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民族包括五十六个民族,但不是五十六个民族简单相加的总和,而是一个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民族共同体。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经过多次统一与分裂却一直保持着文明之火不熄,并在近现代抵御外来民族压迫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其凝聚力,即使在最近三十年间世界各地民族风波迭起的动荡时期,中华民族依然以其强大的内在凝聚力抵御了民族分裂浪潮的袭击。因此,对中华民族形成史的研究以及维系民族凝聚力原因的探索,在20世纪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总的来看,20世纪的一百年中,对中华民族的整…  相似文献   

2.
李琪  杜婧  孙文丽 《兰台内外》2023,(32):70-72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作为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阵地,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文章结合我校图书馆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探索,探究了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学习基本法宣传基本法王凤超今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回到祖国怀抱。这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举世瞩目。香港回归祖国,洗雪了中华民族一个半世纪以来所蒙受的耻辱,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祖国统一的进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4.
出版工作者深切缅怀敬爱的小平同志■以周为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做出了无与伦比的历史性贡献,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巨大的民族荣誉的邓小平同志诀别了他深深爱着的祖国和人民,与世长辞了。连日来,全国广大出版工作者和全国人民一样沉浸在无法抑制的悲恸之中。他们化悲痛为力...  相似文献   

5.
论建国前华侨中文报刊的主要功能和历史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延年 《图书馆杂志》2005,24(4):64-67,72
从整体认识,建国前的华侨中文报刊在客观上发挥了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思想传统、优秀文化传统、传播五四运动的反封建精神和响应新文化运动、宣传国内抗日救亡运动、声援国内反对蒋介石集团封建专制的斗争等功能;在沟通华侨和祖国的联系;增进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交流;增加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支援祖国的民族解放斗争和丰富中华民族文化等方面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古典也流行     
张秀梅 《数字图书馆论坛》2006,(12):F0002-F0002
悠悠岁月,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然而千百年来这些蕴涵中华民族特有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丰富想象力的智慧结晶在战乱中被梦毁丢失,也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而成为尘封的记忆。当今天我们面对三岁顽童琅琅上口的“诵经”活动中一幅幅充满稚气的面孔时,不禁感慨自己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缺失一代的残缺和遗憾!  相似文献   

7.
借鉴古代用人之道为现代企业经营服务樊孝平陈兆坤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在世界上有着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历史。从中华民族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吸取能为今天所用的管理精华,对于搞好企业管理、振兴中华民族经济,无疑是大有帮助的。以人为本中华民族是最重视人的民族,...  相似文献   

8.
试述档案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传统化博大精深,光辉灿烂,且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惟一未曾中断的古化孑遗,在世界仕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中华民族传统化长盛不衰之谜的探讨,成为中外化史学的研讨热点,智仁相见,众说纷坛。很可惜,以往的研讨,往往忽视了档案化在传统化中的作用。笔认为,档案化与民族传统化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民族传统化中处于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9.
裴龙 《出版广角》2023,(15):75-79
京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因地缘关系与壮族、瑶族、汉族等民族的传统文化交互影响,共同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京族濒危文献的整理出版,对促进民族文化繁荣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代语境下,深入挖掘和研究京族濒危文献及其出版价值,不仅可以了解京族的民族发展历程、风俗信仰、文学艺术等,而且有利于揭示京族与其他民族传统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团结轨迹,发掘京族的符号特征,从而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精神支柱的追寻──近年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获奖著作总体评述王大路敬爱的小平同志与我们永别了,但他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却永驻人间。这是他老人家留给我们的最可宝贵的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在我们缅怀小平同志之时,回顾近年来出版的一批...  相似文献   

11.
北海白塔与永安寺陈锵仪编者按:藏族是祖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优秀成员。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一支绚丽多姿的奇葩,她有自己独特的风韵,迷人的魅力。长期以来,藏文化与中原文化进行着不断的融合与交流,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在北京众多的名胜古迹...  相似文献   

12.
<正>传播与国家发展的学术体系长期扎根于发展传播学,以现代化理论为基础,强调运用传播技术和手段,以西方现代化指导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从中国国情出发,创立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党的二十大确立了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下一个百年征程中的核心定位。如何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情境、  相似文献   

13.
李金萍 《新闻窗》2005,(6):44-44
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史在前进,社会在发展,语言文字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国家社会的现代化要求了语言文字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一瓣心香献中华———“中华民族知识系列丛书”评价●曲文“中华民族知识系列丛书”———《多彩的民族画卷》和《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两种图书,于1997年7月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了首发式。这两种图书一面世,立即引起强烈反响。有关专家、学者盛赞云南教育出版...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传统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在世界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和世界上所有的民族演变一样,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其中档案化与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始终处于基础地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档案作为一种信息介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系统、准确地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典翻译成外文,编辑出版,介绍给全世界,在当前有特别的意义。它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需要,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软实力”的需要。一定要做好这项工作。《大中华文库》的出版实践体现了这种战略思考。《大中华文库》出版所产生的效果,加深了践行这种思考的信心,,推动了这种思考的进一步落实。  相似文献   

17.
试论百年图书馆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百年图书馆精神起源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华民族的压迫和清王朝封建统治阶级对中国民众的压迫,从而使近现代每一个中国人产生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主精神,这种精神融入了中国图书馆人的人格中,使之产生了一种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并一直推动着中国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涝灾害历来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全国各类自然灾害经济损失总量的63%,约为同期GDP的1,7%。为了生存与发展,中华民族长期不断地与洪水作斗争,与洪水斗争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清代满族女子服饰,融汇了中华民族历代服饰以及服装款式的精髓,是满族人智慧的结晶,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而且促进了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在我国传统服饰文化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隆重纪念中华民族解放史上这一最伟大最悲壮的日子,激励国人莫忘国耻,以史为鉴,发奋图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刊在本期特别推出“纪念抗战争胜利60周年专页”。专页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通过不同角度,集中展示了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画卷;真实再现了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的历史史实;生动回述了内蒙古地区可歌可泣的抗战历程;无情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惨绝人寰的侵华暴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