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Q:旅游世界A:阿方AFUNQ1:您平时关注哪些题材的拍摄?航拍在您的生活中是爱好还是工作?A:我的职业是品牌顾问和平面设计师。摄影最初只是爱好,是工作的延伸,也是一种减压方式。拍摄过的题材比较多:人像、生态微距、人文、产品摄影……都尝试过。一晃也十几年了,摄影包括航拍也已经从单纯的爱好成为我职业的一部分,近几年来更多专注于旅行风景题材。  相似文献   

2.
洪星 《生态文化》2008,(3):56-56
洪贵明,1968年7月出生于苗家山寨,世袭十七世苗王.从小生活在风景秀美的田园山川之间的洪贵明,得天地之灵气,爱好广泛.尤其在绘画、书法方面颇有心得.  相似文献   

3.
正在我国现当代女画家中,孙多慈是一位富有才华、在艺术上有着自己独立追求的不凡女画家。许多人对孙多慈感到陌生,即便知道一些也多是从徐悲鸿的艺术人生中获知的。那是因为孙多慈是徐悲鸿的学生,新中国成立前她去了台湾。2015年11月,浙江美术馆举办的"孤山丽水觅诗情—孙多慈画展"让许多爱好美术的人更多地了解她的艺术才情。孙多慈又名孙韵君,出身名门望族,从小受过良好的家  相似文献   

4.
北京的人口密度大,爱好运动的人们不得不在居民区边缘寻找活动场所。可是,马路旁跑步、河堤上做操、围墙边打球终究不合适,还容易出危险、惹麻烦。越来越多的居民感叹:住房宽敞了,生活富足了,想参加些文体活动,却找不到地方。  相似文献   

5.
徐彧 《文化交流》2010,(6):18-20
我与何斌是多年的朋友,又是书友。印象中的何斌为人憨厚、风趣、开朗,见到笑呵呵的他,总要天南海北地扯上一通。何斌有收藏的“癖好”,不仅有收藏古玩字画的爱好,50多岁的人还喜欢拣石头。  相似文献   

6.
人本德育是当代德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是真正把人视为发展主体和把培养人才视为发展的目的的新型德育形式。"以人为本"是其指导理念,"人在社会中生活"是其施教源头。在"个人""社会""生活"中,"生活"是根本,回归学生本真的生活世界,才是人本德育实现幸福价值的根基。  相似文献   

7.
黄晓通 《文化学刊》2012,(1):161-163
各种民国时代大学教师的日记文献的编辑出版,使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日常生活的各个侧面。本文依托于诸类日记文献传达的信息,从文艺爱好的多样性、体育锻炼的适度性、园艺栽培的情趣性探究他们在娱乐方面与普通市民大众不同的旨趣,亦可窥视出中外文化交融对近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人常说,人过一百,形形色色,更何况知青有二百来号人。这批青年来自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家庭,有干部、工人、知识分子、小私营主……他们受家庭影响各不相同,接受教育程度不等,性格、脾气、爱好、习惯也有很大差异。为啥有人说,父母是儿女的第一老师?父母的品性、道德对儿女的潜移默化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9.
好的外宣品必须明确对象做对外宣传工作,必须看对象。具体到每件外宣品,应明确它究竟是给什么样的人看的。做生意的人不需要听你的历史故事,来旅游的人不想看那么多的机器,爱好艺术的人厌烦那些广告,不喜欢读书的人没耐心读完长文。因此,不考虑对象的外宣品是没有市场,也不会为对象接受的。  相似文献   

10.
孔子在生涯发展教育中,将21-30岁设定为"自立"生涯发展阶段,其发展目标是能够独立生存和生活,本质上是人主体性的建立。只有人与对象一起构成一个自己的生活世界,人才能独立自主,才能自爱、自尊、自信,才能真正建立起人的主体性,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自立要通过社会适应与就业的实行活动,是人们经历"动心忍性"和"曾益其所不能"的奋斗过程。没有独立自主的人格,就没有个人的生活世界,就没有生活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1.
美国高校学生社团源于大学生对知识和政治权利的内在需求,在发展中经历了初步发展、繁荣发展和全面发展阶段。在校园里经历了公开——秘密——公开的不同形式,与校方关系也经历了从合作到对抗,再到合作的转变过程。最终由殖民地时期的院校学生为追求共同的文学爱好、争取课余生活支配权的文学社团,发展成为现代高校学生为了维护自身自治秩序的"学生政府"和对知识的自由追求的专业社团。  相似文献   

12.
正用写信的方式与世界名人交往,是杨扬的一大爱好,G20峰会相关国家元首及文体名人特意寄来签名照。他希望通过"名人效应"让更多人走近G20。近日,一场名为"G20峰会相关国家元首及文体界名人签名主题展"的特殊展览在杭州图书馆开展。展柜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德国总理默克尔、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美国前总统小布什、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等人的签名照一一亮相,引起人们的强烈兴趣,观众络绎而至。展览人是特别的"信使"、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系的杨扬老师。我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13.
以实践为基底来说,马克思价值哲学以实践为人们感性生活的价值尺度,是在"实践的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精神生活的产物。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说,马克思价值哲学植根于社会的感性活动之中,价值以其自身在社会生活中以一种尺度的属性而存在,以关系沟通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现实性生活,是以人的"既定性"本质或者说"超越性"本质的存在。本体性存在、历史性存在、现世的存在均是在社会的感性活动中的人,都对实现人的有序性的创设与建构,起到了塑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嘉宸 《文化学刊》2023,(9):169-172
鄂温克民族图腾艺术是鄂温克人文化与精神的象征,也是鄂温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鄂温克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逐渐转变为对图腾的信仰,并对图腾进行了神圣化、艺术化处理。图腾不仅是鄂温克民族最原始的精神信仰,同时也是最具有美学意义的文化符号。鄂温克民族图腾艺术以生活为基础,在艺术中融入了大量的美学思想。在鄂温克人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大自然给予了鄂温克人生命和生活,在与自然不断磨合中自然也赋予了鄂温克人美的本质,而图腾艺术则是用原始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将这种本质表现出来。因此,图腾艺术是人类历史上一种非常具有美学意义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5.
《职业圈》2010,(13):31-31
有人把刘永行称为大陆版的王永庆,因为刘永行与王永庆一样生活很有规律。多年来,刘永行总是穿着朴素,爱好家常菜,每天准时5点半下班,极少应酬,把大多的闲暇时间用来陪伴家人,“不投机、不浮躁、不虚荣”,一心“踏踏实实做企业”。  相似文献   

16.
戏曲是一门特殊而复杂的艺术,它运用独特的表现形式来展现世界。戏曲中的人物,既不是天上掉下来。也不是地下冒出来的。而是人生活中(历史的生活或现实的生活)引发出来的。然而,戏曲中的人并不等于生活中的人。如果说生活中的人是“自在人”;那么,戏曲中的人则是演员运用戏曲的表现形式、夸张、虚拟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 人类有三种古老的戏剧文化,另外两种也早已消亡,只有中国戏曲代代相传深入人心。中国戏曲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她综合融铸了中华民族自  相似文献   

17.
《文化学刊》2011,(1):82-82
刘士林、王洪岳在《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撰文指出,都市文化批评是以都市生活方式及其文化要素为批评对象,关注都市社会中人的现实存在、生活方式等,目的是使都市人在都市环境中将自身再生产为真正的人。  相似文献   

18.
史永翔 《职业圈》2005,(11):44-45
不怕困难的人去创业 做老板是很多人的梦想,可是切记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去创业的.有兴趣、有特长、能吃苦都不是理由. 我在与众多创业成功者以及更多的失败者的交流中,有以下几点总结: 第一要有强烈的渴望成功和财富的心理.对利益的强烈渴望是创业最好的助推器.现在很多年轻人对兴趣很看中,爱好并不意味着创业成功.我接触过的一家国外房地产项目的股东,为了每平方米几十元的差价,拖着病腿每月三次飞到中国谈判,如果不是强烈的利益驱动是做不到的.有的创业者做了一段时间遇到困难,会觉得自己很辛苦,就是利益的渴望不够强.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的天文历法,是中国文化体系的核心内容。节日,是不同于日常生活的特定时刻,是人类发展在漫长岁月中精神与文化的结晶,是文化的一种象征符号、文化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的相传,是反映区域或民族伦理、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文化情趣、娱乐爱好的缩影,是国家文化形象自塑的内容与途径。春节作为中国最盛大和有代表性的节日,应当对其海外传播的情况给予重视。与春节这一东方传统节日相对应的是西方的圣诞节。圣诞节伴随着西方资本在全世界范围扩张,在中国的影响从"微风细雨"演变成"狂风骤雨",得益于其本土化的成功。因此,研究春节文化海外传播策略可以基于春节海外  相似文献   

20.
侯琳 《职业圈》2007,(23):157-158
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职业用语,职业语言是在一定的社会团体内部使用的一种特殊的日常交际用语,组成这种团体的人是由某种共同的特征联系在一起的,这种特征包括几个方面职业,行当,年龄,爱好等.文章从语言与职业的关系出发,论述了职业语言的产生,各种不同职业的语言特点及职业语言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