"一词初见于<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其开头写道:"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其痛……"那么,什么是新闻的"文化值",笔者界定为:它是隐伏在新闻事实深层的人文方向和精神内质.它与受众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活动.新闻的文化值是新闻报道的"本位",是加重新闻分量的砝码,是新闻报道流播久远的旗幡.……  相似文献   

12.
"文化值"一词初见于<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其开头写道:"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其痛……"那么,什么是新闻的"文化值",笔者界定为:它是隐伏在新闻事实深层的人文方向和精神内质.它与受众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活动.新闻的文化值是新闻报道的"本位",是加重新闻分量的砝码,是新闻报道流播久远的旗幡.……  相似文献   

13.
为落实教育部社科司和社会科学委员会关于制定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十二五"战略规划的工作要求,教育部社科委新闻传播学"十二五"战略规划工作会议,于2011年1月1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主办,学部新闻传播学组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共同承办.  相似文献   

14.
<厦门日报>"地理"版自2001年开办以来,历经9次改版,都被作为品牌延续下来,成为厦门乃至闽南地区读者喜闻乐见的专刊之一.作为厦门人文地理专刊,"地理"版的题材渊源于人文历史、民俗风情,也就是说,其挖掘的对象大多根植于往事,是静态的.但"地理"版最终呈现给读者的,不是从故纸堆里"捡"出的信息,更不是陈年旧事的翻版,而是"活"过来"动"起来的人文历史.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新闻传播活动无疑是人类最主要的文化传播方式,新闻传播从业者就是文化产品的选择和播送者,职业的特点使他们始终处于时代进步的最前沿,他们的神圣职责就是要创造最具时代性的、最能代表人类进步方向的文化氛围,反映社会的真善美,抨击假恶丑,通过这种舆论引导来实现架构人类精神文化的根本任务。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发现,新闻传播活动与人文精神内在的契合点,新闻传播事业本质上与从文化的角度来肯定人的主体性、人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的人文关怀有着一致性。所以,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应该成为新闻传播活动的思想核心。  相似文献   

16.
近日,观看了电影《搜索》,剧中资深电视人陈若兮对所谓新闻的"偏执",让同是做新闻工作的我有一种深切的触动:新闻人一定要讲新闻道德并要具有人文情怀,才会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做实做好做活新闻,否则,新闻有时会成为"杀人"的帮凶。  相似文献   

1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频率经过改版.在新年伊始正式推出了新闻综合频道中国之声.其传播理念,内容定位等均有明显突破。笔者从1月1日以来经近一个月的跟踪收听.认为.彰显人文关怀是中国之声的鲜明特点。下面就这方面的主要表现予以评述。  相似文献   

18.
姜兵 《青年记者》2006,(23):54-54
人文关怀是近些年媒体的热门话题,在新闻实践中至关重要,堪称新闻的灵魂。本文拟从人文视角解读新闻实践,探讨从人文视角策划新闻实践的社会意义。当代人文关怀的含义“人文关怀”一词脱胎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人文主义”,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因而也称作人本主义。文艺复兴  相似文献   

19.
大量的新闻实践表明,社会新闻的正确价值取向至少应包括下述几个方面.一是坚持社会新闻的人文关怀精神现代"人文关怀"脱胎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宗教而提出的人文主义.人文关怀的核心是尊重人、关怀人、强调入的价值,主张以人为本,关怀人的生存状态和权益,它是新闻实践活动中一种必然的追求.充满人文关怀的新闻也是实践活动中一种必然的追求,充满人文关怀的新闻也是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党中央近年来提出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和"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为媒体彰显人文关怀精神指明了道路.因为,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但落脚点应该是"人",是新闻事件中人的作用、人的观念、人的情感以及事件对人的影响等一切关于"人"的因素,而且新闻最终也是给"人"看的,所以,新闻要"以人为本",坚持社会新闻的人文关怀精神.  相似文献   

20.
地市报的优势在本土新闻.笔者认为,做好本土新闻的"延伸报道",是把本土新闻做足、做好乃至做到极致的有效途径. 所谓的本土新闻"延伸报道",指的是对"本土新闻"的外延进行的报道活动.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途径人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