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存在主义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它既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内部的一种哲学主流,又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灵感的一个主要来源。存在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对人本主义心理学走上第三条道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人本与科学精神在当代教育中的整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本主义教育是现代西方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它既有其深远的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背景,也有广泛的社会时代背景。20世纪中叶以来,它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相结合。阐发了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学生的自我潜能和价值为目标的人本主义教育观。七十年代以后,在罗杰斯等人的努力下,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西方社会广泛流行。但很快它的某些观点便受到人们的强烈批评。八、九十年代以来,一些坚持人本主义观点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经过不断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我们通过对其发展历程的回顾和阐释,旨在澄清人们对人本主义…  相似文献   

3.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个新兴的心理学派,它和心理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有明显的分歧,现被称为“第三种力量”,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对美国的教育有很大影响。在教学思想方面,有些是我们可以吸收借鉴的。本文简述这一学派的理论和教学思想的实质,  相似文献   

4.
生命课堂是生命教育在课堂中的实践,它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求掌握知识,更要促进人的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人为核心”,着重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出发,构建生命课堂,是对传统课堂的一种审思,是对人主体生命的弘扬,是人生命意义的升华。  相似文献   

5.
浅谈超个人心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个人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它脱胎于人本主义心理学,致力于把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精神引向极致并突破后者所提出的理论框架,是试图将世界精神传统的智慧整合到现代心理学的知识系统中的一个学派。在对人类高级心理活动的重视、研究和解释上,对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扩大和研究方法的扩展上,有着自身独特的理论框架。本文就超个人心理学的定义及理论体系的基本假设展开阐述,以进一步了解超个人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6.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是由许多持有相近观点的心理学者和学派联合发起的一种学术思想运动。这一运动的主要发起者是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尊严与价值,强调人的意识的选择和自由,强调人在困境中的主动性,鼓励人们发展自我、积极向上,主张促进人格的发展。他们反对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性兽化和行为派的人性机械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7.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介绍 伴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涌现,在心理学上出现了一种与传统心理学相异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运动.它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机械决定论,也反对精神分析性本能决定论,主张把现实社会的人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强调研究人类的现实经验、价值和意义,关心人的本性、创造性潜能、人的自由与选择.该运动的代表人物为罗杰斯.  相似文献   

8.
人本主义教育是现代西方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它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相结合,阐发了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学生自我潜能和价值为目标的人本主义教育观。自20世纪末期以来,一些坚持人本主义教育观点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经过不断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旨在澄清人们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某些误解,倡导创新教育所具有的启示性的理论内涵。 一、西方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的理论内涵 以人性为本位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这种理论以“完整的人”(Wbole man)的发展为最基本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人本主义心理学: 后现代主义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许多主张与后现代主义不谋而合,但是两者的哲学基础不同,基本观点也大相径庭。后现代主义挑战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概念,认为“意识体验”、“潜能”和“自我”等概念是社会建构的产物,是一种话语范畴,而不是一种精神实在。后现代主义也挑战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个体主义倾向,主张从个体理性转向公共理性,从个体自我转向关系的自我。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科学观和方法论方面出现了一种释义学转向,并在一定程度上开始接受社会建构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它的兴起是对当时科学心理学的一种反思,也代表了社会和教育改革的一种思潮。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这些心理学家研究的主题是人的本性及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其主要心理学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正一、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由于它的核心思想是反对当时心理学界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分析的性本能决定论和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所以它被称之为现代心理学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本质是善良的,或至少是中性的,并且这种善良的或中性的本性是天生就有的或似本能的。人是有自由的意志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们就会力争达到某些积极的  相似文献   

12.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许多主张与后现代主义不谋而合,但是两者的哲学基础不同,基本观点也大相径庭.后现代主义挑战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概念,认为"意识体验"、"潜能"和"自我"等概念是社会建构的产物,是一种话语范畴,而不是一种精神实在.后现代主义也挑战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个体主义倾向,主张从个体理性转向公共理性,从个体自我转向关系的自我.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科学观和方法论方面出现了一种释义学转向,并在一定程度上开始接受社会建构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性学习是目前倡导的一种新的课程领域和学习方式,它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和自主探究,其本身闪烁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本文主要从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两个角度来探讨研究性学习的心理学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论人本主义教育观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在对美国传统教育进行冲击、倡导教育改革运动的潮流中诞生的。人本主义教育观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 ,强调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它以学生的自我完善为核心 ,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把教学活动的重心由教师引向了学生。本文试图通过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两位杰出大师的教育观的简要介绍 ,探讨人本主义教育观对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它是一种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现代学习理念,具有重大价值。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很强的自主学习公共英语的能力,教师在这方面就要多鼓励、多指导、多督促。  相似文献   

16.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卡尔·罗杰斯。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就是建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之上的以培养完整的人为目标,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发展个体的潜能和实现自身价值。借鉴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能够为学前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儿童、发现儿童、尊重儿童、理解儿童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与思考,有利于学前教育工作者打破传统教育观的束缚,有利于建立积极的、科学的教育观,有利于以儿童发展为核心的学前教育质量的切实提高。一、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一)在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中,学…  相似文献   

17.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从理论上讲,它对第一势力行为主义与第二势力精神分析做了深刻的批判,并在建构一系列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主客观范式统合的新构想。从实践上讲,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组织管理、教育改革和心理治疗等方面均有重大的贡献。它冲破了传统教育模式束缚,把尊重人、理解人、相信人提到了教育的首位;他在注重创造力的培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最佳的教学心理氛围等诸多方面作出了贡献。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人的学习以自主学习潜能的发挥为基础,以学会自由和自我实现为目的,…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历史上出现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种取向的研究,解释学以它对精神世界的独特洞察在指导心理学的研究中展示了独特的魅力。作为影响西方心理学的三大方法论之一,解释学对现代西方心理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它又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注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提出了研究正常个体的整体分析法,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心理健康的理论及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和启示是本文探讨的主题。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心理健康的理论 心理健康,在我国又称心理卫生。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中,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20世纪70  相似文献   

20.
为了使新生一代能适应高技术和多变化的当代社会,当代教育家们提出了两个不同的教育对策:其一是行为主义的对策,即想办法让儿童掌握这个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其二是人本主义的对策,即既要让儿童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又要让儿童形成良好的态度和情感。本文集中介绍人本主义的自我实现教育观并作简要评述。一、心理学基础:人有一种自我实现的内驱力 1.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研究具体的个人的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当关心活生生的人,研究你、我、他的心理,以了解每个人为目的,不以寻找制约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