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孩儿刘璇     
如果要问现在什么事最让国人牵肠挂肚,十个准有九个说:“申办奥运呗!”自然,“申奥大使”也成了人们关注的对象。刘璇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7月份奥委会将投票决出最后的赢家,届时刘璇将随中国申奥代表团远赴俄罗斯。《新体育》以刘璇作封面,也算是为申奥出把力吧!从去年刘璇为《新体育》作第9期封面到现在,不过半年有余,这其间她获得的荣誉可数不胜数。虽然在我印象里她  相似文献   

2.
《新疆体育》2001,(8):33-33
此次北京申奥.杨澜的出色表现征服了奥委会官员。她流利纯正的英语陈述,端庄美丽的外形、典雅脱俗的气质令人倾倒。前日.由于杨澜还在莫斯科为阳光卫视制作专题节目.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她身边的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3.
天蔚的天空     
据悉,北京已通过国际汽联的审批,将在郊区建造F-1赛道。F-1世锦赛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第三大运动,其受关注程度只有奥运会和足球世界杯能与之媲美。北京将兴建F-1赛道是在树立她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形象,也为申奥加重法码。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在首都北京看到这样激烈的赛车场面。——主持:  相似文献   

4.
本节课是体育室内课,它是由于天气不佳,无法在室外进行正常体育活动时,安排在室内的体育课(风雨课)。它与一般的室外体育课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不同,主要是以传授体育卫生保健常识和体育知识为主的理论课。本节课结合北京申奥成功,我选择了《奥运会》这一主题。让学生了解奥运会、了解北京申奥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我有幸亲身到莫斯科,参 加北京申奥的最后冲刺,目睹 北京申奥成功,感受胜利的喜 悦。真是终生难忘。 在莫斯科的日子里,巧遇 不少国际排联的官员和世界排 坛著名选手及教练员。老朋友 再度相见在特殊的场合,特殊 的时间,更感到份外的亲切。 国际排联主席阿科斯塔,作为 奥委会委员出席这次会议。国 际排联官员魏纪中是中国申奥 成员。日本的著名教练松平康 隆是为大阪申奥做宣传。古巴 名将路易斯是以国际奥委会运 动员委员会委员的身份出席会 议。还有原美国女排选手、我 的好朋友劳诺,一名巴西男排 选手,一名美国男排名将等 等,…  相似文献   

6.
申奥成功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1993年9月,北京在蒙特卡洛以两票之差申奥失利,时隔8年,奥运会终于选择了北京。北京申奥成功不仅使中国的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而且标志着我国体育事业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它也将对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影响之一:北京申奥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促进我国学校体育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团结一致、自强不息、奋力拼搏北京申奥成功,从其精神价值来看,一是为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创建了丰富鲜活的宝贵资源,二是激励广大青少年及学校体育工作者奋力…  相似文献   

7.
官松 《乒乓世界》2005,(4):48-49
十年前的1995年,是邓亚萍运动生涯中最辉煌的一个年份,她在自己国家举行的世乒赛上得到了女单、女双、女团三项冠军,一扫前两年“海外兵团”给中国乒坛带来的阴霾。十年问,她经历了蝉联奥运冠军、告别世乒赛、读书、退役.参与申奥、毕业、任职北京奥组委开发部市场部等一系列“大事件”,并最终回到国家体育总局,在总局装备中心担任主任助理,来到了体育官员的角色上。  相似文献   

8.
伦敦2012年申奥片的视觉文化传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奥片是一个以影像为传播形态的视觉文本,申奥片拍摄者们将本国体育精神、申办理念转换为一个个视觉符号隐藏在申奥短片中,运用视觉的方式建构和传达出申办国的国家形象和人文观念,期望在申奥会议现场对国际奥委会的评委进行最后的视觉游说.对伦敦2012年奥运会申奥片进行宏观和微观上的视觉文化传播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视觉符号如何通过视觉影像建构申奥国的国家形象,以及人们是如何通过视觉符号来理解和把握申奥国国家形象的.  相似文献   

9.
奥运不眠夜     
2001年7月13日晚10点零9分,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用略显激动的声调宣布第29届奥运会的主办城市是北京时,一直守候在电机机前的我也不禁欢呼起来。中国终于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中国人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八年前以二票之差败给悉尼的遗憾与失望没有让中国人的申奥行动止步。相反,在这八年里,中国十几亿人上下一心,励精图治,申奥热情有增无减,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征服了整个世界!此时,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真地感到无尚的荣耀。 当我还沉浸在申奥成功的喜悦中并自我陶醉时, 窗外庆祝胜利的恤炮声已姆响起 我连忙附到…  相似文献   

10.
顾拜旦的一生是无私奉献奥林匹克运动的伟大一生。顾拜旦对当时体育竞赛中出现的一些弊端感到不安。他1912年发表的《体育颂》,击中时弊,通过体育对的歌颂来进行奥林匹克教育。解析了《体育颂》的基本内容并阐述该诗反映的顾拜旦的奥林匹克理想建议我国在申奥过程中应该加强顾拜旦体育思想和奥林匹克理想的学习和宣传,使我国的申奥工作和精神明建设结合起来,把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放在申奥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1.
公元2001年7月13日,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是属于所有中国人的日子。这一天,我一个人在宿舍里,守在电视机旁。北京申奥成功那一刻,我的热血沸腾了。我禁不住跑到阳台上高声呼喊:“我们赢了!中华武术有希望了!”  相似文献   

12.
北京申奥的成功,使得首都体育工作者既感到无上光荣,更深感责任重大。要使我市体育事业在申奥成功的影响和推动下跃上新的台阶,关键的一条是要加快依法行政、依法治体的步伐,因为这是现代行政管理中最重要的手段,也是保障我  相似文献   

13.
无限遐想     
《新疆体育》2001,(8):31-31
伟大的7.13之夜.在运动员代表——4枚奥运金牌得主邓亚萍代表中国做陈述时.与她同上讲台的是两届奥运会金牌得主北京人杨凌。的确有些惊奇意外.我不禁想着——如果申奥台前.守护在邓亚萍身旁的是王治郅……  相似文献   

14.
日前,一位朋友向我索要一份人民日报申奥成功的号外。他特神秘地对我说,铜版纸的人民日报申奥号外已经被炒到几百元一张了。对此,我虽将信将疑,思绪却不禁回到了北京申奥成功的那一刻。人民日报早在2001年年初就对北京申奥报道做了全面部署。按照编委会的要求,国内版和海外版两个体育组联合在一起对申奥工作进行了细致的分工。7月12日下午,人民日报主管体育报道的副总编辑李仁臣召集两个体育组的后方编辑开会,为第二天最后的决战部署,具体商量版面及主要通讯评论的定稿。会议快结束时,不知哪儿冒出的念头,我心血来潮的提了一句,…  相似文献   

15.
九运会期间,广州市政府举行了自己城市的“三年一中变”成果展览。无疑,广东人把11月举办九运会视为一个改变广州乃至广东的大好契机,有媒体称之为“给广州插上体育的翅膀”。然而,无论对于广东人,还是对于中国人,九运会的举办日期注定了她不太可能是一个轻松的任务。在申奥成功、世界杯出线、中国加入WTO这三件大喜事眷顾中国人之后,九运会在一部分人心目中的地位大打折扣。许多人自觉或者不自觉地用举办奥运会的眼光来审视九运会,笔者就是其中一个。这也许对广东不公平。但是,在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表面一片赞誉、背后…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迄今为止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拉动内需扩大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因此,通过积极申奥,无论是否赢得主办权,都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腾飞。  相似文献   

17.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牵动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心。西藏人民期盼北京申奥成功,以多种形式表达支持申奥的心情。 拉萨A·里蛋糕店 助北京申奥别具一格 拉萨市A·里蛋糕店发起了“祝北京申奥成功”的活动。该活动从7月3日起,邀请所有关心申奥活动的人们,到A·里总店和分店门前,领取表格,将你认为此次申奥成功的城市名称填写好,投入到投票箱中,在7月13日申奥结果公布之前,作详细统计,以表拉萨人民对申奥的热诚。 7月13日,A·里蛋糕店从投票箱中,抽出10名  相似文献   

18.
关于北京人某些行为不文明的话题,本以为早在去年申奥成功后就结束了。当时铺天盖地申奥成功的报道,不小心被千龙网的一位读者的来函照登抢了风头。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叫“赢了的北京人誓改12种小毛病”,按说这篇文章在当时多少有点煞风景,但却意外搏得了北京市民的热烈反响,以至于连人民日报也曾专门为此配发了特约评论。所以,在申奥成功一周年平时再说这个话题似乎有些多余。不过,从北京市市长刘琪年初在开会时发誓要向这十二种小毛病开战,到今夏京城一家报纸开展的给膀爷送T恤的活动,却都预示着北京市一些人根深蒂固的陋习并没有因申奥成功而在一夜之间消逝。所以老调还得接着弹,否则再过六年,这些乍看不起眼的毛病,可就成了事关咱们北京人乃至中国人形象的大问题了。  相似文献   

19.
张此吾 《收藏》2007,(1):114-115
中国结是最富中国情节和寄寓中国人美好愿望的独特艺术品,是喜庆和吉祥的饰品,最受人民群众的青睐。特别是中国申奥成功后,北京申奥的会微标志就是中国结的中盘长结造型图案。随着狂喜的热浪,把古老的中国结迅速地传遍了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20.
在举国上下齐力申办2008年奥运会之时,我们刊发这篇易纯才教授撰写的文章。目的不仅在于让读者与易教授一同回顾我国健儿在悉尼奥运会上的成功与辉煌,鼓舞我们申奥的决心和信心,引发大家对我国竞技运动,对我国奥运战略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