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阅读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是学习的基础,是成功的起点。有关研究表明,幼儿期是儿童学习基本阅读能力的关键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领域内容与要求指出:"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描述是:"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幼儿从感知阅读到喜欢阅读,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这充分显示了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每个人都需要在世界上坚守 无论在冰天雪地里 还是在世外桃源中阅读狄更斯是一种伟大,因为他作品的力量足以让你动容;阅读狄更斯是一种幸福,因为他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关于孩子的书籍,比如《雾都孤儿》和《远大前程》;阅读狄更斯需要一种攀登险峰的勇气,因为他的一本本厚厚的著作让读者望而生畏……  相似文献   

3.
所谓“课外阅读”,是指学生们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语文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天空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阅读的价值,就在于我们不可缺失这样的营养品。大凡从阅读中受益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触:人的一生,最亲密的伴侣莫过于阅读,  相似文献   

4.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中学生来说,阅读更是重要的能力来源,是一种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在2011年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其中对初中阶段的要求是"有目的性的自己进行阅读,广泛阅读,阅读总量不少于一百六十万字"。  相似文献   

5.
张刚 《中国教师》2014,(12):93-94
<正>我刚到射洪中学时,真的感到非常恐慌,因为我的能力与大家的期待相去甚远。一位对教师关爱有加的校领导为我指点迷津:阅读经典书籍。通过不懈的坚持,如今,阅读经典书籍已由当初的权宜之计变成必须的生活方式,甚至成为精神的享受和幸福的源泉。经典书籍就是极具思想内涵的好书。阅读经典书籍就是学习大师的智慧,与大师进行心灵对话。  相似文献   

6.
伍新春 《教育导刊》2004,(5):103-107
在许多家庭中,我们常常发现,儿童拥有许多玩具,可供他们阅读的书籍则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为人父母认为孩子还太小,不认识汉字,不可能进行阅读活动,也就没有必要浪费钱财购买图书。但是,儿童的阅读活动必须在入小学以后,像家长那样正襟危坐于书桌前,手捧书本一本正经地进行吗?对于儿童而言,一定要先认识汉字,才能进行阅读吗?阅读活动是一种只要认识了汉字,不需要学习、实践就可以自然而然掌握的技能吗?儿童对阅读的兴趣、态度、向往和成就,是在某一天内突然获得的吗?  相似文献   

7.
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学习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形式,它是课内阅读的扩展和提升,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部分,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课程标准》高度重视课外阅读,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这是以往所没有的。然而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由于社会、家庭、教师等多方面原因,课外阅读在书籍数量、书籍选择、阅读时间、阅读指导、阅读效果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就要寻求解决的策略,为此我们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群文阅读需要准确定位,明确价值取向,才会带来真正的阅读变革.群文阅读应定位于通过学生和教师同读共构,以发展阅读能力为任务,并为逐步实现课程化阅读而进行的一种教学实践.由此得出群文阅读有三个相互关联、层次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实施路径:注重“在阅读”,强调“学阅读”,指向“会阅读”.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是一门培养学生语言和写作的课程,书籍是语言和写作的载体,而阅读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采取适当的阅读策略,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整体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英语阅读能够让学生掌握知识、获取信息、提高用英语的交际能力与运用能力,是学生巩固已获得知识和掌握新知识的必要途径。通过教学中的实例,采用有效的阅读策略,引导学生逐步了解策略、掌握策略、运用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一、扩充词汇量,打好阅读基础词与词组是语言的最基本材料,词语是英语学习的开始。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应该从词汇开始。词汇量是开展阅读活动  相似文献   

11.
陈纬芸 《考试周刊》2014,(19):183-183
<正>阅读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是学习的基础。新纲要提出:"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形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说明了早期阅读的重要性,而自主阅读能力又是早期阅读教育的关键,它的形成将对孩子一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随着孩子进  相似文献   

12.
林芬芬 《考试周刊》2014,(24):44-44
<正>《语文课标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然而,低年级学生识字量不多,书面阅读能力差,对阅读缺乏兴趣,根本无法达到课标要求的阅读量。在小学低段,孩子的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性的思维,是一种表象的思维。例如:一年级的学生刚学会拼音,阅读较长的故事类的书籍会遇到障碍。而绘本以画为主,字少但画面丰富,以画传达故事情节,比一般纯文本更能激发兴趣,也更符合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  相似文献   

13.
陈江 《江西教育》2016,(5):88-89
习近平总书记在访美访英等多次外出访问的演讲中晒出了他涉猎古今、博览中西的书单,习总此举无疑发出了“重视阅读,开启全民阅读”的强烈信号。李克强总理也说:“书籍和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用闲暇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一种财富,可以说终身受益。我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如今全民阅读已成共识,形成了席卷全国的  相似文献   

14.
李文艳 《考试周刊》2013,(44):27-27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海量阅读,是语文素养能健康、协调发展的坦途大道。儿童通过一本又一本书籍的阅读,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养成阅读的习惯,于牛食鲸吞中积淀文化。怎样抓好学生的海量阅读呢?应在阅读时间、阅读兴趣、教师批注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语文学习诸要素中,阅读永远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一块,而强调“独立阅读能力”是新课程的一个亮点,《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要“注重个性化阅读”,“学习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相似文献   

16.
富琳 《黑河教育》2014,(10):28-28
正阅读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生活,净化心灵。对于学生来说,书籍更是他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窗口。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他们受益一生。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下面试谈我是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美好的情境、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最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对于小学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9,(83):6-7
学生在课堂之外所进行的独立活动叫做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不仅仅局限于语文综合活动中,还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提升语文阅读能力的方式。当前越来越多的父母重视亲子阅读,并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挑选适合的书籍。父母陪伴学生阅读,让学生在温馨环境中成长,在增加学生幸福感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积累词汇量、提高思维能力等。本文将围绕开展"亲子阅读",有效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自主学习能否落实?很关键的是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中,阅读能力又是最基本的一种,学生在阅读数学教材或课外书籍时,往往眼过一遍,不知其义。尤其是学困生,由于基础薄弱,自学时困难重重。怎样才能教会学生读懂数学书呢?教学中笔者从以下几点做起。  相似文献   

19.
<正>"全民阅读"明年还要入报告。"全民阅读"已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对此,李克强表示,"书籍和阅读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用闲暇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一种财富,可以说终身受益。"李克强说,全民阅读量逐年增加,是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两次把‘全民阅读’这几个字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原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书写技能。"第一次明确地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农村幼儿家长的父母对培养幼儿阅读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