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边巍 《中国出版》2014,(17):62-65
不同的政治秩序观对公共性理解存在差异,媒介的公共性表达按照不同的路径安排,表现出多种形态。自由主义秩序观下,美国媒介的公共性表达以独立于国家为前提形成了专业主义规范。欧洲大陆则继承着共和主义的传统秩序观,媒介的公共性表达在国家的庇护下被安排,呈现出精英主义的价值趋势。  相似文献   

2.
社会新闻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注重选择“道德接口”,折射出科学而人性的新闻观 九十年代社会新闻真正兴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注重选择“道德接口”,逐渐形成了在社会新闻深处那种科学而人性的新闻观。 所谓“道德接口”,指道德理念与道德现实衔接的途径和方法。“接口”是比喻,就像自来水管,公用部分粗,一家一户的细,要把自来水从粗管输到细  相似文献   

3.
从美国新闻史看新闻专业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林蔚 《青年记者》2007,11(6):27-28
一部美国新闻史,既是美国新闻事业的嬗变发展史,又是美国200多年自由、民主、独立精神贯穿的历史。现在的新闻从业继承了200多年来的传统职业精神,汇流成新闻专业主义这个理念。新闻专业主义,正是在美国经济政治的各种力量的博弈中走向成熟,逐步确立的。媒介专业主义诞生于美国世纪之交的巨变中,工业革命的机械化、城市的兴起、通信设施的大发展、钢铁时代的到来、电力的利用、新技术新发明的出现,这一切都为专业主义注入了时代诠释。美国新闻业抛弃了政党报刊的旧时代,在煽情主义和商业主义报刊出现以后,尤其在19世纪末的新式新闻业形成以后,专业主义始方登场。[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媒介将城市景观与人物活动抽象编码成符号,交由接受者解读,并对接受者造成影响。《新周刊》作为中国很早做城市报道的大众媒介,在构建自己的"城市话语"体系中形成了自我标榜的人性城市观。  相似文献   

5.
阅读速递     
《出版参考》2014,(8):54-56
《瓦尔登湖的反光:梭罗日记》 [美]亨利·戴维·梭罗著 朱子仪译 金城出版社定价:58.OO元 2014年6月 作为爱默生的学生、美国“自然文学的先驱”,梭罗青出于蓝,他的日记被爱默生称为“储蓄所”,而他为世人所熟知的《瓦尔登湖》正是从他的“储蓄所”里零存整取了全部素材.《梭罗日记》是梭罗生命的储蓄所,他的文学生命因此而不朽。  相似文献   

6.
新詹金逊主义是西方档案学界重要的理论思潮,它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档案学家在继承英国著名档案学家希拉里·詹金逊的档案证据神圣性思想的基础上,面对当代文件数量激增、机构变化频繁、文件不稳定性增加等实践问题,重新认识并发展詹金逊的档案证据观而形成的档案思想,对于理解文件的有机联系,理解文件证据性的根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喻频莲 《当代传播》2012,(1):102-104
张季鸾报刊功能观的精神谱系主要有三个来源: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底蕴、日本近代专制主义下的自由主义思想影响、美国新闻专业主义思想的借鉴。他的报刊功能观具体体现在"公共机关"的职业理念和"国家至上"的媒体角色两个方面。这两种观念在现实中往往是相冲突的,主要原因在于张季鸾当时借鉴的西方新闻专业主义思想本身还不成熟,传统文化中的国家本位主义影响和国难当头的特殊时代背景,再加之对蒋介石"报恩"的私人情感因素,使得他的办报实践偏离了社会公器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新新闻主义潮起潮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20世纪60-70年代出现的新闻学流派新新闻主义,在美国新闻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新新闻主义采访技巧独特,写作手法别致,它强调“利用感知和采访技巧获取对某一事件内部的观点,而不是依靠一般采集信息和提出老一套问题的手法。它还要求利用写小说的技巧,把重点放在写作风格和描写方面”。因此,新新闻主义在美国新闻界形成自己的门派。但是,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之后,这一流派便基本上没有了市场,近年又受到进一步的清算。  相似文献   

9.
乐在工作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工作,你就变得越快乐,你就更可能成功…… 美国精神之父爱默生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是天使.  相似文献   

10.
寇荣波 《大观周刊》2012,(22):16-16
梁实秋的文学批评话话有着明显的古典主义的倾向,古典主义的理念一直贯穿始终,这是他作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处于中西思想交杂时期对社会文化的认识和严肃选择,同时,在古典主义的关照下,形成了他独树一帜的人性观,在我看表,理性就是他人生观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1.
谷峰 《出版参考》2005,(32):43-45
爱默生简介 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1882)美国散文作家、思想家、诗人.1803年5月出生于马萨诸塞州波土顿附近的康考德村,1882年4月27日在波士顿逝世.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文坛上,来自东北的女作家迟子建以其独树一帜的文风赢得了读者的喜爱.迟子建执着于人性善的表达,在迟子建的笔下无绝对的恶人,而恶人最后也每每改过向善,在这种温情主义世界观的观照下,她的作品闪烁着迷人的人性之光.  相似文献   

13.
多元文化主义是当代美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在多元文化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以前被排除在新闻视野之外的少数族裔正得到美国新闻媒介的日益关注和报道。美国媒介生态中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等多方面因素促成了大众传媒对多元文化主义思潮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新闻消费主义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已经日趋明显,具体体现在媒体观、新闻选择观、记者观、受众观和新闻行业评判标准的变化。二者在这些方面的冲突矛盾显著,需要引起广泛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郑一卉 《新闻界》2013,(12):77-80
公共新闻运动为美国记者打造一个新的身份——"公民身份",但此新身份并未获得美国新闻界的广泛认同。这是因为它与新闻专业主义发生了冲突。新闻专业主义仍是美国新闻业的重要内在逻辑,逾越和颠覆新闻专业主义的企图在现阶段是难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张珊珊 《青年记者》2007,(11):55-55
新闻专业主义是西方新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这一时期的美国处于独立报刊时期,记者成为了一种社会职业,并以尊重事实、客观报道为己任。20世纪初期的美国新闻媒体形成一种浪漫主义精神,在这种浪漫主义的指引下,许多编辑和记者都相信他们可以利用手中的舆论力量,来反映民众呼声,主持正义,打击社会黑暗现象,从而打开新闻专业主义的“美妙画卷”。到20世纪中期,新闻专业主义这一理念日渐成熟,成为“诠释和评判新闻事业的主导话语”。  相似文献   

17.
周陈程 《今传媒》2015,(2):152-153
美国新闻史的发展与新闻专业主义的渊源颇深,从早期的政党报刊到黄色报刊,再到后来的商业化报刊的发展历史,即是新闻专业主义由产生到发展的历史。梳理新闻专业主义的诞生发展与美国新闻史的演进之间的关系很有意义。本文认为,美国新闻史的发展为新闻专业主义提供了自然的语境与实践。相应的,新闻专业主义并非天然存在,而是在媒介、政府、社会、商界的架构体系之下,彼此掣肘妥协和制衡的产物。同时,这个架构体系也为新闻专业主义发展提供了动力。  相似文献   

18.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5,(5):68-68
《一种人生观:冯友兰的人生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冯友兰2005年1月定价:12.8元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20世纪20年代的主要著作之一,阐述了他受新实在主义影响而形成的人生哲学观,包含作者对人生之真相、人生之目的、人生获取幸福之手段、人之死等种种问题的解答。冯友兰力图把新实在主义同中国传统哲学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文化背景不同所形成的时间观也不同。时间观制约着人们的行为模式,常常给跨文化交际带来困难和障碍。本文将对中西方交际中时间观差异及其在现实中的表现进行分析,以期增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对时间观差异的相互理解,避免交际失误。  相似文献   

20.
探讨新闻专业主义,不能离开"职业"观和"专业"观,尤其不能离开西方职业化发展的长期历史传统。从新闻专业主义到专业主义,从专业到职业,源于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有完整系统的逻辑和历史支撑,西方"职业群体"在社会中担负的角色与中国也有很大不同。作为新闻专业主义之前提的"专业性职业"并非是对中国新闻业发展历程和客观存在的准确描述,忽视这一点则可能加大我们根据西方范式书写自身历史的风险。由此,我们需要把目光从具有局限性的"职业"和"专业"话语中移开,从具有某种封闭特性的"职业理念"中走出来,追寻一种更开放的"新闻理念",注意其与更广泛的人群和宏大时代主题的密切关联,涵纳所有新闻生产参与者们的集体意识和共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