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智能化手机终端设备的不断发展,使手机网络成为传播知识和信息的新兴平台,而手机网民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新群体。其中,大学生手机用户的增长态势突出,成为手机网络使用的主力军。而了解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的现状,分析手机网络的发展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带来的改变,是适应3G时代发展,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热点。该研究针对此问题,采用了自编的"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状况调查表",对重庆市四所不同类型高校学生手机网络使用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从手机网络使用率和依赖度的相关因素、大学生使用手机网络的基本情况、大学生与手机网络的互动关系三个方面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调查结果反映的问题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一、理工类高校学生网络依赖问题(一)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例研究理工类高校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笔者通过对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生网络成瘾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网络使用并不能简单归结为网络成瘾,网络成瘾应该是大学生沉溺网络的重度表现。根据多年的公寓管理知识和实践经验设计《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问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部分高校大学生网络情况问卷调查,分析了大学生上网的基本信息情况、网络应用状况、网络文明状况和思想道德教育状况等;对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就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途径、机制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诚信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网络如何影响大学生诚信值得深入探究。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在校大学生的网络使用现状、诚信状况及网络使用情况。结果发现,网络信息的使用方式对大学生诚信存在不同影响:网络的总体使用情况及网络评论与诚信负相关,但对网络新闻的关注行为及对网络热点事件的生活讨论则与诚信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社交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日益引人注目,对大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主要采取调查问卷法和随机访谈法,以福建工程学院在校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情况分析为例,分析了社交网络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影响,在针对大学生社交网络使用需求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利用社交网络,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6.
鞠鑫 《文教资料》2009,(14):225-227
为了了解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大学生在校期间不良的生活状况的关系,为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提供参考,本文作者用网络成瘾量表和自编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5所高校1005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大学生在校期间不良的生活状况容易诱发网络沉迷,由此提出建议:高校应构建系统的、科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  相似文献   

7.
信息素质是21世纪大学生素质结构的基本构成之一,是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必备素质,对于提高大学生在信息社会的生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拥有知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体,也是接触和使用网络最多的群体之一。大学生能否在网络环境下适应时代要求,高效地获取和利用信息尤为重要。我们对网络环境下本科生的信息素质基本状况进行了调查,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为了掌握泰山医学院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和使用情况,我们对2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网络的发展大大的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给广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尚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校园文化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给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关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关系。文章在贵州省"大学生消费状况实证研究"问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分析,从大学生的上网途径、上网内容和上网时长分析大学生网络使用基本情况,分别从大学生自生因素、环境因素探究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原因以及网络依赖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得出结论:第一,网络依赖导致大学生人际交流障碍;第二,导致人际关系信任危机;第三,导致亲友关系紧张;第四,导致师生、同学关系淡漠。最后从学校、家庭和个人三方面解决大学生网络依赖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大学生网络依赖情况、网络心理需求状况以及社会支持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影响因素,认为目标规化、情感宣泄和社会支持度这三个维度对于大学生网络依赖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从社会支持、发展规划、情感疏导和网络教育四个层面,研究了大学生网络依赖行为的调节机制,并进一步提出了大学生网络依赖干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馨 《文教资料》2010,(10):218-220
本论文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量化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大学生网络设备及网络安全方面的相关知识比较欠缺;对网络软硬件操作方面的技能不够熟练;在使用电脑和网络时焦虑状态差异较大。针对以上情况.建议各高校通过开设网络素养课程。提供良好健康的上网环境.鼓励学生多参加网络实践活动等方式综合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蜺 《西北师大学报》2008,45(5):111-116
大学生网络成瘾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对社会和谐也造成不利影响。本文以西安地区高校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状况的调查为出发点,重点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根源进行深入分析,并从心理疗法的角度提出治疗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特点、目标、形式,为全社会特别是高校预防和控制大学生网络成瘾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3.
网络已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信息载体,同时也是当前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交流信息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当前我国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中还存在着不和谐的因素。文章基于高校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所得数据,从多层次、多角度解析信息网络对高校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影响。调研结果显示:高校不仅可以通过网络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和交流形式,而且进一步完善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优化管理体制与机制、营造和谐校园网络文化环境来确保大学生合理有效地使用网络,进而最终实现构建和谐校园网络文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方便,但也导致一些用户无节制地使用网络,影响其工作和学习,损害身心健康。“网络成瘾”日益成为国内外心理学家研究的重点之一。大学生作为互联网使用的主要群体,他们的心理行为发展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互联网的烙印。内蒙古作为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该地区大学生网络使用和网络成瘾又处于何种状况呢?本研究通过问卷对内蒙古1357名在校本科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大学生基本能够科学、合理、健康地使用网络;大学生网络成瘾群体和正常群体在网络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华中师范大学博雅论坛为个案,对校园网络论坛的语言使用状况进行考察,归纳出校园网络论坛语言的基本使用情况,进而运用社会语言学理论分析出校园网络论坛语言的主要特征,并从中透析出大学生的从众与效仿心理、娱乐心理、寻求自我认同心理等心理特质,显示出大学生青年群体自身的价值取向与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SCL-90及艾森克人格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并对网络成瘾现象和行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特征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共有514名黑龙江省某大学学生参加本研究,其中男生439人,女生75人,使用网络成瘾诊断量表、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SCL-90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量表对所有被试进行测试。结果:大学生网络成瘾占18.09%,其中,男女比例差异显;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大学生非网络成瘾;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艾森克各项人格特征平均分普遍高于非网络成瘾。网络成瘾大学生的SCL-90的10项因子分与艾森克E量表呈负相关;与N、P量表呈正相关;且在躯体化、人际、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其他项上正相关显。  相似文献   

17.
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使网络深刻地进入到我们社会的每个领域,大学生作为先进知识与技术的学习与创造者更具有超强的网络意识。但随之而来的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也日益严重,高职院校大学生出现了较为普遍的病理性网络使用现象,教育工作者要关注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大学生病理性网络使用现象,对他们网络的使用进行积极的心理辅导与干预很有必要。本文目的在于探讨如何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病理性网络使用进行心理辅导与干预。  相似文献   

18.
网络学习在大学校园已经全面展开,利用网络学习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各种网络学习资源也是百花齐放。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主要了解在研究性学习模式中,大学生使用网络的基本情况、大学生使用大学英语网络学习资源的情况、大学生使用大学英语网络学习资源的技能情况、教师在学生使用英语网络学习资源中的作用、大学生在使用英语网络学习资源中的互助性等现状,旨在了解大学生对于英语网络学习的体验和看法,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调查湖南省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分析网瘾形成的因素,为有效防治大学生网瘾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网瘾者与未成瘾者的对比分析,可知成瘾大学生的网络使用偏好主要集中在网络游戏、网上购物、网络色情、网络交友四个方面,必须对大学生开展针对性强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也不断在发展,其中出现了不少网络詈词,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网络詈词也已经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陕西省西安市52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网络詈词的调查。通过调查结果,总结出了校园十大流行语,同时对流行语进行了分类。对大学生网络詈词使用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在使用网络詈词方面存在着性别、年级和学科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