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0 毫秒
1.
诗歌鉴赏自采用主观题形式考查以来,常常注重对学生鉴赏评价能力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评判,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的审美教育功能,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诗歌鉴赏就是要引导学生自由地欣赏美、发现美、进而运用美的规律创造美。然而在具体的鉴赏过程中,学生还不能熟练进行分类鉴赏,对诗歌的内容、主旨的把握还不够准确,对各类诗歌的特征意象理解还比较模糊,本文就诗歌的分类鉴赏作简要分析:一.怀古诗怀古诗将史事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的遭遇(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或对历史作冷静理性的思考与评价(如杜牧《赤壁》)。  相似文献   

2.
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体会,向大家介绍一下"古诗鉴赏四步法".   第一步:知诗--知内容--理解力   鉴赏法的第一步是知诗.在这里大家要结合作家及注释,理解诗的字面意思,浅层意义,这是基础,也是培养理解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现当代诗歌的鉴赏 ,主要是理解诗的时代背景、主题思想、艺术构思、词语和语言特点。通过朗诵、默想和品味 ,以加深对诗的理解和赏析 ,诗化自己的感情。鉴赏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诗的艺术手法 ,诗的美 ,有些可以讲出来 ,有些是讲不出来的 ,我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 ,真正意会到诗的优美的意境。高考文学鉴赏的测试内容有两条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这一条主要是针对文学作品(现当代诗歌、古代诗、词、曲 )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言的。要求主要从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三个方面进行赏析。《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全国普通…  相似文献   

4.
正鉴赏诗歌文句,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需要赏析的诗句,往往是诗中的名句,或以意胜,或以情胜,或以韵胜,或以意象发人之思,或以境界动人之情。鉴赏诗歌名句的过程就是诠释其意象、意境、手法、语言的独特之美的过程。我们要有一双慧眼,发现其独特之处,并且进行适度解读。这类考题往往以"请对这首诗某一联(句)进行赏析"的提问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查。对于这种较为开放的题目,我们可以以"手  相似文献   

5.
诗歌鉴赏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诗的感觉去把握诗的思维,从而进入诗歌本。诗歌本中以意象为基本单位构成诗的思维不同层次。对诗的思维不同层次的把握,使鉴赏对诗歌本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分析。但在诗歌鉴赏中还必须通过对诗歌的本体性特征“诗家语”的感悟去把握诗歌的独特性,在艺术再创造中充分发挥鉴赏的想象和联想的作用,根据“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原则去鉴赏诗歌和获得诗美享受。  相似文献   

6.
薛吉辰 《考试》2003,(10):3-4
2003年高考诗歌鉴赏题选用的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五律诗《过香积寺》,考查的侧重点是对“诗眼”的理解,实际上是对词语的鉴赏。在古诗鉴赏题中,词语的鉴赏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一般包括动词(形容词)、数词、色彩词、象声词和叠字叠词等几方  相似文献   

7.
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高考中也占有相当比重。但是一些同学在进行诗歌鉴赏时常常不知从何处下手,笔者觉得这主要是因为同学们还未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下面,笔者试从诗歌的关键词句、诗歌的写作背景、诗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三方面来谈谈突破诗歌鉴赏堡垒的方法。一、从诗歌的关键词句入手进行诗歌鉴赏我们在学习郑愁予的《错误》时,老师都会讲到理解这首诗要从“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一句入手,这一句是我们理解这首诗的关键,也是突破口。同样,在鉴赏别的诗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找出这样的词句,有些诗歌的标题本身就为我们…  相似文献   

8.
石爱梅 《初中生》2009,(6):27-28
鉴赏古诗词名句的关键是明确思路。首先,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可将名句分为三大类:写景、抒情、言理。其次,按“交代出处——阐明旬意——感受句美”的鉴赏思路来组织语句。  相似文献   

9.
张丽 《教育教学论坛》2011,(32):169-170
现代诗歌鉴赏首先要注重诵读。要根据诗的不同品种,诵读时着重欣赏其某一方面的意境、风采、韵味。应理解诗的内涵和情感特征,这是诵读的基本前提,如果对诗的内涵理解有偏差,就无法正确地进行诵读。再次,要把握诗的语言特点。现代诗歌鉴赏要通过意象领悟意境。想象是诗的翅膀。在诵读中我们还要驰骋想象,再造新的艺术形象,这样才能"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获得美的享受。现代诗歌鉴赏要咀嚼"看似平常却奇崛"的诗歌语言。把握住诗的形象,才能心领神会,分析出诗歌所创造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诗词鉴赏是检测考生文化素养和阅读理解诗歌的重要考试内容。但是,在日常教学中,诗歌鉴赏是费时最多,收效甚微的一道题型。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有很多,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范围太大,让学生无从准备。从表达方式到表现手法,再到修辞手法,甚至结构技法,几乎所有文学理论的知识都有可能出现在诗歌鉴赏的题目里。例如2008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涉及诗、词、曲,题材遍及田园、山水、咏怀、送别、羁旅行役、边塞、风物、咏史、爱情、哲理等多个侧面,测试内容涵盖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等全部考点。二是设问太宽,让学生摸不着头脑。  相似文献   

11.
我们把近两年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考查的内容和形式作简单梳理后可以得出,鉴赏的诗歌,朝代不出唐宋,诗为绝句,词是小令,作者有著名诗人,也有相对陌生的。但题材主旨都是最常见的易于理解的思乡诗和写景诗。考查内容,重点是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表现手法涉及意象、细节、对偶、比喻、动静结合、情景交融;语言鉴赏涉及炼字、语言特点。由于2005年古代诗歌鉴赏增加了分值,命题形式也由一题两问改成两题两问或三问。一般第一题是理解确认,第二题是赏析。由此师生可以大体确定复习训练的范围:唐诗宋词中的小令和绝句依然是重点,即使…  相似文献   

12.
诗歌鉴赏题向来都是难点,学生难以把握诗歌大意,难以理解诗歌情感。要提高诗歌鉴赏的解题能力,就要做到“四留意”,即留意诗题、留意作者、留意注解、留意考题,才能快速把握诗歌内容,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解答诗歌鉴赏题要讲思路。一般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从形象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形象的认识规律。首先要认真阅读整首诗,初步了解诗的基本内容,再逐字逐句推敲,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从而进一步把握诗的意境。诗歌是借助形象来抒发感情的,要认真分析诗中所描绘的形象特点,体会形象所寄托的思想感情、所创造的艺术境界。以’99诗歌鉴赏题为例,第8题要赏析杜甫的《漫成一首》,是一首写景诗。近年来诗歌鉴赏都取材于古典诗歌的写景诗,这是共同点。阅读全诗,从“江月去人只数尺”、“欲三更”、“联拳静”这些语句,可以初步把握这首诗是描写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再逐字逐句分析理解。第一句“江月去人只数尺”中,“只数尺”形容了江中月的清晰,  相似文献   

14.
正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它要求语言精练而形象。诗人在写作时感情特别强烈,想象力特别丰富,所有这些,都依靠诗歌语言展现出来。因此,掌握诗歌语言常用的修辞手法,明确其作用,对理解和鉴赏古代诗歌是很有帮助的。一、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同时,也是诗歌鉴  相似文献   

15.
一、切实把握鉴赏点的内在关系古诗鉴赏高考要求几年来基本保持一致。仔细分析高考考查要求,实际上可将其归纳为四个考查点,而且考查点之间有其内在联系,即“语言———形象(意象、意境)———思想(包括感情、观点态度)———技巧”。遵循这一鉴赏规律,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诗歌,为正确地全面地鉴赏提供了一种可能。二、从语言入手,品味内蕴诗意诗是一门语言艺术,要鉴赏它,必须理解诗的语言含义。事实上,近两年高考试题的设题,都是从语言入手的。2002年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从“折柳”寓意入手,进一步考查折柳同故园情的联系;2003年王维《过…  相似文献   

16.
鉴赏古诗词名句的关键是明确思路. 首先,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可将名句分为三大类:写景、抒情、言理. 其次,按"交代出处--阐明句意--感受句美"的鉴赏思路来组织语句.  相似文献   

17.
李春华 《文教资料》2009,(25):61-62
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发现"读诗·解诗·入诗"的三步鉴赏法对解决如何鉴赏诗歌问题比较奏效,在具体解题时还须综合运用,但只要找准"切口",就完全可以做到"以点破面".  相似文献   

18.
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是一种最 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是社会生活的缩影,是诗人情感的倾泻,也是诗人智慧 的结晶。鉴赏好的诗歌,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社会,丰富阅历,美化心灵,陶冶情操。在诗歌 鉴赏教学中,我以为要着力引导学生探究诗歌的“三美”:反复吟诵,领会诗歌的情感美。诗歌鉴赏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它包括认知 、想象、记忆、思维。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赏诗,首先得读懂诗。通过反复 诵读,整体认知,理解诗文的词义、句义,把握诗的内容。其次,通过反复…  相似文献   

19.
通过诗的感觉去把握诗的思维,从而进入诗歌文本。诗歌文本中以意象为基本单位构成诗的思维不同层次。对诗的思维不同层次的把握,使鉴赏者对诗歌文本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分析。但在诗歌鉴赏中还必须通过对诗歌的本体性特征“诗家语”的感悟去把握诗歌的独特性,在艺术再创造中充分发挥鉴赏者的想象和联想的作用,根据“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原则去鉴赏诗歌和获得诗美享受。  相似文献   

20.
对古代诗歌教学的研究,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诵读法”,“品读法”,“美读法”,“改写法”等,都有相当的实用价值,值得借鉴。但我认为,在教学中除了词句的掌握外,我们还应该注重对诗歌思想内容及其所营造的意境、诗的风格特点进行审美意义上的鉴赏。一、在联想中鉴赏古诗鉴赏是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关键步骤,也是体会诗歌艺术风格的重要一环。而联想,恰恰是进行鉴赏的最重要的思维活动之一。朱光潜在《美感与联想》中说:“在关照自然和艺术时,我们最容易起联想,例如红是火和血的颜色,所以看到红令人觉得温暖,感到热情;青是田园草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