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可文 《新闻世界》2013,(8):354-355
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媒介生态环境和传播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全媒体传播、全媒体运营已成为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传媒业的全媒体化发展迫切需要新型传媒人才的支撑。本文从全媒体的视角分析当前西部传媒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探索符合全媒体发展趋势的西部传媒教育模式的转型策略。  相似文献   

2.
钟静 《传媒》2017,(13)
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不仅推动了传媒业的发展,而且也为传媒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中央要求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道路上,只有培养能够适应新兴媒体发展要求的传媒人才,才能适应媒体发展,才能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做出更大的贡献.本文力图从学科设置,教师建设,学生实践等三个方面论述传媒人才培养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传媒业是一个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随着传媒业市场化的纵深发展,传媒在新闻传播和相关产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竞争异常激烈。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表面上看是在争读、争市场,实质是以新闻人才为支撑的媒体综合实力的较量,媒体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媒体从业人员作为媒介产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最重要的力量,能否充分发挥好其作用是关系传媒事业兴衰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季涓 《东南传播》2012,(1):29-31
宁夏传媒业的发展状况也和西部众多省级媒体一样,在跟进东部发达地区传媒业发展的同时,缓慢稳步的前行。伴随数字化的进程,传媒环境急速变化,西部广电传媒尤其凸显出自生的优势,以其内容资源及播出渠道的富矿,勇夺传媒产业的商机,发展势头值得关注。尤其是宁夏广电传媒的发展路径极具代表性。"数字化"为落后地区传媒业的发展插上了飞翔的翅膀,研究数字化进程中宁夏广电传媒业发展的路径,将给西部地区广电传媒业的整体发展以启示。  相似文献   

5.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介环境和传播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全媒体传播、全媒体竞合、全媒体运营成为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传媒业全媒体化发展迫切需要新型传媒人才的支撑,文章从全媒体的视角分析传媒人才需求,梳理传媒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探索符合全媒体发展趋势的传媒教育的结构、职能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体制下,传媒业逐渐走向市场化、产业化道路。传媒行业竞争日渐激烈,而人才作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衡量指标,拥有优秀的新闻人才、并加强对其有效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本文将围绕着传媒人力资源管理概念,分析和对比当前中外传媒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差别,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我国传媒业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由于传媒业的快速发展,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国内众多传媒改革发展的“瓶颈”。解决传媒人才的途径有多种,但主要应立足内部挖潜,激活内部人力资源。一、激活内部人力资源,在于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个好的人才机制胜过无数个伯乐。传媒业内部本身就有丰厚的人力资源,有较大的人才开发空间。如为了解决在报业快速发展中的人才缺乏问题,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在全国报业中比较早的一举开发了三个人才渠道:高校、市场招聘、内部开  相似文献   

8.
媒介优质人力资源的配置,事关传媒业的发展,也是媒介竞争中的有力因素.传媒业在历来的发展中,人作为核心的因素至关重要.但是传媒业人力资源的配置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亟待改革.从供给侧的视角来改革媒介人力资源,可从人才组合计划、高校人才培养、良好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着手,对传媒业进行优质人才的供给,增强传媒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当前,培养更多的出版传媒精英管理人才——职业经理人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出版传媒业是靠产品传承文明、服务人民的。出版传媒职业经理人要加强改革创新,推进融合发展、推出精品力作,以实现职业经理人的担当和使命。  相似文献   

10.
传媒发展的实践证明.人才问题是关系传媒竞争实力和市场生存能力的核心问题。传媒业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程度的不断加深.相应地.传媒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如何根据我国新闻从业人员的特点。开发、培养、管理、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职业化劲旅。是时代对我国传媒提出的一个日益紧迫的焦点问题。本期“专题研讨”约请了一批在传媒人才建设方面有较深研究与较高建树的专家、学者,发表他们的真知灼见,意在对这一问题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1.
传媒产业区域化集群化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媒产业的区域化集群化发展模式目前已初露端倪,但传媒业长期以来实行的条块分割、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管理体制以及产业链的断裂等成为传媒业发展的瓶颈。本文认为,在新的发展趋势面前,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应转变传媒管理体制,为传媒业发展提供制度保证和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04,(2):21-21
人才,是新闻传媒业发展的基石,更是现代传媒竞争力构成中的一个核心要素,在新闻传媒业飞速发展和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如何培育适应现代新闻传播发展和传媒竞争需要的新型传媒人才是新闻传播教育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促进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新闻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在娇子品牌推广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新闻界》杂志社、四川省新闻教育学会、娇子品牌推广公司共同举办的“娇子”杯新闻教育论文大赛日前拉开帷幕。本次大赛为期一年,面向全国新闻教育工作者和新闻传媒人士征集有关新闻传播教育的论文,大赛…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带来传媒业的转型,同时也对传媒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情况下,新闻传播专业就要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教学团队的建设方面进行改革,以应对大数据给传媒业带来的种种冲击。  相似文献   

14.
范以锦 《传媒》2008,(6):30-31
传媒业要发展,要真正做强做大,必须培养一批能把传媒业推向市场的高素质的传媒职业经理人。因此,认真弄清我国传媒职业经理人的特点,营造良好的传媒职业经理人成长的生态环境,很有必要。人才不断流失的尴尬一位传统媒体集团的系列报总经理,是很有能耐的传媒职业经理人。但谈到传媒职业经理人的培养,他却很无奈。他告诉我:“我管辖的部门经理或骨干,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媒业不缺采编人才,缺的是优秀的既懂新闻又懂经营的复合型经营人才。随着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传媒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培养使用职业经理也逐渐被一些传媒领导层所接受、认可。如何转变用人观念,尽快在中国建立起一支优秀的传媒经营职业经理队伍,事关中国传媒业未来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16.
甘师秀 《传媒》2006,(8):63-64
传媒业是一个知识、信息密集的文化产业.在21世纪,知识爆炸,信息拥塞,面对知识经济、市场机制和全球化的挑战,传媒企业要提高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注重对传媒人才的培养,尤其是传媒管理人才的知识更新十分重要.在媒体的编辑出版运作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和要素都离不开人的参与和创造,人的素质决定着出版物的质量.因此,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就成为传媒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成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砝码.而知识更新,是传媒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的基础,是对传媒人才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传媒业的竞争最终也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传媒集团“软实力”的最重要体现,人才战略在传媒集团发展战略中具有强大的支撑和推动作用。近年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围绕争创全国一流党报集团的战略目标,根据省委提出的“把浙报集团建设成为具有较强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国内外知名传媒集团”的部署和要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快速推进,文化产业迎来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机遇,报业、广电、出版、网络、手机等传媒业态加速融合,传媒业的市场结构、发展模式,组织结构等发生深刻变化,"市场化、资本化、集团化、全媒体化"特征日趋明显.当前,媒体之间的竞争已不仅仅是内容层面的竞争,更多是以资本为平台和纽带,融合内容、商业模式、运营管理、人才等全方位的竞争.面对传媒业的新形势、新任务,如何以资本、重组和上市为纽带,跳出传媒做传媒,抢抓政策机遇,迅速发展成为现代大型传媒集团和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成为摆在传媒集团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传媒市场化、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经营管理对于传媒的促进作用与日俱增,直接刺激了传媒对经营管理类人才的大量需求。但由于长期以来高校新闻教育偏重新闻采编人才的培养,为传媒培养既懂采编业务,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传媒院系人才培养的新课题。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台湾地区高校传媒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机制,希望为国内传媒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曹鹏 《新闻记者》2003,(8):37-38
传媒业在本质上不是资金密集行业,也不是劳动力密集行业,更不是技术密集行业,传媒业是智慧密集行业。传媒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是智慧的竞争,在国内传媒市场,并不缺少人才,但是缺少的是让人才充分发挥智慧的环境与体制。1995年我在分析研究国内报刊市场时,提出当时报刊界基本上处于“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的阶段,到今天,可以说基本上还是这样的格局。不少所谓“大腕”,其实只是幸运儿而已,拆开唬人的“画皮”来看,没什么了不起的东西。近年来的一些传媒经济案,就都是极好的例证。当传媒业日益与国际市场接轨,西方传媒企业开始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