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今日此门风,人《纲》内外皆不同,人面不知何处去?《考纲》皆在变化中!”一年一度的高考总是牵动着近千万考生、几千万家长、上亿人士的心;每一年的《考试大纲》总是成为所有高三教师和考生最为关注、最愿意相信的复习指挥棒。然而,面对着几年才有变化的统一《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变化总是很小很小,而这些细微的变化却总是教师和考生捕捉的“机密”。正是基于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高考辅导经验、对考纲的研究把握和对高考命题的预测能力,为大家做一些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学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考试大纲》)解读。  相似文献   

2.
研究高考,必须研究“两纲”(《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即“考纲”)“一题”(全国高考试题),尤其是要研究“考纲”。因为它既是大纲在高考中的具体体现,又是高考复习命题的依据。抓住它,就抓住了根本和关键。高考《语文考...  相似文献   

3.
自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数学科《考试大纲》以来,《考试大纲》便成了高考命题的依据,复习的指南.由于高考试题是《考试大纲》的具体体现,因此只有研究高考试题,才能加深对考纲、考点的深刻理解,克服复习工作的盲动性,更好地指导复习备考工作;只有研究高考试题。才能真正体会到命题专家们如何将《考试大纲》具体化,如何将教材例、习题改造成试题的,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只有研究高考试题,才能尽快熟悉高考题型,解决高考考什么的问题;只有研究高考试题,才能把握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考查特点、命题趋向和求解策略,提升应试能力.为此,我们选录了近年高考数学的经典试题,分为21个专题,就其高考命题趋向、高考考点剖析、高考真题赏析等核心内容进行探究,旨在为考生搭建高考信息平台,提供一份前瞻性、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的助考资料,正确引导广大师生备战高考,决胜高考.  相似文献   

4.
王志斌 《陕西教育》2007,(10):32-33
作为高三教师,不但要研究教学大纲、考试大纲、高考试题,还应该研究学生,制定可行高效的复习策略:[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导——是指《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对复习的指导作用及教师的引导作用。学——是指学生在正确的导向中进行主动的学习。正确的“导”使复习的方向明确、目的性更强,从而使“学”有针对性。如研究高考化学科考试大纲可以看出:试题的命制“起点高”——考素质、考能力:“落点低”——解题时运用的知识不超过大纲,体现了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因此,高三化学总复习阶段必须坚持三到位,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是参加2000年《综合科目》(指“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高考的试点省。通过对省内高三复习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和对高考改革有关文件的认真学习,笔者认为在《综合科目》的迎考复习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正确理解“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的涵义“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是综合科目命题的原则之一。但这一原则并不意味着高考是超纲考试,它所反对的是对大纲知识点的死记硬背以及对大纲知识点的简单再现,提倡的是对大纲所规定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它意味着试题要适当增加  相似文献   

7.
在2004、2005两年自主命题的基础上,江苏省考试院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试历史科考试大纲》和江苏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出台了《2006年江苏省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下称《考试说明》)考试说明是教育部考试大纲的补充,是政府向社会发布考试信息的权威件,是避免考生因为信息不对等到而影响高考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认真学习和研究考试说明,深刻把握考试说明的实质,领会考试说明的精神,将进一步明确后期高考复习的指导思想,进一步理顺后期复习的思路,进一步提高后期复习的质量。下是本人就江苏省的考试说明的粗浅认识及今后复习教学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方法一:科学高效地使用《考试大纲》“要破除备考误区,首先要科学高效地使用《考试大纲》。”第一,考生要学习《考试大纲》,按《考试大纲》要求复习备考,把握要求、明确方向。其次,要把《考试大纲》与高考试题、教材、练习相结合,重在发现高考内容的必考点,把握领会高考试题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发  相似文献   

9.
2006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简称)对数学学科的考查确定了总体上的要求,是高考命题及考生复习备考的纲领性文件.《考试大纲》体现了稳中求变的新思路,较之以往也有不少的变化.在此,笔者结合新(考试大纲》就近年来试题的特点进行分析与展望,期望这能有助于同学们在高考备考后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与强化对相关考点的复习.  相似文献   

10.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Ⅰ),坚持有利于实现考试的科学化、标准化,有利于考生复习备考,有利于高校择优录取新生的“三个有利于”的命题原则,严格以《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为依据,坚持注重基础考查,而以能力立意为主的命题思想,坚持由现行教材向新教材的平稳过渡,在试题的改革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11.
按照教育部的部署,2005年的高考继续实施全国统一考试.分省命题.教育部考试中心制订的《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规定了考试目的、考试性质、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和分省命题各有关省(直辖市)在命题中都应当严格遵循的.教育部考试中心以及各省、市考试机构依据《考试大纲》编写了《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细化了《考试大纲》对考试的知识内容要求和能力要求,明确了试题的题型比例和难易比例.并附有参考试卷,以有助于考生复习时对《考试大纲》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刘雪婧 《考试周刊》2012,(43):142-142
高三化学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其效果直接影响学生高考成绩。做好高三化学复习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研究"纲"、"题",把准方向。"纲"是理综高考化学《考试大纲》,"题"是理综高考化学试题,要加强新课程理科综合《考试大纲》和理综高考化学试题的学习、研究,用《考试大纲》和高考化学试题指导复习,把准方向,增强复习的目的性、针对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从高考理科综合新课程卷分析报告看,考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基本概念不清;(2)设计实验能力不强;(3)试题阅读理解能力弱;(4)文字表达能力差。或称为六个“不够”:审题不够仔细,书写不够规范,基础不够扎实,思维不够灵活,表达不够清楚,实验不够重视。事实上这几个方面通过复习策略的调整,是会得到很大程度改进的。下文结合《考试大纲》的变化,以及本人的教学实际,浅谈高三生物科的复习备考应对策略,与同行们商榷。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克服在文言阅读复习中存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加强针对性,做到重点突出,有效地提高高考文言阅读的成绩,必须重视和加强文言高考必考知识点的研究。怎样研究?首先要仔细研究国家教委考试管理中心编写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说明,即人们常说的考试大纲,因为它是指导高考语文命题的权威性、法规性的文件。如同教学大纲是指导我们教学的依据一样,考试大纲则是指导我们高考复习的依据。其次要认真研究1年来新高考的文言阅读试题,因为高考试题是命题者对高考语文的新认识,其中必定会有大  相似文献   

15.
《招生考试通讯》2013,(3):23-24
根据对历年高考《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的相关内容和相应的高考试题对比分析可以发现,高考命题体现《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中相应的“考试的能力与要求”凸显出以下四个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综)》生物学科部分的能力要求、考试范围、指导思想与2009年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近三年高考生物试题(大纲版)特点及变化趋势作了对比研究,就2010年命题趋势进行了展望.为冲刺阶段的备考复习提供一些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课本是高考的“根”,“两纲”是高考的“脉”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追根还应源于课本。高考试题一般从课本知识点、能力考查点衍生而来。而《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是高考复习的指挥棒,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只有认真研究“两纲”,才能把握高考的“脉”。要根据“两纲”要求,找到各个考点在课本中的“根”,并落实到位,做到以课本、两纲为依托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课本知识,并通过知识的实际应用上升到两纲要求必备的能力。要充分认识到“《大纲》是依据、课本是根本、资料是补充”,复习过程中,不可盲目探测不确切的高考信息,把精力浪费在猜…  相似文献   

18.
《考试》2010,(3):63-63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教研室、高中校负责人、高三把关老师:2010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及其说明已经出台。为了帮助广大一线老师及时了解最新的高考动态及《考试大纲》的变化,准确把握高考命题趋势,掌握复习重点,提高复习效率,光明日报《考试》杂志社将在北京举办“20]0年高考信息与备考战略研讨会”。本刊特别邀请著名高考试题研究专家和高考辅导名师,为广大第一线高三教师传授经验。  相似文献   

19.
殷俊 《新高考》2006,(5):46-48
每年高考前,教育部考试中心都要编写当年的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明确考试内容与要求,指导和规范全国及自主命题省份的高考试题研制,它既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也是复习迎考的主要依据。要把握正确的方向,就要认真解读考纲;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就要科学应对高考。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规定了考试的性质、内容和形式 ,体现了对学生能力测试的要求 ,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认真学习、领会并熟练掌握《考试大纲》 ,有利于克服复习备考工作的盲目性 ,避免走弯路。同时 ,如果坚持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来指导复习备考工作 ,考生平时养之有素 ,就会感到对高考试题在测试内容、测试形式、试题结构、试题难度及试卷长度等方面并不陌生 ,考生接触试题后就会有一种亲切感 ,从而减轻心理压力 ,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去顺利地答题。所以广大备考师生认真学习、研究《考试大纲》十分必要 ,不可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