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了厘清科技服务业集聚与区域创新效率之间的内在机制,本文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下的知识创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三个阶段,利用DEA方法测度2009—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创新各阶段效率,并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进一步考察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区域创新各阶段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创新效率存在阶段性差异,与知识创新效率、成果转化效率相比,技术研发效率较低;科技服务业集聚对本地区的知识创新效率、技术研发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成果转化效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科技服务业集聚对相邻地区的知识创新效率有正向溢出作用,对成果转化效率产生"虹吸效应",而对技术研发效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利用动态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104家国家高新区的创新效率进行测度,然后从城市贸易环境和高新区自身贸易水平两个方面实证分析贸易对高新区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贸易环境对高新区创新绩效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并且这种积极效应在直辖市和经济特区、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一般地级市三个层级的区域呈现明显差异。一般地级市相比较而言对城市贸易环境更为敏感,也更容易受到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高新区自身软硬件影响。反而高新区自身贸易水平的上升并未带动其创新水平提速,主要带来贸易规模的单纯扩张,并未助力研发效率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3.
郭秀强  孙延明 《科学学研究》2020,38(9):1630-1637
选取2000-2017年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1470家企业面板数据,建立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研究研发投入、技术积累与高新技术企业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机理,以及该效应在企业是否在高新区内注册、是否公开上市上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对高新技术企业市场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内部研发投入相比较财政研发投入能产生更好的市场绩效。高新区内注册的高新技术企业由于拥有独特制度优势,导致研发投入向市场绩效的转化效率更高,但财政经费资助的影响效应相比高新区外的影响较弱。拥有上市融资资格的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受到融资约束较少,使得研发投入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效果相比未上市而言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为现阶段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基于价值链视角,将创新过程划分为相互关联的技术研发和经济转化两阶段,运用随机前沿模型测度中国大陆30个省份2009-2015年高技术产业技术研发效率和经济转化效率,分析了空间效应等因素对两阶段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各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研发效率和经济转化效率均存在较大差异;空间效应对技术研发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经济转化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企业规模与技术研发效率存在显著U型关系,与经济转化效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政府资金支持对技术研发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政府减税行为有利于提高经济转化效率;区域科技水平和区域经济水平影响不显著。最后根据两阶段效率总体均值将各区域分为高研发高转化、高研发低转化、低研发高转化及低研发低转化四种类别。  相似文献   

5.
基于汽车产业93家上市公司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采用负二项随机效应回归模型,探讨了高管团队特征、研发强度对二元式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发强度对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随着研发强度的增大,企业倾向于采用利用式创新;高管团队平均年龄、年龄异质性与任职期异质性正向调节研发强度与二元式创新之间的关系;团队规模与平均任职期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但平均任职期、年龄异质性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平均年龄对研发强度与利用式创新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中国52个国家高新区2008年—201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国家高新区知识积累作为阈值变量,使用Hansen非线性面板阈值回归模型,分析了FDI数量和质量对国家高新区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国家高新区知识积累为阈值,FDI数量、质量与国家高新区创新绩效之间均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就FDI数量来看,当国家高新区知识积累水平低于第一门槛值时,FDI数量对国家高新区创新绩效形成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即FDI规模的扩张能够显著提升国家高新区创新绩效。而当国家高新区知识积累水平超过第一门槛值之后,FDI数量对国家高新区创新绩效的影响不再显著。就FDI质量来看,当国家高新区知识积累水平低于第一门槛值时,FDI质量对国家高新区创新绩效形成了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当国家高新区知识积累水平超过第一门槛值之后,FDI质量对国家高新区创新绩效形成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在高新区知识积累水平超过第二门槛值之后,正向影响的边际作用又进一步增强,即改善FDI结构、提高FDI质量能够显著提升国家高新区创新绩效。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国家高新区有效利用国际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Global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1997年—2014年中国204个城市科技研发效率,分析其空间差异和时间演变特点,建立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检验各种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科技研发效率较低,样本期间发生剧烈波动而缓慢上升;城市科技研发效率的空间聚集特征逐渐增强,高效率区域主要聚集在东部沿海地带,低效率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与西北地区;四大经济区域的城市科技研发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十大城市群的科技研发效率最高的是山东半岛,最低的是辽中南;产业结构对城市科技研发效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分别对城市科技研发效率产生显著负向、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8.
以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的28家国家高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和随机前沿生产模型测算高新区的创新效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平均创新效率分别为最高、次高,创新效率变化大致呈"W"型波动上升趋势,京津冀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平均创新效率最低,创新效率变化大致呈"U"型下降趋势;三大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表现出较大的内部差距,但差距呈现缩小趋势.创新主体、企业规模、利润规模、劳动者素质、对外开放五大因素对国家高新区的创新效率都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针对关于政府补助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的研究结论存在多样性的现状,突破将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纳入同一分析框架研究不足的局限,分创新研发和经济转化两阶段对企业技术创新内部过程进行剖析,为优化企业技术资源配置、政府制定有关创新补助政策提供参考。以2016—2021年我国上市专利密集型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政府补助对专利密集型企业两阶段技术创新效率的作用,并进一步探究创新环境这一情境变量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政府补助对专利密集型企业的两阶段技术创新效率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对创新研发阶段的影响要大于经济转化阶段,而对不同企业性质和行业间企业影响的差异主要由于企业竞争程度不同,对非国有企业两阶段效率均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对信息技术服务业、信息通信技术制造业企业的两阶段效率均显著正相关;创新环境优化有利于政府补助激励专利密集型企业创新研发效率提升,对经济转化效率为正向影响但不显著。由此分别从政府层面及企业层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249家具有合作研发项目的企业为调查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合作研发中的控制机制、技术知识转化与合作研发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契约控制对技术知识显性转化具有正向作用,但对技术知识个体隐性转化和协同隐性转化没有显著作用;信任控制对技术知识显性转化、个体隐性转化和协同隐性转化都具有正向作用;技术知识转化对合作研发创新绩效和能力获取绩效均具有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新区是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新创业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载体,已进入"三次创业"阶段。高新区效率测量既是科技管理工作的需要,也已经成为科技评价研究的热点主题。将经典二次相对DEA模型同超效率DEA模型进行结合,建立基于二次超效率DEA的高新区经济效率测量方法,在名义经济效率基础上挖掘高新区真实经济效率。以2015年、2016年高新区数据为例进行了方法验证与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高新区名义经济效率的主要驱动因素同所在城市或区域的环境、发展特征相关,高新区存在研发投入驱动型、人力资源驱动型和资产驱动型等;具有高真实效率的高新区在全国的分布较为广泛,同其自身发展战略、路径选择与资源转化能力密切相关。综合名义效率与真实效率分析,山东省高新区效率不平衡性较强,进一步从优化山东省高新区资源投入与输出转化方面获得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基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2010-2015年间的面板数据,运用两阶段串联DEA模型,将技术创新过程分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探究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现状,并采用DEA-Tobit模型分析影响技术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考察期内我国工业企业技术综合创新效率和各阶段创新效率总体不高,成果转化阶段的创新效率值稍高于技术研发阶段的平均效率值;区域两阶段技术创新效率值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的效率值相对较高,中部地区的效率值相对较低。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受市场集中程度、政府支持程度、对外开放程度、国有化程度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以我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将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活动划分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子系统。通过构建DEA-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2015—2020年两子系统的创新效率进行动态和静态分析,并建立Tobit面板模型深入剖析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创新效率不高,两子系统的创新效率分别为0.694和0.469,均小于1;全要素生产率分别为1.070和1.004,其中产业规模与创新能力不匹配、资源转化能力弱是创新效率提升缓慢的主要原因;研发投入强度、产业结构等因素对技术研发子系统的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区经济发达程度与成果转化子系统的创新效率呈正相关,而引进国外技术、企业规模等因素与其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基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2010—2015年间的面板数据,运用两阶段串联DEA模型,将技术创新过程分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探究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现状,并采用DEA-Tobit模型分析影响技术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考察期内我国工业企业技术综合创新效率和各阶段创新效率总体不高,成果转化阶段的创新效率值略高于技术研发阶段的平均效率值;区域两阶段技术创新效率值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的效率值相对较高,中部地区的效率值相对较低。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受市场集中程度、政府支持程度、对外开放程度、国有化程度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创新价值链出发,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研究不同金融发展模式下金融结构对科技创新产出及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控制金融规模前提下,银行体系和金融总指数发展对科技创新研发成果和转化成果均起了显著正向影响,且存在着最佳的银行规模,金融市场显著促进科技创新研发成果,但对转化成果没有显著性影响。(2)不同金融发展模式下,金融结构对科技创新研发和转化效率的影响都不显著。银行和金融市场是互补关系,需重点发挥其满足不同类型科技创新融资需求的比较优势。(3)不同金融发展模式下科技创新转化和研发效率差异性不明显,且我国科技创新转化效率要明显低于研发效率。本文研究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科技创新效率提升和金融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6.
从创新价值链出发,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研究不同金融发展模式下金融结构对科技创新产出及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控制金融规模前提下,银行体系和金融总指数发展对科技创新研发成果和转化成果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存在着最佳的银行规模,金融市场显著促进科技创新研发成果,但对转化成果没有显著性影响;(2)不同金融发展模式下,金融结构对科技创新研发和转化效率的影响都不显著,银行和金融市场是互补关系,需重点发挥其满足不同类型科技创新融资需求的比较优势;(3)不同金融发展模式下科技创新转化和研发效率差异性不明显,且我国科技创新转化效率要明显低于研发效率。研究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科技创新效率提升和金融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7.
在涉农企业研发体量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的现实约束下,选择开放式创新以获取异质性知识资源对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使用SBM—网络DEA超效率模型测算了2014—2017年我国2 144家涉农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并实证检验了开放式创新对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以及CEO经历、吸收能力与集成能力平衡度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开放式创新对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呈倒U形;开放式创新未超过阈值时,CEO学术经历与研发经历均正向调节其对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反之,CEO学术经历有助于缓和开放式创新的负向影响,但CEO研发经历未起到缓和作用;吸收能力和集成能力不平衡度负向调节开放式创新未超过阈值时对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且加剧了其超过阈值后的负向影响。研究结论拓宽了开放式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理论,对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具有较好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网络DEA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构建的关联两阶段超效率DEA模型(TSS-DEA),对西部14个典型城市的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得到技术研发和经济转化两阶段创新效率值和城市创新综合效率值。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创新效率影响因素,构建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和路径假设,并利用效率测算结果对影响因素和路径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创新环境、创新主体特征和创新交流因素发展不同是西部典型城市创新效率差距的主要原因,提高城市创新效率可以从三个维度中包含的因素为导向制定政策和措施。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西部城市创新效率提升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创新价值链的视角构建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评价体系,运用DEA-Tobit模型对36个工业细分行业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研究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的行业差距十分显著,研发阶段的平均综合效率仅为0.38,纯技术效率不高是导致整体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成果转化阶段的平均综合效率为0.83,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共同制约着整体效率的提升。在科技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分析中发现,投入并非越多越好,根据行业特点合理配置资源十分重要。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子远 《科研管理》2011,32(11):52-58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我国53个国家高新区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度,并对影响高新区技术创新效率的因素进行了Tobit回归分析,发现科技投入支出强度等7个变量对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产业集群度、高新区规模等5个变量对技术创新效率产生了显著负面影响。这种分析为通过影响相关变量的水平来提高高新区技术创新效率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