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以汉中地区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性别、地域、性格、学习习惯四个变量对于学生文、理科思维的效应程度与效应方式,结果表明:(1)性格与性别对学生的文、理科思维水平均有影响;(2)不同地域的学生之间在文、理科思维水平上无显著差异;(3)学习习惯是影响学生思维水平的重要变量.而且学习习惯与文、理科思维水平之间呈现一种正向相依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数学知识的可逆性,注重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习惯和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一、培养习惯,形成能力,学会创新 语文基础知识这棵大树,可谓枝繁叶茂.根据新教材的特点,如何让学生学会创新,笔者认为教育必须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放在首位.例如自己动口、动手解决字词等部分基础知识的习惯;选择恰当的朗读方法初步感知课文的习惯;自行试解书后习题的习惯;课中、课后对精彩段落细心研读、乐于诵记摘录的习惯等.这些虽然是语文教学中的常见程序,但它可以培养语文学习的习惯,教给学生终生受益的方法,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通过这些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会创新,实现"读书破万卷"的目标,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人们已经太习惯于自己既定的思维方式,从而得出不恰当的结论.其实,很多事情,换个角度,也许结果令人意外.  相似文献   

5.
<正>培养学生"自能"作文,教师该怎样指导学生历练呢?我们主张培养"八个习惯",训练"八种能力",提倡"四大结合"。"八个习惯":①留意生活,精密观察,仔细认识的习惯;②多方搜求,用心积累,学以致用的习惯;③有感而发,"非感受得比较深刻不写"的习惯;④运用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的习惯;⑤认定对象,辩明用意  相似文献   

6.
一、重整体、综合和重部分、分解中国人重整体思维,凡是习惯从整体到具体、从大到小,而英美人重分析思维,习惯从个体(具体)、从小到大。例如汉语和英语地址和姓名的表达就存在着国家——地方——个人和个人——地方——国家,及家族——个体与个体——家族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正>过去教学习惯让学生不容置疑地跟从教师的思路获得规定的标准答案,于是"学生的脑子习惯了只是在别人的脑子走过的路上活动",根本谈不上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当下  相似文献   

8.
编辑工作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智力劳动,必须弱化编辑的习惯定势思维和消除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培养和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一、创造性思维的本质 创造性思维是以非习惯方式思考问题的能力,是人类高级的思维活动,是人类抽象思维发展的最高形式。  相似文献   

10.
逆向思维是与传统的、习惯的、正面的思维相反的思维方式.它是从已有的习惯思路反向去思考和分析问题,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思维过程.本文以中学数学中常见的等差、等比为切入点,对逆向思维作一个初步的探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思维定式具有二重性,当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相一致时,就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当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相悖时,往往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因此,对于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思维定式,应分情况,慎重处置,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2.
就强化数学素质教育提出几点看法 :主要从教育者自身抓起 ,培养学生好的学习态度、习惯及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阅读思维与阅读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学会阅读,而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关键恰恰是阅读思维与阅读习惯的培养,因此,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陷入了"衔尾蛇"困境。为此,着眼于初中语文阅读思维与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研究,探究教师应当如何打破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衔尾蛇"困境,希望能为促进初中学生阅读思维与阅读习惯的养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思维定势是指在过去经验的影响下,对解决问题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当习惯思路与实际思路不一致时,往往形成负迁移。因此,对于数学中的思维定势应正确处理,建立科学的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15.
要搞好初中数学习题的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动机,明确研究解题过程的重要和必要性;其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即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暴露探索的思维过程并及时总结的习惯,培养积累解题方法和技巧的习惯。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这种习惯包括习字、遣词造句、阅读的习惯,同时还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它成为我国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导方向。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上,我们不仅关注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而且更关注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能否坚持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其实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他的学习习惯。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从表现方式上我们可以把习惯分为显性习惯与隐性习惯。像早起刷牙,先做完事再玩耍等是显性习惯,思维方式的习惯、自我反思的习惯、信息处理的习惯等是隐性习惯。  相似文献   

18.
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逐渐养成按常理、常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习惯思维方式很实用、很有效,因而习以为常,渐渐形成一种思维惯性。这种思维惯性很容易发展成一种思维惰性,它就像无形的枷锁,禁锢着我们的思想,扼杀着我们的创新精神,从而使我们在解决有些问题时常常出现失误。  相似文献   

19.
巴贵 《西藏教育》2012,(11):23-24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以集中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教材的表述侧重于集中思维。教师的教侧重于领着学生按照常规习惯沿着集中思维方向和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因而,容易造成学生思维方式单一、僵化。  相似文献   

20.
槐花香     
创新思维主要是指一种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往往能突破习惯思维的束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观点总是富有新的创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