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腾飞  丁友东 《传媒》2021,(4):52-54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传统影视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自2013年大数据元年以来,大数据技术虽广泛运用于剧本分析、电影电视剧制作、营销、预测、投资等领域,但其具体应用方式仍存在一定差异性.基于大数据技术在影视行业中的应用,本文以如何构建更加有效的影视大数据为切入点,分析全球知名流媒体公司Netflix是如何架构并使用大数据技术的,并提出构建我国观众、传播媒介以及影视内容大数据"量子理论"的建议,进一步促进我国影视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媒体技术在影视传媒中的应用现状、问题和优化策略。【方法】分析移动通信、流媒体、数字视听和大数据技术在影视传媒中的推动作用,考察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系统集成、数据安全和网络基础设施问题,提出相关优化策略。【结果】新媒体技术推动影视传媒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结论】需要加强标准化和系统互操作,完善数据和版权保护,扩容网络基础设施,以实现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3.
社会民众物质和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使其对于艺术作品的品鉴水平也得到提高,对于影视作品的制作要求也日趋提升,信息技术的大量应用使得大数据成为当今社会的标志性名词,影视剪辑是影视制作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大数据时代影视剪辑的艺术特点及其发展进行深入的探究,分析大数据时代的影视剪辑、影视剪辑的艺术特点以及其未来发展,旨在促进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影视剪辑以及影视制作工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文章讨论大数据时代影视媒体传播的智能化转型,充分彰显人工智能在影视媒体传播领域的巨大功能,推动其在影视媒体传播中的普及应用。【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介绍人工智能的特点,分析大数据时代影视媒体传播的现状。【结果】大数据生态下影视媒体的转型面临诸多困境,包括缺乏互联网思维的理念和媒体传播模式比较单一。【结论】当前影视媒体传播的智能化的转型,需要从六个方面做起,即创作AI技术的影视作品、打造智能化影视产业链、建设大型影视媒体集团、线上与线下营销相结合、形成多元化文化圈层、凝聚优秀的智媒人才。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记者左志新)8月20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的一年一度的国家级、国际性广播影视盛会2015中国国际影视节目展(CITV)在北京展览馆开幕.中传瑞智作为国内最专业的广电大数据第三方服务商参加了此次展会,并在会上展示公司自主研发的Data Plus大数据智能运营系统,同时还为影视行业的参会人员介绍大数据的发展现状以及广电大数据跨领域应用对影视行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新媒体时代,影视艺术依托传媒技术的变革,实现了新的发展和突破,但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在影视艺术语言的表达和创作上,创作者在海量信息冲击之下抓不住重点、分不清优劣、保不住收益,成为新媒体时代的新问题。在积极推动影视艺术进步的征程中,创作者应借助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抓取更具时效性的创作主题,构建能够保证品质的模型,以多元化创作和分发实现收益的有效保障,形成“以大数据应对大数据”的新模式,切实推动影视艺术在新媒体时代的高效能突围。  相似文献   

7.
2013年,美国视频网站Netflix开创性地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影视创作领域,并成功推出了电视剧《纸牌屋》,由此掀起了全球影视行业的"大数据"浪潮.近年来,中国影视行业在大数据技术洗礼下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6年,乐视正式启动"大数据制造大IP"计划,百度紧随其后研发了"糯米电影票房"专业版软件,网智天元打造体系化的"影视决策智库",各大网络公司和技术公司在影视大数据领域不断发力,无论在技术研发还是在市场拓展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据悉,网智天元推出的"虎啸传播营销系统"成功为《小时代4》《老炮儿》《老九门》等影视剧提供了大数据决策服务,其服务过的电影票房累积突破了50亿元.  相似文献   

8.
正一、大数据变革影视产业(一)重新理解大数据:挖掘数据价值大数据是互联网时代尤其是云计算技术出现后产生的概念,现今已经广泛应用到电子商务、城市管理、大选预测等诸多方面。互联网时代用户的网上行为,无论是搜索、浏览、点击还是选择,都会在后台留下电子痕迹,这些数据收集起来,经过专业的数据统计与挖掘,便可以分析出特定人群的行为规律和取向。具体到影视行业,以奈飞公司(Netflix)为代表,它最早以提供和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影视传媒成为了一种新的娱乐消遣方式,新媒体技术在影视传媒中也得到了发展和应用。新媒体技术在影视传媒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媒体技术在影视传媒中的应用,对新媒体技术在影视传媒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说起"大数据",可谓是时下最流行的词汇之一。不论是影视、商业、企业管理,社会中的方方面面都逐步的意识到"大数据"的优势,并将之充分的运用到自己的领域。可见,"大数据"时代是真的来临了。本文旨在针对大数据与影视的跨界合作,来进一步阐述"大数据"的实际价值与缺憾之处。毕竟"大数据"仍处于不完善阶段,还需要我们以辨证的眼光来看待。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简介大数据的基础上,探讨了美国推进大数据的应用实践,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全体动员,支持大数据的研发;非营利性组织和教育机构积极利用大数据开展公共服务;图书馆界积极响应,研究和尝试应用大数据.最后,以图书馆为视角分析了美国经验的可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媒科技》2014,(5):11-11
<正>3月18日,"2014中国影视大数据发展大会"在京举行,百度视频技术负责人(数据挖掘与个性化推荐技术方向)胡一川,在会上对百度视频大数据在影视投资、营销推广等方面的指导意义进行了全面的诠释,将百度视频的大数据创新应用到了视频内容和用户需求的精准对接环节。百度视频大数据的应用价值首先缘于其独有的权威性和客观性。百度视频聚合了超过5亿的在线视频用户,这些用户每天在百度视频的PC和移动端上要进行上亿次的搜索和观看。更为重要的是,借助搜索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加快融媒体时代发展步伐,以新闻媒体为主的传统媒体行业面临着发展上的挑战和冲击.为进一步优化新闻采编的质量,充分挖掘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在新闻数据分析、采集、投放等工作中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新闻内容的广泛传播.为此,本文分析大数据技术在新闻采编中的应用价值,并对大数据环境下新闻采编工作创新,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助力大数据的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14.
分门别类地阐述大数据技术在大众出版业、教育出版业、学术和专业出版业、新闻传播业以及新型互联网出版业各个出版环节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和总结不同类型出版企业在大数据应用过程中的特色与侧重点,为出版行业利用大数据技术改造升级、重获生机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杜璐璐  李景平 《青年记者》2017,(32):110-111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传统影视制作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经营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依靠单一影视制作业务维持企业运营的状况受到巨大的威胁.移动互联网的到来,使互联网由生活服务转向生产服务的功能越来越明显.在“互联网+”模式下,我国传统的影视制作企业别无选择地进行了互联网平台上的反击.本文以我国三大上市民营影视制作企业——光线传媒有限公司、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分析我国影视公司的经营环境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6.
刘丽霞 《东南传播》2021,(11):75-76
后现代主义中的碎片化的理念改变着大众的文化认知,为了满足受众在快节奏生活中的"速食"需求,短视频创作者将网络影视作品整体分解成部分,以碎片化传播模式满足了受众的自主需求.因此,在后现代语境下分析和挖掘网络影视的碎片化传播的动因以及优劣势,并且指出网络影视碎片化传播的特征表现,探索网络影视碎片化传播在内容优化、媒介融合、营销策略等方面的有效途径,为促进未来网络影视传播展开新的图景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李晓彦 《东南传播》2018,(5):137-139
在传统影视传媒教育中,《视听语言》作为高校影视传媒专业的主干课程,往往以理论教授为主,实践和理论是脱节的.本文以"微短片创作"这一时代热潮为依托,探讨了《视听语言》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在影视创作人才培养中的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大数据研究逐渐深入,企业创新决策越来越依赖于数据分析,而企业档案数据资源为企业这一决策提供了数据基础.因此,在此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中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性意义.本文详细的阐述了数据质量管理、可视化分析、语义引擎、数据挖掘、趋势预测分析等五种大数据分析方法在企业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及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大数据技术给新闻传播界带来了巨大变革,对新闻的报道方式提供了新的机遇。当前,中国进入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环境新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大数据技术在环境新闻报道中的应用,创新环境新闻报道样式。文章以《南方周末》绿色版环境新闻报道为个案分析,指出大数据技术在绿色版环境新闻报道中的应用情况,并由此思考如何进一步挖掘大数据资源,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绿色版环境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以此为媒介融合时代数据新闻的生产,数据资源的运用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暴力美学不仅在影视剧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在动画这一分支中也得到了呈现.暴力美学并非一味表面上的暴力血腥,其更注重"内涵性",动画中的暴力美学并非一味地应该受到批判和扭曲的解读,动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合理的运用暴力美学对于动画有着一定的促进发展作用.以《大护法》为例,分析这部动画中的暴力美学的体现和应用,从艺术价值出发理性探讨其中形式表现和镜头含义,和对这部动画自主分级进行探讨,这对我国动画的形式和发展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