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德宏傣族信仰南传佛教。南传佛教传入德宏之初,德宏傣族信仰原始宗教。经过排斥、撞击、融合之后,南传佛教最终形成与原始宗教和平共处的局面,佛教文化直接影响着德宏傣族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强化了德宏傣族伦理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2.
傣族谚语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傣族人民的生活风俗、民族心理素质和语言风格,是我们认识和研究傣族传统社会道德规范的珍贵资料。德宏傣族民间谚语作为一种传播傣族传统社会伦理和生产生活经验的民间语言精品,是傣族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了解傣族社会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语言文化的重要载体。了解蕴含在德宏傣族谚语中许多良好的道德规范,不仅可以发扬和传承傣族优秀文化,而且可以为我们在边疆民族地区培育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谐稳定边疆提供有益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3.
我国傣族的两大聚居地,一是滇南的西双版纳,再就是滇西的德宏地区。德宏地区的傣族,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在社会思想方面有一些不同于西双版纳地区的特点。 德宏地区自古就是我国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的交通要道。公元前二世纪开始形成的南方丝绸之路,就是从永昌郡经德宏,再经缅甸至印度的。如此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德宏地区与内地的交往,联系十分频繁。大量的汉族群众迁入该地区,并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带入。与此同时,随着南方丝绸之路的发展,大批商人不断经过德宏而来往于内地和东南亚之间。  相似文献   

4.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南,介于北纬23°39″—24°27′、东经107°17″—102°36″之间。全县总面积4223平方公里,1988年度人口共有242111人。其中,境内世居的少数民族之一的傣族,人口为38147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5.8%,他们大致分布在境内的元江河谷一带。在新平县内的傣族属于傣雅支系,统称花腰傣。有傣雅、傣卡、傣洒、傣各折四种不同的自称。他们与西双版纳,德宏的傣族同源,语言为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与傣那方言相近,各地语言相通,只是语音稍有差别,而且他们都没有文字。既然花腰傣与西双版纳、德宏的傣族同源,那么,他们以前怎样隔离分居而在新平境内繁衍至今呢?他们的生活习俗是否与西双版纳、德宏傣族相同呢?  相似文献   

5.
"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首歌让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享誉全中国,作为自治少数民族之一的德宏傣族,秉承"民以食为天"的生存原则,注重饮食,讲究饮食,在饮食方面形成了"食材丰富,食思严密,炊器传统,食味独特"等特点,从当今注重营养膳食,健康饮食的观点看,德宏傣族饮食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德宏傣族的"摆"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佛教文化内涵。泼水节、摆毫洼、摆饿洼、摆干朵、摆帕嘎、烧白柴节、堆沙塔节等"摆"节日在德宏傣族地区世代相传,影响深远。随着社会的发展,傣家"摆"农厚的佛教色彩在漫漫淡化,"摆"已成为傣家人的一种重要生活节庆方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德宏傣文传承发展历史的梳理,并结合德宏傣文在当代佛寺教育中传承和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德宏傣族地区当代佛寺教育式微下的傣文传承教育现状,同时期望能够引发语言教育学界对德宏傣文传承教育危机的关注,并为探索出一条适合当代德宏傣文的传承和发展之路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8.
德宏傣族家有家神、寨有寨神、勐有勐神,并有"家无家神,家不成家;寨无寨神,寨不成寨;勐无勐神,勐不成勐"之说,充分显示了其在傣族心目中的地位。因此在傣族人虔诚地赕佛施舍修来世的同时,也在虔诚地祭祀祖先——家神、寨神、勐神。  相似文献   

9.
聚居于云南西双版纳和德宏两大地区的傣族,在文化上同时接受着佛教与儒家文化,它们共同对这一地区发生了重大影响.探索两种文化在这一地区交融并行的基本轨迹.  相似文献   

10.
正德宏与缅甸三面接壤,是云南省重要的侨乡之一。境内的傣族、景颇族与缅甸掸邦掸族、克钦邦克钦族同宗同族,语言相通,信仰习俗相同。学校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积极开展华文教育工作。几年来,在省州侨办的大力支持下,经云南省教育厅备案同意,招收缅甸学生到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入学就读:以"请进来"的形式培训缅甸华文中小学教师1200多人;以"走出去"的方式,选派汉语言文学、教育学、心理学、小学和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舞蹈等专  相似文献   

11.
田野调查方法是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研究的标志性方法,田野研究范式的发展为中国的科研带来了新的方式.本文对"田野调查"的内涵、特点及其基本原则和运用程序进行了阐述与剖析,并对民族教育研究的特点进行了简要说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田野调查方法对民族教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德宏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在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德宏农民的婚姻及家庭生活状况究竟是怎么样的?德宏农村婚姻及家庭生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该如何解决?笔者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希望通过这些工作为德宏农村婚姻及家庭生活的改善和提高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笔者多年的研究生教学与田野调查的实践活动,就历史学田野调查及其特点、具体调查步骤以及如何将田野调查与研究生教学相结合进行论述,从而丰富研究生教学,使研究生在实践中更深入了解历史知识并能开展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田野调查法对地震后异地安置的羌族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异地安置导致羌族传统体育文化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针对这些变化提出了重构羌族文化空间、提高羌族人民生活水平和利用移民安置政策等来传承羌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目的是了解蒙古族家庭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探索.本文对蒙古族家庭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家庭实际情况进行了同卷调查,对蒙古族背景文化进行了田野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家长的文化程度和职业对其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具有一定的影响,但PLOC得分没有性别差异;家庭素密度与适应性影响家长的PIDC得分.同时也表明个人的经历、备方面的知识、经验以及周围环境等背景文化变量对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6.
《纳细西双》是一部描写十二个月份中傣族社会生活情况及居住区自然变化规律的民间文学作品。作品以育人的目的贯穿全文,采用文学话语与音乐为一体的文学表现手法,对人们进行生产知识、生活常识教育,逼真地描绘傣族地区的自然景物,成为傣族文学创作的范本。它是一部形式与内容、审美与教育完美融合的民间文学佳作。  相似文献   

17.
德宏傣族泼水节的文化价值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泼水节是德宏傣族地区重要的节庆活动,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由最早的宗教仪式变成了当下具有浓厚世俗色彩的民族节庆活动。随着这一文化节庆活动的商业性质越来越浓,民俗色彩越来越淡,其承载的许多民俗现象和社会功用正在逐渐消失,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习俗亟待保护和发扬。  相似文献   

18.
地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对其生存的周围环境的了解、认识、探索、改造。在很多地方,该地的名称都被人们用其周边所拥有的事物或者其特征来命名。本文通过对壮族、傣族村寨名称中各自特点的分析,找出了二者的共同点。两个民族的村寨名称中有相同的字,有相似的字,有对居住周围环境的共同认识。壮族、傣族村寨名称相似的原因是两个民族同源、相似的生活环境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共同认识。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木佬拳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认为:木佬拳是木佬族民间的一种古老拳种,在形式、内容、动作、方法、套路等方面与其他民族拳种有一定的区别,具有一定的民族特点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现当代,传统文化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然而,傣族传统村落文化——祭寨心,在经历剧烈的社会变迁后,仍保留着完好的仪式。从田野调查的视角来看,景谷勐嘎寨祭寨心仪式隆重,具有丰富的象征内涵,内部人员以及不同仪式角色分工明确。祭寨心自古延续至今仍保留着完好仪式,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集体性的行为铸造了一种村落凝聚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