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例1 实验室里需用480mL0.1mol·L^-1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B)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D)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的1.了解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2.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基本概念.3.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及与浊液的区别.4.了解溶液和浊液的用途.教学重点溶液的概念以及溶液、溶质、溶剂的关系.教学难点从微观上认识悬浊液、乳浊液、溶液;溶质和溶剂的辩证关系.教学方法实验启发,讨论归纳教具准备试管、小烧杯、食盐、蔗糖、高锰酸钾、植物油、水、投影灯片等.思想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和实事求是的观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言]溶液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01在前面几章学习中也已用过许多溶液.如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硫酸铜溶液等.…  相似文献   

3.
小实验     
波尔多液的配制1.实验用品玻璃杯2个、木筷、有刻度的塑料瓶(或玻璃瓶、玻璃杯)2个、硫酸铜1g、生石灰1g、水。2.实验步骤①在一个玻璃杯中加入硫酸铜1g,加入水90ml,制成硫酸铜溶液;在另一个玻璃杯中加人生石灰1g,注入少量水,生石灰就变成熟石灰,然后加水至10ml,配成  相似文献   

4.
初中物理第二册第七章“电池”一节中“伏打电池”演示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过去我们一直按课本上的方法进行演示,当做为电池的两个极锌板和铜板一起浸入稀硫酸溶液时(图1),外电路中的灯泡D只是瞬间出现微光.为增强演示效果我们将装置中的稀硫酸溶液改换成硫酸铜溶液效果就大有改观,灯泡D亮度强,持续发光时间可达30分钟(图2). 为什么在这个实验中改用硫酸铜溶液较之稀硫酸溶液效果好呢? 在原如图1  相似文献   

5.
1实验装置 改进后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2反应仪器及药品改进后的启普发生器,洗气瓶,干燥管,电子天平,酒精灯;氧化铜,锌粒,稀硫酸,硫酸铜,高锰酸钾溶液,醋酸铅溶液等。  相似文献   

6.
正一、从直观教学手段中形成化学概念许多学生在学习化学中发现很多基本概念特别是微观世界,摸不到,看不见,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各种直观手段,尽量做到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让学生看得真切,印象深刻,易于记忆.比如在教学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时,教师演示实验:(1)加热试管中的水至沸腾;(2)在研钵中研磨硫酸铜晶体;(3)在试管中加热硫酸铜晶体;(4)往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后,  相似文献   

7.
1 实验质疑初中化学 2 1 9页学生选作实验二“晶体的制备”,让学生亲手制备大晶体 ,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但仔细深究该实验 ,发现教材上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1 ) 1 0 0mL水里加入 40g硫酸铜晶体 ,加热溶解 ,冷却至室温后是否能有小晶体析出 ?(2 )制备大晶体之前有没有必要一定先制备小晶体 ?(3 )在硫酸铜溶液中加 1mL稀H2 SO4,真的是“为了防止溶液浑浊”吗 ?(4 )“实验所用试剂必须纯净” ,是不是指一定要用纯净的硫酸铜来制备硫酸铜晶体 ?(5 )“溶液中溶质的量和温度都要适当” ,何为适当 ?2 晶体制备过程中的若干小实验带…  相似文献   

8.
氧气知识是初中化学应重点掌握的内容,也是中考化学命题的热点,现将氧气知识考点梳理如下,并对近年来全国各地有关氧气的典型考题进行研析. 考点一: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实验原理及方法:如图1,利用过量的红磷在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集气瓶中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减小),通过观察集气瓶中进水的多少,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时产生白烟;(2)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里,最终集气瓶内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相似文献   

9.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课本第16章第1节“电流”,课安排观察“热得快”、“电熨斗”等常用电热器来了解电流的热效应;通过“电解硫酸铜溶液”的演示实验,来观察电流的化学效应。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做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错综复杂的化学变化中 ,抓住反应前后某些量保持不变 ,即“守恒”作为解题依据 ,可以简化计算步骤 ,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与铁及其化合物有关的众多计算题中 ,能运用守恒原理巧妙解答的题型特别多 ,只要解题时运用得当 ,可事半功倍。其常见题型及守恒关系可归纳如下 :一、质量守恒关系例 1 .在 2L硫酸铜和硫酸铁的混合溶液中 ,加入 30 g铁粉 ,最后得到 2L0 .2 5 g·mol- 1的硫酸亚铁溶液及 2 6g固体沉淀物。分别求原混合溶液中硫酸铁和硫酸铜的物质的量浓度。[思路探索 ] 设硫酸铁、硫酸铜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和 y。根据反应前后铁和铜…  相似文献   

11.
在错综复杂的化学变化中 ,抓住反应前后某些量保持不变 ,即“守恒”作为解题依据 ,可以简化计算步骤 ,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与铁及其化合物有关的众多计算题中 ,能运用守恒原理巧妙解答的题型特别多 ,只要解题时运用得当 ,可事半而功倍 .其常见题型及守恒关系可归纳如下 .一、质量守恒关系【例 1】 在 2L硫酸铜和硫酸铁的混合溶液中 ,加入 3 0g铁粉 ,最后得到 2L 0 .2 5mol·L- 1 的硫酸亚铁溶液及 2 6g固体沉淀物 .分别求原混合溶液中硫酸铁和硫酸铜的物质的量浓度 .【思路探索】设硫酸铁、硫酸铜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和y ,根据反应前后…  相似文献   

12.
题型一、考查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例1 (1997年上海高考)实验室里需用480 mL O.1 mol/L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7.68 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B)称取12.0 g胆矾配成500 mL溶液(C)称取8.0 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D)称取12.5 g胆矾配成500 mL溶液解析:500 mL容量瓶只能配500 mL溶  相似文献   

13.
溶液的稀释与浓缩一般有三种情况: (1)将浓溶液用水稀释成稀溶液; (2)用稀溶液来稀释浓溶液; (3)将稀溶液加热蒸发水份使其变成浓溶液。 针对这三种情况,下面介绍利用“十字交叉法”解答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盐类水解”主题教学中,笔者尝试以硫酸铜溶液呈酸性的理论分析进行案例教学,引导学生独立判断并自主形成概念,促进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形成“微粒观”、“平衡观”等化学观念,学会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课题3.4列方程解应用题例6(浓度问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溶质、溶剂、溶液、百分比浓度的含义和它们的数量关系,能根据溶液问题中的“不变量”解有关溶液的应用题.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人新课(5分钟) 1.盐水就是食盐溶解在水里得到的食盐溶液,即 〔板书〕食盐十(溶质) 水~食盐溶液(溶剂)(溶液) (简要给学生介绍溶质、溶剂、溶液的含义,由此得) 液质+溶剂~溶液(1) 2.把10克食盐溶解在90克水中,食盐溶液的百分比浓度是多少?(提间)2呱,根据题意,得 (5+x)·2%一5 X 85% 2(5十x)=5 X 85 Zx~415 x~207.5 答:加入207.5千克水,才能使农药…  相似文献   

16.
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1)在相同条件下,铁只在纯氧中燃烧,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而镁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且反应十分剧烈,这说明镁比铁活泼。(2)从对实验的观察可知,铁和锌都能跟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但锌的反应比铁剧烈,产生氢气的速率明显很快,这说明锌比铁活泼。(3)铁能跟硫酸铜溶液反应,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而铜却不能置换出硫酸亚铁溶液中的铁,这说明铁比铜活泼。如何理解“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太原@小星  相似文献   

17.
一、选择题1.将氯化钾和溴化钾混和物13.4克溶于水制成500毫升溶液,通入过量的氯气,充分反应后蒸干,得到11.175克晶体,则原配制溶液中K~ 、Br_-、cl_-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3:2:1 (B)1:2:3(C)1:3:2 (D)2:1:32.接触法制硫酸时,进入接触室的混和气体组成为:SO_2 7%,O_211%,N_2 82%,如果反应后,在温度和压强不变的情况下,混和气体的体积变为原来的97.2%,则SO_2的转化率为( )(A)50%(B)60%(C)70%(D)80%3.在30℃时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投入6.875克无水硫酸铜后,析出12.5克胆矾晶体.则30℃时饱和硫酸铜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是( )  相似文献   

18.
这样做“扩散”实验效果好南漳县巡检中学(441531)孔庆福一、液体间的扩散九年义务教材初中物理第二册第13页中的硫酸铜溶液扩散实验。实验时很难形成两种液体清晰界面,实验存在以下问题:1.用长颈漏斗小心地将硫酸铜溶液注入水的下面,长颈漏斗管中空气被硫...  相似文献   

19.
关于溶液计算题涉及的知识点多、过程较复杂、抽象。若借助图示法 ,对溶液或某一组分进行合理的“分割” ,可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 ,使错综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 ,一目了然 ,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例 1 某一温度时 ,向一未饱和的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 2 0 g无水亚硫酸钠或加入 50 g七水亚硫酸钠晶体 (Na2 SO3 ·7H2 O)都恰好使溶液达到饱和。则此温度时亚硫酸钠的溶解度为多少 ?分析 :依题意 ,对 50gNa2 SO3 ·7H2 O晶体进行分割 :Na2 SO3·7H2 O晶体 5 0 g分割 Na2 SO3饱和液B3 0 gNa2 SO3固体2 0 g…  相似文献   

20.
溶液是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经常接触、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类重要的混合物,因此,在本章学习过程中,必须抓住“3组基本概念———溶液(溶质与溶剂)、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2个实验基本操作及其应用———溶解与过滤”;“1类化学基本计算———有关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下面逐一具体分析如下:一“3”组基本概念“溶液(溶质与溶剂)”、“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这三组基本概念是相互关联的一组基本知识,其间关系可表述为:在学习中要注意:1.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等概念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