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心窗     
王惠云 《世界文化》2012,(4):2+1-F0002,1
两个重症病人,同住一间病房。其中一个每天下午要在床上坐一个小时,以便排出肺部的积液。他的床紧挨着这个病房唯一的一扇窗户。另一个则必须整天平躺在床上。他们一聊就好几个小时。  相似文献   

2.
钟华 《世界文化》2008,(3):36-37
《变形记》是卡夫卡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历来为评论界所关注,对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变形的阐释多如繁星,但多数人只着眼于文本中潜藏着的异化现象,把他塑造成物化世界的牺牲品。然而,甲虫之谜却少有人注意,即小说的主人公为何一定要变成甲虫而不是其他呢?小说开篇,主人公就被抛入陌生的异己世界:“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变形作为既定事实被主人公默认,他并没有思考变形的缘由,直至他最后凄凉的死去,作者从未交待或暗示主人公与甲虫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拿破仑的工作时间李有观编译拿破仑是个精力充沛的人,对时间抓得非常紧。在巴黎期间,他每天早上2点钟起床,一个人在书房里工作到5点,然后再去休息。7点钟让人把他叫醒,起来后,经过一番仔细的洗漱,又重新回到自己的书房,在那里度过整个上午。在这段时间里,他和...  相似文献   

4.
紫色的蔷薇     
手里拿着一朵紫色的蔷薇,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床边,床上摆满了哥的照片.哥走了,他一个人悄无声息地走了,他说他最喜欢紫色的蔷薇花,可他永远见不到蔷薇花了.在这个蔷薇花盛开的季节,我欲哭无泪,洒下了一片凄凉的紫色的回忆.  相似文献   

5.
因为“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中国人知道了世界上有个人叫安徒生;又是因为他,我们知道了世界上还有一个如他笔下所描绘一般的美丽国家——丹麦。  相似文献   

6.
赵强 《世界文化》2001,(2):31-32
美籍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被赞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和“一个奇迹”,1978年曾荣获“爱佛瑞·费歇”大奖。马友友1955年生于巴黎。他的父亲马孝骏曾任教授,是一位小提琴家,早年从中国移民到美国。母亲玛丽娜以前是位歌唱家。在马友友的眼里,父亲是个“严厉的家庭教师”。父亲教他法语、中国历史和音乐,还要他每天背诵两段巴赫的曲子。四岁时,他就能够演奏巴赫的组曲。不久,一位给他以很大影响的人进入了他的生活,那就是艾萨克·斯特恩。“第一次听他演奏时,他才六岁,大提琴都比他高。”斯特恩回忆道。马友友一家移民到美国时…  相似文献   

7.
为学者画像     
张柠 《东方文化》2000,(3):65-68
蒙田(1533-1592)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他的随笔中有大量的引,几乎引遍了古代希腊罗马先贤圣哲的言论,显示出惊人的博学。因此,他也可以说是一位大学。一位批评说:“《随笔集》描绘了蒙田深刻的‘自我’,它已成为人类明的象征,是世界各国正直人的枕边书……是那些依然相信人类尊严的人永久而普遍的读物。”  相似文献   

8.
卡图卢斯(约公元前84—约前54年),生于意大利北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16岁开始写诗,青年时代成为罗马“新派诗人”的领袖,传留至今的诗歌有116首。他是古罗马地位相当重要的一位大诗人:“不仅是罗马第一个有完整诗集保留下来的诗人,也是第一个让世人了解罗马上层社会内心感情的诗人,更是第一个让世人了解一个人内心的罗曼史的诗人,同时也是第一个可以列入世界诗人之林的罗马诗人”(刘文孝主编(《罗马文学史》)。在世界诗歌史上,卡图卢斯不愧为一位具有开创意义的抒情诗人,是近代爱情诗人的祖师:他“继承发扬了萨福的个人化抒情诗传统,  相似文献   

9.
于尔根·瑙曼是一个“被遗忘的世界”的看护人,这个被称为“被遗忘的世界”的地方叫温斯多夫(Wunsdorf)。它是一座小城镇,距离柏林市中心大约40公里。如今作为一个德国居民,他每天与昔日的遗留物为伴。  相似文献   

10.
那是1593年5月30日的一个傍晚。在伦敦城几英里外的德特福村里,有一个名叫埃莉诺·布尔的寡妇开了一家小旅店。旅店中有一间与外边隔绝的房间,远离那个充满了喧闹欢笑声和靡靡的歌曲声的乌烟瘴气的酒吧间。这间房里有四个人,其中三个人在玩十五子游戏,第四个人躺在床上。这时,玩十五子游戏中的一个与躺在床上的那个人发生了争吵,嗓门儿越来越大,两人都动了肝火。猛然间,第四个人从床上跳起来,从对方的腰带里拔出一把匕首。接着是一场搏斗,只听得一声尖叫,第四个人躺倒在地,眼睛上被戳了一刀。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我经常在想一件事:创办一所现代学资料馆。甚至在梦里我也几次站在学馆的门前,看见人们有说有笑地进进出出。醒来时我还把梦境当作现实,一个人在床上微笑。  相似文献   

12.
姬遇 《世界文化》2011,(5):44-45
有这样一个人,他的身材并不高大,但是他的思想震撼了世界;有这样一个人,他的双臂也许瘦弱,但是他撑起了无数人的意志;有这样一个人,他的生命不算轰轰烈烈,却取得了比轰轰烈烈更大的成就:有这样一个人,他是甘地。  相似文献   

13.
塞缪尔·约翰逊博士和他的父亲世忠(一)在英国利奇菲尔德城的一家小书店里。地板刚刚清扫干净,仅有的一扇小窗上的百叶窗已取下来。时间尚早,顾客还没开始登门。门外正下着雨。门旁的一张小桌前,一位满头银丝、老态龙钟的人正在忙碌地包扎一些书籍。当他把一包包书放...  相似文献   

14.
英国作家笛福所的《鲁滨逊飘流记》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小说,出版后风靡世界,因此这部作品有许多不同字的版本,凡读过此书的人都会对鲁滨逊留下深刻的印象,他那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坚强不屈的性格及在绝境中顽强的生命力总让人震撼不已。但“鲁滨逊”实际上只是一个艺术形象,他的原形是一位被船长流放到一个荒岛的水手。  相似文献   

15.
话扇     
话扇肖毅彪扇,是一种驱暑纳凉的用具。在我国灿烂的文化园林中,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到的艺术特性。我国最古老的扇子是羽扇,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据《古今注》记载:“舜广视听,求贤人以自辅,作五明扇。”又云:“羽扇之制,起自殷高宗。”这是关于扇子起源...  相似文献   

16.
杨琳 《寻根》2002,(4):26-32
按照东汉许慎《说解字》的解释,扇的本义是门扇,因为扇字从户。但扇字的另一偏旁“羽”表示什么,自古以来还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现在看来,扇的本义可能不是门扇,而是扇动。鸟和昆虫飞行时都得扇动翅膀,所以扇字从羽。偏旁“户”是表示读音的声符,只是由于语音的变化而失去了表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著名画家毕加索(1881-1973)一生都在追求女人,没有女人就无法生活,同时他也害苦了这些与他相爱过的人。他说:“每次当我要换女人时,就要让前一个女人死了心,这样就可以摆脱她们,就不会再给我找麻烦。”大概正因为这个原因,他的7个女人(包括妻子、情人)中有两人精神分裂,有两人自杀。  相似文献   

18.
名人名言录     
爱情好象是麻疹,每个人都不得不经历它。——塞缪尔·约翰逊不犯错误的人通常不会有所成就。——约翰·费尔普斯居里夫人说:“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因此她很注意锻炼身体,不仅喜欢爬山、骑自行车,而且喜欢野游、善于游泳。萧伯纳(1856—1950)在晚年,特别崇拜“太阳”,整个冬天都进行日光浴。他有一间可以旋转的茅屋,使他每天可以得到充足的阳光。他活了  相似文献   

19.
祈祷之手     
烟寒 《世界文化》2006,(2):22-22
公元15世纪的时候,在德国纽伦堡附近的一个很小的村子里,住着一户有着18个孩子的家庭。18个孩子!哦,要知道这该是一个多么大的家庭啊!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作为一家之长的父亲每天为了这一大家子人的一日三餐忙得焦头烂额了。他是一个金饰匠,每天除了做好自己的工作之外,还尽可能  相似文献   

20.
布朗·菲尔普斯是美国密歇根州的一位普通市民。有一阵儿,他常常接到一些陌生人的电话,把他错认为那位伟大的游泳运动员迈克尔·菲尔普斯。有一天,菲尔普斯到酒店里买醉回来,进了家,打开自己的手机,发现上面有几条短信。其中一个自称"鱼迷"的市民写道:"菲尔普斯先生,您能回复我的信息吗?"如果记忆不错的话,这个叫"鱼迷"的人,几乎每天都要给他发一条短信,但是,他知道,对方要找的人肯定是迈克尔·菲尔普斯,也就是那位创造了奥运奇迹的伟大的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本来懒得理这种事,不过,又觉得有些兴奋。在床上躺了一会儿,菲尔普斯有些无聊,就拿出了手机翻看,上面有不少信息没有删除,当他浏览到"鱼迷"的信息时,忍不住心动了一下,回道:"你好,感谢你对我的关注。"信息发过去不久,对方又回来了:"天哪,您真的回复我了,我这不是在做梦吧?!"菲尔普斯回道:"是啊,不是做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