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问题,寻求多样性解答的思维方式.它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受现代知识的局限,不受传统知识的束缚,与创造力有着直接的联系,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尤为重要."激活"发散思维,促进目标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受现代知识的局限,不受传统知识的束缚,与创造力有着直接联系,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环节。在数学教学中,我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一、发散性提问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发散性提问可以直接激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这种提问追求的目标不是单一的答案,而是尽可能多、尽可能新的独创的想法,因而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更直接、更现实的意义。如:用语言叙述算式38X(125H5)。可以这样提…  相似文献   

3.
我国著名数学家徐利治教授指出:任何一位科学家的创造力都可用如下的公式来估计:创造能力=知识量×发散性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沿着不同方向去选取重组信息,不依常规,寻找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受现代知识的局限,不受传统知识的束缚,不局限于既定的模式,思维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前进,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的途径。发散性思维是  相似文献   

4.
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它和创造力有直接联系,是创造性思维的中心.所以,培养学生成为创造型人材必须发展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为此,我在教学中注意: 一、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精心设计课堂的中心议题,可以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供良好的条件.因此,我努力钻研教材,结合  相似文献   

5.
一、一题多作,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是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方法。它不受现成知识的局限,不受传统方式的束缚,给创造新形象、提出新见解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因而被认为是创造性思维的中心,测定创造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一题多作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式。我曾对学生进行过同一材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与发散思维青铜峡市小坝乡教委伍庭雄人的思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发散性思维,指对同一问题产生多种解答的思维方式,这是一种不依常规、不受传统知识的束缚、不受现代知识的局限、求新图异的思维方式;另一种是集中性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寻求并产生单一正确解答...  相似文献   

7.
运用几何图形变换培养发散思维能力○黄伟珍(南昌一中)发散思维是人们在解决一个问题时,产生尽可能多的选择方案的思维过程,它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多变、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联系,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有主导地位,培养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8.
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训练与考查,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手段,现已越来越受到广大初中物理教师的重视,成为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发散性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答案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形式主要有横向发散思维、纵向发散思维、侧向发散思维、逆向发散思维等。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呢?要认真搞好物理知识的教学。发散性思维,实质上是对头脑中已有的信息、知识,进行重构、重组。所以,经验、知识是发散性思维的基础,人们只能在已有的经验、知识可能提供…  相似文献   

9.
赵菊珍 《云南教育》2003,(14):42-43
发散思维是一种沿不同方向、在不同范围、不因循传统的思维方式。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对幼儿来说,就是要鼓励他们不依常规、寻求各种答案,发现新事物。笔者认为,幼儿园手工活动是培养幼儿发散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靠常规浔求变异,思维方式朝着多样化的方向演进,从各个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一直是数学教学中所关注的问题,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环节。我们应根据小学数学的具体情况,小学阶段应着重形象性发散思维的训练。本文主要结合小学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的经历谈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如何从以下三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听音响编故事”的作文竞赛中,广大小作者表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我很受启发,这里谈几点感受。一、要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就语文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除了系统地传授知识,自觉地培养智能外,要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中心。培养发散性思维,是培养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刀,首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刺激他们进行发散性思维的环境,逐渐养成他们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这次征文比赛正是这样作的。播  相似文献   

12.
我将贾平凹的《丑石》给学生学习。读完这篇文章后,有学生认为“丑到极处,便美到极处”只是在十分独特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更有甚至完全反对作者的观点,认为臭极了不会香极了,坏极了不会好极了。关于《丑石》的哲理寓意可以讨论,我只是由此想到培养中师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受现成知识的局限,不受传统的束缚,其结果可能发现新事物、新思想。因此,很多教育家认为:发散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这种思维方式是未来教师特别需要的。中师生的发散思维,一般表现出流畅、变通、独特的特点,灵敏,迅速,随机应变,能提出超常的观念,不受普遍观点的影响。同时还体现出中师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其表现为突发性强,缺乏深思熟虑;情绪色彩浓,希求得到肯定和扶植的  相似文献   

13.
谭肃 《辽宁教育》2004,(11):41-42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思维过程有两种类型——发散思维和聚合性思维。聚合性思维(又叫幅合思维,求同思维)就是利用全部已知信息做出一个答案,而发散性思维是从某一点出发,进行放射性联想,追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取得问题的多个答案,是一种不依常规、不受已有知识局限、不受传统方式  相似文献   

14.
发散性思维,是指面对问题沿着多方向思考、产生出多种设想或答案的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中一种极为重要的思维形式,也是测定创造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主要是通过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来实现的.既然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成长极为重要,那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15.
吴会成 《成才之路》2009,(35):88-88
(1)打破逻辑思维的束缚,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在课程的制图教学中,增加“线面构形”“组合体构形设计”“零部件构形设计”等几方面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发散式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的特点是大胆假设、不受现有知识的局限,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灵活多变,思路广阔,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6.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是创造力的核心。它是个人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创造新颖、独特的思维产物的思维,是一种不受已有方向限制、不受思维定势所拘泥的、有创见的思维。数学课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学科之一。其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发散训练。发散训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7.
在新技术革命挑战面前,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各国都把开发国民创造力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思维,而创造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发散思维。它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形式。思维的积极性、求异性、广阔性、联想性是发散思维的特征。正如何炳骅先生所说:“思维不为习惯所有,而是能够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可以避免考虑问题单一化,促进思维活跃,不呆板、僵化。”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桑明华 《考试周刊》2010,(47):179-180
发散思维的特性是思维的积极性、求异性、广阔性、联想性,它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教师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精心设计一些能解培养发散思维的问题,有意识地抓住这些特性进行训练与培养,既能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能灵活地掌握各知识点,进而达到知识迁移和巧解巧算之目的。教师如何巧妙地培养发散思维,找到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有效途径.在物理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正>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即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发散思维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它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种体现.变式训练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一个好方法,它可以通过纵横发散,使知识串联、综合沟通,达到举一  相似文献   

20.
<正>发散性思维是数学思维的基础,运用发散性思维能够培养创新能力。积极培养运用发散性思维既符合当今的课程标准要求,同时也符合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一、发散性思维概述发散性思维也叫做求异思维,是指不受任何限制的对于当时掌握的信息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思考,从而达到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目的。发散性思维具有灵活性、独创性及多感官性。这里的灵活性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