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沛 《出版科学》2018,26(2):48-50
学术期刊编辑出版是整体性的"话语事件",编辑话语是学术期刊编辑的特殊场域,编辑话语是学术期刊话语原料的"把关者"、话语生产的"参与者"和话语传播的"推动者".编辑话语具有相对独立性、整合性和内隐性等独特属性.学术期刊编辑话语要着眼于"说什么""怎么说",坚守学术性,破解失语困境,构建对话平台,创新编辑话语的生成路径.  相似文献   

2.
学术期刊的"学术自由"是学术成果传播和发展的基础,而现实中学术期刊的"免责声明"却表明了这一自由的缺失.从学理的维度看,学术期刊(编辑部)是应然的学术自由享有主体;从法理的维度看,学术期刊的"学术自由"是《宪法》等法律保障的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的延伸.故而,学术期刊的"学术自由"应当得以落实和彰显.  相似文献   

3.
5月19日,神州数码集团公司完成了一项重大战略调整--成立"神州数码网络集团",覆盖范围包括网络设备、网络计算机等产品、网络软件和网络解决方案业务,由神州数码集团公司常务副总裁林杨先生出任网络集团总裁.此举表明,神州数码所有自有品牌的网络产品开始在统一架构下运作;自有品牌的网络产品和解决方案业务已成为推动神州数码发展战略的"二级火箭",也是集团三大核心业务之一.  相似文献   

4.
在媒体融合迅速更迭的背景下,学术期刊的竞争由期刊产品竞争转向期刊品牌竞争,具有响亮的期刊品牌成为期刊经营与发展握有主动权的象征,如何在融媒体时代推动期刊品牌建设纵深发展,成为期刊从业者共同面对的一大难题。融媒体时代,学术期刊在品牌建设意识、融合规划、优质内容供给、重点品牌项目打造等方面仍有所欠缺,应从重塑期刊从业人员的品牌理念、打造精品内容为品牌价值赋能、基于品牌接触点创新传播矩阵、在多元培育中提升品牌影响力等维度探索融媒时代学术期刊品牌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5.
广播电视具有"三重属性",即经济属性、政治属性和文化属性.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广播电视的"三重属性"各有偏重.  相似文献   

6.
品牌建设对于公共图书馆实现社会职能和价值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省图书馆"普洱茶文化图书馆"建设为例,阐述了云南省图书馆打造普洱茶文化特色品牌的背景和意义、品牌定位和价值,论述了"普洱茶文化图书馆"品牌的建设实践和服务推广,在推动图书馆品牌建设及弘扬云南普洱茶文化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10月28日,在由封面传媒主办的"创联未来——2016(中国)C+移动媒体大会"上,封面新闻2.0版本上线.华西都市报社社长、封面传媒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鹏说,封面传媒要打造的是"智媒体",是智能媒体,也是智慧媒体,尤其是要弥补机器算法带来的过度推荐等缺陷,加强人工干预,突出体现"价值引领下的技术驱动",为技术引擎赋予正确的价值,保持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做内容生产的"清流".封面新闻如何与《华西都市报》进行融合?李鹏说,《华西都市报》实行"双品牌"战略,充分彰显《华西都市报》品牌,强势打造封面传媒新品牌,进而以"双品牌"为支撑,以"双引擎"为驱动,推动《华西都市报》和封面传媒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学科模式"到"问题模式"--学术期刊发展的合理路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各项事业向纵深发展,作为反映社会发展尺度之一的学术研究也表现出了繁荣的景象.与此相映衬,学术批评、学术规范、核心期刊、引文、竞争力等成为近年来表征学术研究、评价学术期刊的关键词.这其中反映出了"学术期刊向何处去"这样一个深层问题.而就学术期刊本身而言,在当前的形势下,应该注意的是,不应总成为"别人的标靶",成为批评的对象,而应积极探索发展的合理路向.这除了我们一贯所倡导的优化编辑队伍、确立良好的编辑道德、建立科学的审稿机制等软硬环境以外,最为重要的是如何凸显编辑的主体性,进而使这种主体性反映在期刊的发展上.从期刊的构成要素来看,我们认为,这种主体性的立足点应在于期刊栏目的灵动上.  相似文献   

9.
讲求和体现新闻的"含科量",分有多个层面:就媒体的分类属性而言,我们创办了以科技为主体的专门报刊,如中国科技报、北京科技报等;就单一媒体的版面设置而言,各综合性报刊几乎都开设了以科技为主要内容的专版或专栏,如北京日报的"科技"专刊、北京晚报的"科学长廊"等.本文所重点探讨的,是在对某个新闻事件的采写、某条新闻稿件的编排过程中,如何有意识地、恰如其分地体现新闻的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农产品出产大国,却不是农业品牌强国.而品牌建设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区域经济生长的重要途径,已成为新式农业经营主体的中枢谋划策略、食物安全取得消费者信赖的重要保障、加速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新常态.培养新的农产品竞争品牌优势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赵文义 《科技与出版》2021,(10):117-122
学术出版已初步实现"走出去",要真正地"走进去",学术出版既要注重高质量发展、融合发展和品牌塑造,同时也要突破学术评价机制、学术文化选择、学术共享理念等外在约束.  相似文献   

12.
学术期刊质量是期刊生存发展的一大前提,是学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文化传播及学术期刊发展创造了良好契机,进一步推动了学术事业的不断发展.编辑队伍建设、稿件质量把控、激励机制是影响学术期刊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促进学术期刊质量的提高,需要狠抓编辑队伍综合素质,严格执行"三审制",构建健全学术期刊质量提升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3.
翟素萍 《兰台世界》2005,(13):35-36
"211工程"是一项投资数额大、历时时间长、涉及的部门多的重点工程,在实施"211工程"建设过程当中,产生了大量行政管理类、仪器设备类、基础设施建设类、学科建设类等不同类型、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这些文件材料记载着学校发展历史,是学校建设的宝贵财富,是进行"211工程"建设验收评估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经档案部门对它们进行整理、分类成为具有保存价值、参考和利用作用的档案.然而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对它们进行分类,直接影响到此类档案的查询与利用,为此,笔者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一点看法与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品牌环节的构成,论述了出版行业品牌建设的重要性,解构出版行业品牌建设的若干环节,并提出品牌管理内容是"品牌的更新",因为对处于信息时代前列的出版业而言,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延长品牌生命周期的最佳方法就是不断地进行出版品牌更新。  相似文献   

15.
单厚军 《传媒》2001,(11):16
当前,社会上有一种远离政治、不关心政治的消极心态.有些报纸,特别是一些文化生活类报纸,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淡化新闻宣传的政治属性和不注重舆论导向的错误思想,单纯追求"卖点",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置党性和舆论导向于不顾,这无疑是一种慢性自杀的政策.  相似文献   

16.
剖析学术期刊的"两个效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利民 《编辑学报》2007,19(3):202-204
鉴于目前研究学术期刊的效益时都只看到发行量少而不能盈利的表面现象,有必要深层次地剖析学术期刊广阔而又深层的社会效益,持久而又滞后的经济效益.指出学术期刊特殊的功能价值和商品属性,为合理评价学术期刊的绩效,准确核算学术期刊的盈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作为大学出版的重要方面军——学术期刊以其独特优势和特点,在学科建设和学界占据重要地位,是高校学术文化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对"双一流"建设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抓住"双一流"建设给高校学术期刊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谋求快速发展,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引领和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成为当下高校学术期刊急需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梳理"编辑学者化"概念演进脉络的基础上,阐述了"编辑学者化"的本质要义,并结合《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中加强期刊出版能力建设和强调编辑的能力培养与发展方向指引的指导意见,从学术期刊的编辑要成为前沿信息的搜寻者、学术交流的服务者、学术伦理的建设者等3个方面论述了学术期刊的繁荣发展需要"编辑学者化".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对出版性质认识的历史轨迹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出版性质的认识大致经历了将出版视为"政治工作",同时又明确出版属于"文化事业"、 "经济事业";到将出版看做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再到重新认识到出版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文化属性、产业属性的历史进程.对出版性质的认识是与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认识相适应的.改革开放后基于对出版性质认识而实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出版改革,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出版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版行业"融合出版"已成为发展趋势.而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由于知识专业性、话语行业性和主题业态性等特点,形成传播的封闭式循环.新媒体时代,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需要积极构建与新媒体融合的"矩阵平台"、"内容平台"、"管理平台",以此提升自身的内容生产和刊物品牌的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