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品德乃是人之根本,我国教育政策一直致力于提高公民的品质道德修养,提倡优秀的品德应该从小开始培养,而小学正是塑造高尚品德的舞台,学校和教师就是舞台上的领舞者、领唱者、指挥家,引导小学生如何正确为人处世和明辨是非对错,让社会成为一个有秩序、有规则、人们能够幸福快乐生活的圣地。  相似文献   

2.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品德与社会在小学教育阶段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课堂主阵地作用,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陶冶情感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做到"乐学"、"爱学"。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几点粗浅体会:一、以人为本,以知导行新课程"品德与社会"是原课程"品德"与"社会"二者的  相似文献   

3.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专门针对小学生开设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道德,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新课标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更接近生活,更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帮助儿童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作为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老师,作者对这门课程提出教学意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对于人与自然、和谐与发展等诸多现实发展规律的总结与升华。随着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延伸与发展,生态文明与文化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成为思想道德与社会领域中延续和传承的精髓之一。作为一项关乎社会和民族和谐发展的重要任务,如何进行生态文明教学也成为青少年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的小学教育教学设计目标较为明确地提出了“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环境意识”的目标要求,并且这一教学目标也明确地体现在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之中。如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设置内容中,明确要求要努力引导和帮助学生“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逐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并且还要有“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了解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的教学目标等。这些基本要求不仅是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也是在为编织和谐发展的美丽中国梦而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5.
和书合 《新疆教育》2012,(16):111-111
笔者以为,课程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理念的更新上,新的教学理念更需要广大的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去实践,去贯彻。新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调动学生的情绪,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想学、愿学、乐学。新的教学理念需要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在课堂上学生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感、所悟、所疑、所惑。  相似文献   

6.
7.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类学科,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小学这一黄金时期促进学生打好语文基础成为教学重任之一。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如何改革和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手段,为教学增添更多的活力,成为急需解决和完善的教学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8.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在新课程标准下,对学生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增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就应当转变教学思路,优化教学模式,以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为切入点,进一步推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生活化教学,这不仅需要实现教学内容及课堂活动的生活化,更要确保学生能够将学科内容转化为生活化知识,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就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了细化阐述。  相似文献   

9.
周岳英 《学子》2016,(6):30
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主要是为了将来的高层次学习打基础,因此,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学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利用体验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思想品德教学,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同时也为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念等提供了更为良好的引导,是一种值得广泛应用的教学模式。一、网络教学模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在进行品德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想充分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吸收新知识,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创建教学活动的方式,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学习兴趣,并且鼓励学  相似文献   

10.
王曙光 《教师》2016,(6):19
从当前的社会形势来看,提高个人品德已经迫在眉睫。小学作为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于他们的品德形成非常关键。为此,需要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出发,找到树立他们良好品德的突破口,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品德教学的载体,并利用真实的案例来让学生感受到真正的品德,从而提高学生品德。  相似文献   

11.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品德教学设计中,教师必须树立素质教育观和科学育人观,真正将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以教材为依托,再挖掘,再整合;以生活为舞台,再引领,再关注;以体验为渠道,再创设,再感悟。以期启迪学生道德思维,提高品德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3.
对于刚刚跨入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作文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之路的一座大山,这道阻碍让许多学生望而生畏。其实,作文本质上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如果从教学层面加以突破,会减轻学生在接触作文时的畏惧感。因此作文教学成了现阶段三年级语文教学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品德教学来自生活,生活不能没有品德,在我们周边处处蕴藏着品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品德题材,发现与品德教学相吻合的学生生活切入点,把品德教学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让生活化的教学走进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5.
苏雅玲 《考试周刊》2014,(31):181-18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要求随之改变,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求,及时有效地改革小学品德课程的教育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根据作者多年执教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实际经验,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如何实现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天津市求真小学是2006年6月在原红桥区实验求真小学的基础上依法改制的民办小学,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校长王秀兰是红桥区连续三届的名校长,副校长史俊慧是区级学科带头人。求真小学坚持“用求真务实的科研主导学校内涵发展,用师本的管理实现生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1,(44):131-132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虽然逐渐受到了小学各学科教学的重点关注,但在德育教育方面,却仍然未能取得理想效果,而在思想政治品德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则正是提升小学德育教育效果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基于此,文章对德育教育在思想政治品德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相关教学实践经验,对小学思想政治品德教学的德育渗透策略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小学品德生活化教学,是当前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研究中的热门话题。研究品德生活化数学的特点,是为了进一步推进品德生活化教学的进程。由于“品德生活化”遵循的是儿童品德与生活这种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性,所以,品德生活化教学的特点,也应该是儿童生活的特点与品德教学的特点的内在统一。在教学研究中.我们把真实性与仿造性、童趣性与教育性、自悟性与启发性、愉悦性与烦恼性的统一,视为小学品德生活化敦学最为显著的特征。下面,是我们教学研究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9.
作文,就是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反映。“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真话、诉真情,是作文指导的核心。让学生写出真实的生活,写出独特的感受,作文才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品德教学要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但在当今的品德课堂上,却常常出现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状况。为了解决这一困惑,我结合十多年的品德课教学经验,认为在品德课教学中应以教材为依据,在课堂上强调生活化,在课后注重实践,这样学生的学习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才会都沐浴着品德教育的阳光雨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