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动漫市场掀起了一股日漫风潮,大量日本动漫涌入中国,并占据了中国动漫市场的主要位置。而在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不断提高,被挤压已久的中国动漫产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不仅老牌漫画杂志纷纷开发数字出版模式,还出现了许多原创漫画平台,例如快看漫画、有妖气漫画、大角虫漫画等。这些平台的出现和发展为我国的动漫产业打了一剂强心针,促进着我国动漫产业的不断发展。本文将通过快看漫画分析我国漫画平台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2.
孟翊 《出版广角》2016,(22):38-40
出版业与影视业的互动由来已久.近两年,随着数字出版的发展和IP时代的来临,出版业开始跨界影视业.文章指出,出版业的跨界可以IP为契机,借助自身在内容与受众资源上的优势,进入影视产业链抢占部分市场,这是出版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网文平台用户在线阅读时长显著增加,数字阅读市场升温.进入后疫情时代,网络文学IP作为拉动数字出版业增长的支点,持续成为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新增长极.我国网络文学IP价值链业已形成,但粉丝经济与价值链间仍存隐性屏障.面对网文粉丝社交化、移动化和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诉求,网文平台调整粉丝社群运营管理思路,加强网络文学IP价值链辅助活动的技术赋能,注重调和网络文学IP价值链上的利润矛盾,尝试打造网文Ip+有声阅读的长音频盈利集群,从接受审美的视角提高网络文学IP的文化内涵,融入全球价值链,全面提升我国数字出版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各类APP应用的不断兴起,网络原创动漫产业逐步发展,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魅力.文章从国内原创漫画的市场现状着手,分析网络原创漫画的运营模式,包括作者签约、第三方平台、IP的开发及品牌培育机制等,对比日本漫画的成功经验,思考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背景下,以新漫画(新形式绘制的故事漫画)为主体的漫画产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中国新漫画进入欧洲市场,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促成的,这其中不能不提到的一个公司就是北京天视全景.  相似文献   

6.
杨琳 《出版广角》2021,(16):86-88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数字化被列为发展战略,数字创意产业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动漫产业+文化遗产"的模式能实现数字创意的开发和推广,但自贡恐龙在动漫IP发展的过程中,产业链尚未形成,并存在基础薄弱、核心资源匮乏、产品智能创造能力不足等问题.自贡恐龙动漫产业应开发具有地域特点的角色和漫画,研发动画影像,智能创造动漫产品,以此形成一系列中国特有的恐龙IP,丰富数字创意内容,促进文旅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9月1日,在第18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现场,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与日本NTT solmare株式会社签署了手机漫画项目合作协议,中国原创漫画首次走向海外数字阅读市场。据悉,浙江出版联合集团通过成立专业的数字出版公司,已经与国内三大通信运营商及方正、淘宝  相似文献   

8.
1987年二次元IP出版在我国首次出现,到现在已有三十年的历史。内容包括轻小说、故事书、益智类游戏书、漫画或学习类书籍,既涉及到成人读物市场,也为少儿图书市场注入活力。较之传统出版,该模式在出版主体、内容、时间和用户群等方面发生变化。其持续发展数十年,和二次元群体规模的发展壮大以及大众媒体的迭代有关,到现在,又通过数据挖掘、数字出版等新技术延伸到非二次元IP所处的泛娱乐领域,实现图书、影视、游戏、动漫等多领域共生。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二次元IP出版,思考如何利用该出版模式助推出版业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以及移动终端已经全面覆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衣食起居,大到学习娱乐都离不开网络.在这个互联网传播的年代纸媒传播方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本文主要是将以纸媒为主要传播方式的漫画与数字技术的发展的影响进行讨论分析,重点从数字技术对传统漫画的传播方式的改变、创作中实用工具上的变化、思路的改进以及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究,数字技术带来的视觉革命技术创新对传统漫画带来很大的冲击,分析原因为今后动漫的创作和发展趋势给予了一定的鼓励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数字时代,伴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的广泛运用,长期处于疲软状态的传统漫画终于找到了一条新出路,数字漫画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步入大众视线.在2013年的圣地亚哥国际动漫展(San Diego Comic-ConInternational)上,一个名为ComiXology的应用程序(APP)吸引了众多用户的目光.人们纷纷开始体验在不同电子设备中阅读数字漫画的乐趣.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革新,数字漫画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出版形式,已成为全球文化交流和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媒介。本研究聚焦日本和韩国两大数字漫画产业强国,对其产业现状、发展路径、扶持政策以及未来趋势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发现,日本和韩国的数字漫画产业形成了两种主要的发展模式:一种是基于传统漫画底蕴所推动的数字化发展,另一种则是由互联网企业引领的内容营销。这两种模式都伴随着一套完整的发展经验,包括政策支持、人才培养、版权保护、人工智能技术的整合利用以及海外推广等。研究成果为我国数字漫画产业发展以及提升数字出版的国际传播力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矫健 《出版参考》2015,(18):38-39
科技的进步带来社会的巨变,当前以智能手机为主的移动终端设备已经十分普及,传统出版正在转型为数字出版,其中漫画的数字出版占有重要地位.为了使漫画在移动终端上的出版物具有更强的新媒体特征,拥有动态效果的动态漫画应运而生. 随着国产、欧美、日本漫画的大发展、大繁荣,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订阅电子漫画,人们在欣赏漫画的同时又不止于漫画的静态效果,其衍生的动态漫画以崭新的姿态步入了人们的视觉生活中.要做出适合移动终端电子出版的动态漫画,就要从动态漫画的应用领域及制作要点说起,进而论述设计及制作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总体环境和企业运营两个方面,对2018年我国数字阅读企业发展的关键词进行梳理。在发展环境方面,2018年我国数字阅读政策伴随机构改革进入蓄势待发期,整体市场由高速发展进入稳步增长阶段;在企业层面,2018年各数字阅读企业继续立足自身优势,重点发力,链条延伸与IP赋能成为各数字阅读企业发展的重点所在;在相关活动在密集举办的同时,更加注重内容细分和正能量引领。  相似文献   

14.
在技术带来的媒体融合和疫情带来的“宅经济”社会背景下,漫画出版领域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本研究以漫画出版物为研究对象,以超媒介叙事理论为框架建构漫画出版物“元叙事—叙事碎片分割—跨媒介呈现—受众圈层化—内容再创作”的IP化路径,提出在粉丝共创、媒介融合、技术整合、内容提升及主体协同等方面的漫画出版物IP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在新媒体环境下,群众对动态漫画的需求得到了提升,这也使得动态漫画创作技术手段问题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动态漫画除了具备传统漫画传达故事的功能,同时还能够通过数字图形软件将平面静态漫画转化为动态效果,丰富漫画的艺术形式.动态漫画的创作具备一定难度,只有明确创作技术手段才能保证其艺术性与文化、娱乐性.据此,本文研究了新媒体环境下动态漫画创作技术手段,希望能够对现实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韩文利 《出版科学》2016,24(3):84-86
伴随着数字化革命深入推进,传统纸媒漫画出版面临扩容与转向,数字漫画将成为漫画形态的扩展方向。经过几年的跨界发展与演变,数字漫画在叙事手段、阅读方式与网络传播等方面出现一些新变化。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些新变化,有助于在新的维度找到解决漫画出版困境的方法,从而为数字漫画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蔡志忠、朱德庸、几米等的作品在大陆热销,让台湾漫画者看到了新的发展空间,大家都相当看好大陆动漫产业市场的发展潜力.在台湾以单格短路漫画著称的萧言中也在好友朱德庸的鼓励下带着自己的作品与梦想来到大陆寻找事业发展的第二春.记者(以下简称记)有幸与之近距离接触感受了萧言中(简称萧)对漫画事业的执着与热爱.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的出版市场在全球是数得着的大市场,漫画在这一市场中到底能占多大的份额呢?让我们先来看几个数据:2002年日本出版业的销售总额是23万亿日元,该数据,包括杂志在内的总数为7.5亿种印刷出版物,2002年出版业销售总额的22.6%或者说是印刷出版物销售的38.1%来自漫画.这一市场自从1995年以来在印刷出版物中所占比重一直处于下降趋势.然而即使这样,也没有哪个国家的漫画能像日本这样在出版市场中占如此大的份额.如果我们把日本的出版业看作是一张圆桌,那么漫画就是它的一条桌子腿,如果漫画这一市场陷入危机,那么整个出版业都将无法支撑.  相似文献   

19.
9月1日,在第18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现场,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总裁童健与日本NTT(日本电话电报公司)solmare株式会社董事长大桥大树正式签署手机漫画项目合作协议。这标志着中国原创漫画首次走向海外数字阅读市场。  相似文献   

20.
继台湾漫画书进入新加坡、韩国、日本的市场以后,法国出版商葛雷纳在去年也陆续将台湾漫画引进法国,出版法文版介绍给当地的漫画迷,反应不错。后来台湾的漫画作品已接二连三进入法国市场,包括有:阿推的《巴力人》,朱鸿琦的《梦醒者》,蔡鸿忠的《无天童子》,林政德的《年轻枪手》,赖有贤的《小和尚》。此外,台湾漫画评论家洪德麟写的《台湾的漫画历史》也将在法国的杂志上连载。洪德麟认为,法国对台湾漫画产生兴趣,他们决不是赶流行,而是确实看出台湾漫画与众不同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