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央提出要注意自觉划清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对于坚持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极为重要。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同夹杂其中的封建主义腐朽思想划清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既要摒弃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又必须继承以往历史创造的全部生产力和文化精华。  相似文献   

2.
杨勇 《教书育人》2011,(10):90-91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这为高校的...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在于指导思想的不同,在于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不同,在于精神支柱和追求的不同,在于人生观特别是道德观的不同,而集中体现在荣辱观的不同。既要吸取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又要剔除封建性的腐朽思想文化,既要吸取国外积极的思想文化成果又要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要把一元与多样统一起来,始终坚持思想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又给予不同层次的健康有益的思想文化以适当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这为高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问题的重大决定>指出:"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面对封建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等多种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局面,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尤为重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充分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规律,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党要始终代表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8.
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属于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体系。因此,小学德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反对和抵制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其他腐朽思想的侵蚀和影响。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由封建主义变革到资本主义 ,是从 1 4、1 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开始的。那时 ,资产阶级的思想随之而起。它们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需要科学技术 ,需要有用的天文地理知识 ,需要适合它们的文化艺术 ,需要自由与创造……这 ,便是世界史上着重讲的“文艺复兴”运动。尽管那时它们还没有发展壮大到能够直接推翻封建主义政权的地步 ,但已在意识形态上开始对封建主义进行冲击 ,促使它开始走向解体。这时期 ,哥白尼“日心说”的认识、论证与提出 ,便是向封建主义神权、政权统治最初的挑战和否定 ,成了具有最伟大的历史转折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敏感性和政治鉴赏力,构筑思想防线,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与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周新城教授的著作<围绕改革问题马克思主义与错误思潮的斗争>(以下简称周著),正是贯彻这一精神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应当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用共产主义教育党员和人民群众,抵制和克服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和其他非无产阶级思想,努力使我国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民。”这给我们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规定了内容,提出了目标和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根据人们心理和思想发展规律,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观客世界)的能力,充分发挥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善于进行思想政治工  相似文献   

12.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是20世纪的社会主义国家共同的、带普遍性的经验教训,其思想障碍主要不在这个或那个具体问题上,而存在于总的指导思想上没有理解和处理好社会主义与以下几个主义的关系,即低估了资本主义,造成了总的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高估了社会主义,导致不自觉地重新陷入乌托邦;看近了共产主义,造成建设实践中超越发展阶段;忽视了封建主义,使社会主义发生了严重扭曲;教条主义、封建主义的特殊结合害了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初期对利用资本主义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产生了一些正确思想火花,然而这些正确的思想火花并没有在实践中燃烧起来。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正确思想,并付诸实践,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毛泽东在党的七大的政治报告中提出在一定条件下要广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他说:“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它不但有利于资产阶级,同时也有利于无产阶级,或者说更有利于无产阶级。现在的中国是多了一个外国的帝国主义和一个本国的封建主义,而不是多了一个本国的资本主义,相反地,我们的进本主义是太少了”。毛泽东的上述认识,一是根据中国的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新民主主义性质得出的。当时的中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国家,从落后的农业国不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必须有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苏联模式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提出苏联模式是指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具体体制.这种界定突破了苏联模式包含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两层含义的观点,既有利于把东欧苏联剧变与社会主义的失败区分开来,又有利于深刻认识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性.邓小平认为苏联模武在总的指导思想上看近了共产主义,高估了社会主义,对立了资本主义,忽视了封建主义,从而扭曲僵化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通过总结苏联模武的历史教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自身和处理好与共产主义、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关系,必须根据客观实际的变化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而构建起适合中国国情的全新的社会主义观,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5.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意.建国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不相适应.目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还有一些错误思想,主要可以归纳为“无民主传统”的封建主义思想残余和“全盘西化”的资本主义民主思想两大类.笔者将从两大错误思想的表现入手,反对两大错误思想,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属性,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要求,也是共产党最根本的思想路线。中国的每一次进步都是思想再解放的成果。21世纪,新的实践、新的发展要求我们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冲破封建主义思想、资本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教条主义的束缚,把革命和建设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正>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期,面对世界范围的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渗透,相互激荡,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以及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挑战,面对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对我国进行以思想文化渗透为主要手段,实现"和平演变"的战略,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至关重要。它关系到新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蓝图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18.
主情思潮音乐思想,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上最为合理的音乐美学思想.它以"童心"说为基础,以自然为准则,以主情为特征,向传统的礼乐思想发起挑战.是封建主义没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思想愿望在音乐美学领域的强烈反映.  相似文献   

19.
从现实社会主义的产生来看,它是嫁接在封建社会基础上的"野蛮的资本主义"的产物,是东方国家在其传统文明的背景下应对西方文明挑战的产物.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教条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是现实社会主义自产生之日起就潜存的两大内在矛盾.正是这两大矛盾主导和决定了现实社会主义的演进方向和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三大后,并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这充分说明了它的重要性,我在这里谈两点认识。 一、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文化特征 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文化特征,是深刻领会和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有了相当大的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的影响。”这就为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