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枚邮票     
爸爸是集邮爱好者。他那本厚厚的集邮册里夹满了各式各样的邮票。平时爸爸都把它锁在抽屉里,一次我在那本集邮册里,挑到了我最喜欢的一枚邮票。 你看, 这是一张鸡年的邮票。是一只用夸张手法画成的雄鸡,色彩斑斓,英姿勃勃 翘尾挺胸,正在引颈高歌。 也许你会不解:一枚普通的鸡年纪念邮票,哪值得你那么喜爱?那你就仔细着看──它,像什么?一只正在高歌的雄鸡。噢,它多么像我们祖国那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版图啊!鸡头,是物产丰富的东三省;鸡背,是一望无际的内蒙古大草原;鸡尾,是盛产哈密瓜和葡萄的新疆;鸡腹,是无数的海港和…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到商场、菜市买东西,还是到邮局,难免碰到一些服务人员生硬的面孔,吃几句冷冰冰的话语.而在电视屏幕上,我们又几乎天天都能看到各行各业的服务人员那一张张笑容可掬的面孔,于是有的观众就会这样评价:如果这些人都像在电视上这样就好罗!这是对这些服务人员的抱怨,还是对电视记者的讽刺?而有的记者也会这样为自己辩解:我去拍摄时,这些服务人员态度本来就不错,我并没有故意拍假新闻呀!谁知道这些人里面有谁平时态度不好而在我们镜头前面没有表现出来呢?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矛盾呢?我们说,是由于摄…  相似文献   

3.
1990年12月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播发录音通讯《当代愚公过德生》之后的第二天,新邵县水电局颜小红就来信说:“我含着热泪听完了贵台12月17日早晨7:40的《农村生活》节目,我的心被过德生的动人事迹久久地震颤着……过德生带领一家人到160公里外的炎陵县去修一条别人不愿意修的引水隧洞,甚至还搭上了两条人命,难道仅仅是为了每天一块六角钱工资吗?不,他是为了让炎陵县人民永远不再受旱魔的威胁,永远走上幸福生活的道路,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牺牲我们一家人的利益,可以解决这里两千多户人家世世代代人的利益,我们一家人值得呀!……‘我们的时代多么需要像过德生这样的真诚、善良、心灵美的人啊!”  相似文献   

4.
难忘郑州行     
“啊,我们回来啦!”“我们回来啦!”看.我们简直像一群蓝精灵,兴奋得不得了,因为我们从郑州回到了学校,回到了家。 回想5天的郑州生活,使我久久难以忘怀。因为在那5天里,有喜、怒、哀、悲、乐,更主要的是学到了好多知识,增长了见识,开扩了视野。 我们去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参观,看到大记者、大编辑的工作环境,好羡慕。我渴望长大以后也做一名记者,去采访,去写作,把自己的文章拿山去发表。我们去河南电视台参观,见到了“沟通无限”的制片人以及河南电视台春节联欢会的主持人潘婷,还和他们合影留念,请他们为我签字,和他们…  相似文献   

5.
当年曾是邓朴方奶娘的82岁的郭金梅老人,得知邓政委去世的不幸消息后,难过得一夜没睡觉。她端上一碗大米饭,放到邓政委的遗像前,硬咽着说:“邓政委啊,当年您带着部队来,硬是在烂河滩上垦出了一块块良田,教会了乡亲们插秧种水稻。如今大家过上了好日子,不能忘记您啊。您就再尝尝老区人民的大米饭吧!”  相似文献   

6.
苍蝇的思想     
一只老苍蝇即将咽气。它的儿子问:“像我们这样生活在居室内的苍蝇,大都会在青壮年时身遭不测。爹啊,您一定要告诉我们,您活到寿终正寝的经验是什么?”拼了最后一口气,老苍蝇郑重地说:“我爱落在蝇拍上……”话音刚落,眼一闭,死了。  相似文献   

7.
老师赞     
老师,您像一座桥,一座美丽的桥,五彩缤纷的花朵把这桥点缀得光彩夺目。桥的这一方是我们曾经站立过的地方,这里土地贫瘠;那一边是我们将要去的地方,那里丰硕诱人的果实等待我们采摘。是老师开拓了我们不羁的思想,诱启了我们饱餐知识的渴望。老师像一位领路人,领着我们在荆棘丛生的山路上行进;老师像一盏航标灯,在我们迷茫的时候给我们指出正确的航向。有句古诗写得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像一根蜡烛,燃烧着自己、照亮着别人,那闪闪的烛光催人奋进。那闪闪的烛光虽然有限,却在我们的心中得到了永恒,那闪闪的烛光虽不炫目…  相似文献   

8.
最近从报上看到一条记载 ,觉得很有意思 ,因为是与记者有关的。记载的是曾经任过辽宁省委书记的任仲夷同志的事。任仲夷说 ,他了解情况 ,主要靠两条道 :一是职能部门 ,一是记者。他认为新闻记者反映情况往往比职能部门更敏锐、更真实、更生动。他有时不打招呼就到报社和编辑记者聊天。这样既了解了情况 ,又把自己的宣传意图渗透一些 ;平等讨论 ,不说“必须”如何 ,“应当”如何。这是一位多么通情达理而又具有领导艺术的省委书记啊!像他这样指导新闻工作 ,比宣传部门发几个指示有力量得多。有的领导干部 ,口头上也说重视新闻工作 ,而在行动…  相似文献   

9.
新闻浮世绘     
北京一名为,“大头娃娃”的奶饮品,受阜阳向题奶粉牵连。瞧这孩子脑袋大得多吓人啊!喝奶粉喝的吧!肯定是!这奶粉可不能买!这个奶粉跟安徽的毒奶粉不一样的……我跟你结婚!您不是要结100次婚吗?我们帮你达成心愿!我们是“正规院校”毕业的窃电专家!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再次强调了舆论导向的问题.他说,新闻单位在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尤其在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方面负有重大而光荣的使命."这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时代赋予新闻战士的历史重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大趋势需要我们这样去做;处理好当前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也需要我们这样去做.所谓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最基本的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明辨是非,开拓进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许多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连敌视我们的人也坦言"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  相似文献   

11.
1987年9月23日上午,我正在出席广东省图书馆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突然传来黄馆长病情危急的消息,便和参加会议的杨、蔡两位副馆长立即赶到医院探望。当我们赶到医院时,他已完生失去了知觉,依靠着吸氧机来维持着他的生命了。我惭愧自己无能为力,对他的病情不能有所帮助,但我们多么希望有高明的医生能夺回正被病魔吞噬着的生命啊!晚上10时40分,推人心碎的噩耗无情地传进了我们的耳膜,使我沉浸在极度的悲痛之中。我从心坎里一次又一次呼唤着:我们的好馆长啊!您不能这么快离开我们,不能离开您关心。培育过的并时刻想念着您的图书馆战士! 我不愿意相信:他已经离开了我们。我怎么也不能相信:他那颗患诚、坦白的心脏会停止跳  相似文献   

12.
50年了,那难忘的岁月,沸腾的岁月。在我眼前展现的是一幅多么雄伟壮丽的历史画卷啊!我永远忘不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诞生日!做为人民日报一名年轻的记者,一清早我穿上了崭新的银灰色列宁服,把白色衬衫的衣领翻在制服外,梳好了两条小刷辫,挎起绿色帆布包,里面装好了我的采访本。笔和稿纸,高兴地乘车来到南苑机场,同我们的空军战斗员和机群一起参加开国大典的隆重阅兵典礼。在广阔的机场上,我抓紧了现场每个特写镜头的采访。认真地观察与思考,运用速写的形式,白描的手法,一一真实地记录下来。我看到了人民共…  相似文献   

13.
我们这代编辑,大多在出版战线磨练了三四十年,正当工作得带劲的时候,花甲之年到了,真感到时光易逝。我们多么羡慕当今的中青年编辑啊!他们有这样一个改革开放的大好环境,可以学以致用,在没有任何干扰的空间里安安静  相似文献   

14.
刊中报     
您是风……(散文)杨靖华姜福政委,您瘦了,是我们这些报道员太让您操心了吧。那年,您刚调到咱团当政委时,由于团里的两名报道骨干被上级机关“挖”走,使团队的新闻报道形势一下子跌入低谷。您焦急啊!那天,您和政治处主任谈了很久很久。时隔3日,团报道员培训班便办了起来。您常去培训班看望我们,嘘寒问暖,坐下来一点一点地给我们讲写作门道儿,谈体会、吹线索。培训结束,我们回连队那天,您送我们好远好远……还记得那次您为了圆报道员小杜想到报社学习的梦,利用到军区开上的机会,冒着风雪三顾军区报社。报社领导被您爱才的真…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原冀鲁豫军区的一位老战友来看我,开头就问我离休前是什么职务,我说当编辑(因为离休前的副主编江没有正式下命令)。他忽地一怔说:“啊!怎么了,咱在冀鲁豫时你就是编辑,一直到现在未动呀!?”我说:“是啊,当编辑已经几十年了。”“你真有瘾,要我早不干了!”反过来他又说:“像你这样四五十年职务一直未动,一个劲地当编辑的,恐怕全国新闻战线也少有。”说到“瘾”,那真算是靠“瘾”,使我爱上了编辑工作这一行。如果再具体点说,这一行,就是“民兵”──民兵的宣传报道工作。的确,参加革命工作50多年来,我除做过…  相似文献   

16.
徐光根 《大观周刊》2012,(6):176-176
一、困惑:源自师生交流障碍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常常替一些年轻教师围。上个月,一个学生急冲冲来找我:“徐老师,不得了了,我们班的孙思祥和班主任闹凶了,您得帮我们一个忙啊!”  相似文献   

17.
您是陨落的太阳,但,仍光芒四封,您是魏卧的泰山,但,仍不寂窦。每天络绎不绝的场怀人群在您身旁,悄悄地走过。他们含着泪把思念的话儿在心田里欢双向您诉说。您那浓缩了深邃哲理的词幸天天与人潇洒对话,像吞风一样温暖着人们的心窝。您虽已长眠,却永远地活着。啊!您那硕大智慧的头颅似乎对木来,静静地思考着什么。您,永远活着——瞻仰毛主席遗容有感@张奎文~~  相似文献   

18.
对于书的热爱,缘于小时候经常逛书店。我们这群“无产阶级”只能一起去书店过过眼瘾而已,确实遇上有心怡的书,就和玩伴们一起凑钱买上一本轮流着看。由于我们经常逛书店,那里的叔叔阿姨们都能叫出我的名字来,而大人们一旦找不到我们,不用去别的地方,只要到书店准能找着。而我又特别羡慕卖书这一行。梦想着自己长大后也能像她(他)们一样,能看到各种书籍,那该有多好啊!  相似文献   

19.
让愿望成真     
让愿望成真本刊编辑部每当辞旧迎新时,人们相互祝福,许下美好的心愿,一切都是那么真挚,充满着温馨。和谐和幸福,心境就象春天一样处处充满阳光......在这美好的时刻,《科技与出版》杂志1994年第一期同您见面厂。我们首先祝福您新春愉快、万事如意!我们还...  相似文献   

20.
“现在。我已经不知道什么叫孤独。我只知道。在我们这里,像我这样的岁数提到再婚。我就会被很多的人戳着脊梁骨骂,包括我的儿子和孙子。” 甘肃省偏远农村的徐会英老人一席话勾勒出了中国农村丧偶老人内心的寂寥和无奈。在我们密切关注70后、80后、90后等群体的时候。这群丧偶老人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他们的生命轨迹又将给未来和将要成为老人的我们产生什么启迪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