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从《红楼梦》到张恨水小说的中国通俗世情小说与《水浒传》到金庸小说的中国通俗武侠小说这两条中国小说长河各自都具有永不衰褐的艺术生命力.而从《红楼梦》到张恨水小说不仅形成一个不争的审美奇观,而且是座亟待开发的艺术丰矿;不仅形成一片璀璨的审美天地,而且是块常青不衰的艺术沃土;不仅是个巨大的艺术命题,而且是条永永不竭的艺术长河.  相似文献   

2.
张恨水的小说不仅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而且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张恨水小说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作品中表现出"人"的意识的觉醒、大胆揭露社会黑暗、积极宣传抗日救国等方面,同时,这些方面也是张恨水为推动中国现代社会变革、捍卫民族尊严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张恨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章回小说大家",其文学史意义不仅在于将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发扬光大,而且在于继承"以诗入小说"的传统,成功地使用对联这一艺术样式,将其引入小说创作,使对联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在小说中发挥了审美功能和叙事、感事功能。对联与张恨水小说的水乳交融,共同构成了张恨水小说的美学特色。张恨水小说中对联的叙事、感事功能是对中国传统章回小说的通变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游戏:张恨水小说的审美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游戏笔墨是文学普遍的、不可或缺的审美机制。在戏笔中谲谏微讽,在戏谑中别有新旧,是张恨水小说游戏机制的两个审美功能。戏笔非黄笔,戏谑非淫谑,戏趣非色趣,这正是张恨水小说与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特别是与某些具有色情色彩的鸳鸯蝴蝶派小说之间划出一条鲜亮的疆界。  相似文献   

5.
张恨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奇观。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刚过,他却凭借写作章回体小说而掀起了轰动一时的“张恨水热”。在消闲与责任交织的文化心态下,张恨水的小说所呈现出“高雅化的通俗”的艺术品貌,进而寻求其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从《春明外史》开始的张恨水的小说改良 ,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 ,先后成功改良了社会言情小说《啼笑因缘》和社会讽喻小说《八十一梦》等作品 ,取得显著的文学实绩。他大量创作的抗战小说也起到了激励民气的一定作用。张恨水的文学道路 ,介于新与旧、雅与俗之间 ,在新文学小说和现代通俗小说互动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 张恨水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创作颇丰的通俗小说家,而且他还提出了许多值得令人寻味的文学主张,表达了自己创作通俗小说的美学思想。探讨这位通俗文学巨匠的小说美学思想,对指导当前通俗文学的创作,丰富通俗文学理论,无疑是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8.
张恨水是中国现代学史上通俗小说大家。其小说展现了市民阶层的生活,表现了十九世纪初的中国都市风貌。这种特定的小说题材,不仅形成了张恨水小说的创作个性--长处与短处并存,而且反映了其世界观中积极和消极因素的彼此消长。  相似文献   

9.
张恨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奇观.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刚过,他却凭借写作章回体小说而掀起了轰动一时的"张恨水热".在消闲与责任交织的文化心态下,张恨水的小说所呈现出"高雅化的通俗"的艺术品貌,进而寻求其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张恨水是一位高产的通俗小说家,同时又是一位全职报人。报人生涯对张恨水的创作形成了很大影响,主要是在内容素材的选择上和艺术形式上使他的小说打上新闻的烙印,同时报刊连载的形式对部分作品也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