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课程改革与课程观演变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是一种转变性课程观,具有开放性、不确定性及互动性的后现代主义特点,它提出了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及严密性等4R课程标准。这种新型的课程观及其标准为我国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方面阐述了其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以及课程改革中需注意的问题:在两极中保持适当的张力;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与我国体育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改革与课程观演变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是一种转变性课程观,具有开放性、不确定性及互动性的后现代主义特点,它提出了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及严密性等4R课程标准。这种新型的课程观及其标准为我国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方面阐述了其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以及课程改革中需注意的问题:在两极中保持适当的张力;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体育观的转变给我国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何元春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3):23-25
面向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要转轨,首先应是观念上的转轨,即由手段论体育观向目的论体育观的转化,实现体育的社会、政治需要转向人类追求健康幸福生活的根本需要,它是对人类自身的尊重,也是体育最本质功能的回归.目的论体育观的提出,是和我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提法相一致的,因而在我国学校体育的课程设置中出现了许多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借鉴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分析了在现代社会人文主义背景下,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时代特色和发展趋势。研究认为,在学校体育发展的过程中,体育课程观应脱胎于重视体育人文教化作用的人文主义体育课程观,并提出,完整合理的体育课程应以拥有丰富的文化价值为取向。 相似文献
5.
何建东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62-64
通过对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的分析,论述了毛泽东的学校体育观仍适合当今的学校体育。发展学校体育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是保护人才的需要,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需要。学校体育在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试论新体育课程的交往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斌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5):660-661
体育教学改革是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而教学观念的更新是保证体育课程改革成功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基本前提和关键.当前,我国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和体育课程改革,其中体现出了一些新的教学观念,主要之一是交往观.根据有关交往的理论探讨了体育教学中的交往观的含义、特点、意义,以及对体育教学改革的作用,有助于深化对体育教学过程本质属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符玉叶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5)
发生在15世纪到16世纪的人文主义社会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反对宗教神学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这里所指的人文是相对于神学而言的。人文主义的核心是追求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个性解放和人的自由发展。这些思想虽然久远,但对我们现实的体育教育确指出了新的发展思路。一方面,社会体育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观,以促进体育的公众化发展;另一方面,学校体育应体现人文性,深化学校体育改革。从课程目标的设置与内容、方法的选择都应该体现人文性。 相似文献
8.
体育改革与人文教育--兼论单纯生物体育观向三维体育观的转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黄文仁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21(4):10-12
体育发展所涉及到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广泛。这些问题的解决,无论从科学的发展角度还是社会对人才规格需要的角度,都急需加强人社会科学的教育。单靠生物科学知识已无法解决。科学本质上是一种人事业,自然科学不引进入科学就不能突破科学发展的局限。 相似文献
9.
谢鑫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10):92-93,104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通常情况下,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更多的精力投入专业知识的讲授,忽略了课程自身的教育性.国际形势纷繁复杂,生存环境日益严峻,有必要充分汲取后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念,重构大学课程育人观,创新课程教学方式,以培养既有创新能力又有家国情怀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0.
从《标准》的课程目标、课程理念和操作3个不同维度来探析作为第7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依据所隐含的后现代课程观问题,用以指引现代体育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交互性发展,为全面解读提供元认知性思维. 相似文献
11.
关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楼兰萍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0):1389-1390
在对校本课程开发相关概念进行分析界定的基础上,针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学科依据、可行性及其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和探究.研究表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在国家课程标准指导下,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组织、实施、评价的个性化课程的过程,它将有助于学校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形成办学特色,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及学生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杨占明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22(2):23-24
体育课程是一种特殊的体育文化形态。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现代多元体育文化发展对体育课程改革的需求,它适应人们的多元体育价值追求。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也是一种体育文化开发,它对学校、社区及社会的体育文化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新体育课程对体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通过调查研究和文献资料,分析了传统体育课程存在的不足,探讨新体育课程观下体育教师的应具备的教育理念及体育教师的知识与能力,以促进教师更好地适应体育课程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向政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2):60-62
体育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体育目标而规定的体育内容及其结构、程度和进程。现代体育课程以锻炼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化素质为目标,它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和提高技术人才素质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面向21世纪,研究和探讨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改革与重构--兼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刘昕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1):1529-1532
我国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改革的日益深化,推动了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变革,2001年出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可以说是这场变革的标志和产物.论文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目标变革的理论和实践背景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体系的得失,并为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重构提出了理论依据和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16.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占明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2):75-77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作用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具体表现在:增建了相关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制度,强化了教师的专门训练、进修意识和进修能力,扩大并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自主权,有利于教师掌握体育学科方向,增加了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和道德素养。这些变化都与教师的专业化标准一致,说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同一性。 相似文献
17.
分析我国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的特点,探讨评价的发展趋势:评定的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评价方法由量化评价转向质化评价,由他人评价转向以学生自我评价为核心,使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8.
论大学开放式体育课程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所倡导的开放式体育课程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研究 ,揭示了开放式体育课程是一种崭新的思维理念 ,提出了开放式体育课程的基本特征 ,即 :课程改革思路的多视角特征 ;体育课程结构多样化特征 ;体育课程形式开放化特征 ;体育课程资源拓展性特征。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贯彻建议。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