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螺纹桩银汞核修复上颌第一磨牙残冠残根的疗效.方法:在完善根管充填的基础上用成品螺纹根管桩固位、银汞合金做桩核,再用全冠恢复磨牙冠外形.结果:49例上颌第一磨牙残冠残根修复病例,经追踪观察2~4a满意率95.91%.结论:用螺纹根管桩银汞合金核,全冠修复上领第一磨牙残冠残根临床效果满意,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第三磨牙乃至第二磨牙阻生的情况增多,临床采用固定矫正器配合NiTi推簧,对6名患者出现的8颗水平或前倾阻生的下颌磨牙进行远中向、牙合向移动,引导其竖直并建立正确的咬合关系。最终前倾、水平阻生的下颌磨牙全部竖直,并与对牙合建立良好的牙合接触关系。阻生磨牙竖直治疗时间为58个月,平均时间6个月。通过对下颌近中、水平阻生第二、三磨牙的正畸治疗,证实了临床近中、水平阻生的下颌磨牙可以通过正畸治疗保留,并可获到良好的牙合接触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城区5岁儿童乳牙龋病的患病现状,为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市辖三区按比例随机整群抽取20所幼儿园,对园内所有5岁儿童1310名进行口腔龋齿检查。结果:城区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50.2%,男性患龋率47.6%,女性患龋率53.3%,男女之间患龋率有显著性差异(x^2=4.27,P〈0.05);乳牙龋均2.24;2936颗龋齿最多分布在上颌两侧的中切牙。其次是下颌两侧的第一、二位乳磨牙,以后依次为上颌两侧的侧切牙、第一、二位乳磨牙;龋齿充填率5.32%。结论:城区5岁儿童的患龋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了2004—2010中国口腔卫生保健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上颌斜面导板联合NiTi摇椅弓在矫治安氏Ⅱ类一分类错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具有生长潜力的安氏Ⅱ类一分类错的青少年患者,在用方丝弓矫治器整平牙弓排齐牙齿后,用上颌斜面导板联合NiTi摇椅弓矫治深覆伴下颌后缩。结果经过6-12个月的治疗,40例安氏Ⅱ类一分类错患者前牙覆覆盖正常,磨牙达到中性关系,咬合良好,面型明显改善。结论上颌斜面导板联合NiTi摇椅弓矫治安氏Ⅱ类一分类错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下颌第一磨牙远舌根已经被广泛报道,它的存在使牙周炎的治疗更为复杂。本研究旨在评估中国东部地区人群中下颌第一磨牙远舌根的发生率,并探讨远舌根的形态学特征与骨破坏及牙周状况的关联性。本研究通过对中国东部地区836例患者共1497颗下颌第一磨牙的锥形射束电脑断层扫描(CBCT)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其中,69例患者的103颗下颌第一磨牙有完整的牙周检查表。随后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评估下颌第一磨牙远舌根的形态学特征与骨缺损及牙周临床参数间的关系,包括临床附着缺失、探诊深度、牙龈退缩和根分叉病变情况。研究结果发现,中国东部地区人群中下颌第一磨牙远舌根在患者和牙位水平的患病率分别为29.4%和26.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第一磨牙舌侧的骨缺损及临床附着丧失水平与位于横截面的远舌根与近中根的分离角呈负相关,而与年龄和位于冠状面上的远颊根与近中根的分离角呈正相关。综上,中国东部地区人群下颌第一磨牙远舌根患病率较高,而且下颌第一磨牙远舌根的形态特征与牙周状况具有相关性。本研究旨在提高下颌第一磨牙远舌根的早期诊断率,并对存在远舌根的第一磨牙的治疗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我们对大连开发区 32所幼儿园 2 128名 3-6岁幼儿进行了龋病流行病学调查, 按照卫生部的标准,按年龄分为四组.调查结果显示:患龋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易感 牙位依次为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上颌乳中切、乳侧切、乳磨牙下颌乳切牙.平均 患龋率为81.16. 乳牙早失不但给幼儿进食带来不便,而且直接影响恒牙发育.我们建议窝沟封闭不 但要对六龄齿,而且要从乳磨牙做起.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骨性Ⅱ类与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第二恒磨牙的萌出位置和钙化时间上的差异。方法对平均年龄为11.2岁的220例患者的治疗前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其中19%为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32%为上颌骨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49%为下颌骨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结果各错牙[牙合]形组中第二恒磨牙钙化阶段的分布相近,骨性错[牙合]形类型与第二恒磨牙的发育阶段没有明显相关性。在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组最大年龄组(12岁以上),上颌第二恒磨牙的萌出位置更偏将向。结论上颌骨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中,上颌第二恒磨牙萌出较早,但钙化时间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利用下颌阻生智齿作为基牙修复下颌磨牙游离端缺失的应用效果。方法:120例下颌磨牙游离端缺失拟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患者,其中临床研究组60例利用阻生智齿为基牙,另对照组60例则无阻生智齿可利用;行义齿修复后分别跟踪复查,统计其六个月、一年、二年后的修复效果。[结果]临床研究组的咀嚼效能优于后者,随着时间的延长,统计结果具有显著和极显著意义(P〈0.05,P〈0.01)。[结论]利用阻生智齿作为基牙能有效地提高义齿咀嚼效能,对已导致第二磨牙缺失的阻生智齿应予积极保留并使其发挥补偿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对238名(男110女128)年令在18~43周岁,国人辽宁地区青、中年的上颌磨牙1070颗,其中第一磨牙(M_1)476颗.第二磨牙(M_2)476颗,第三磨牙(M_3)118颗进行了观测。测出了上颌磨牙的牙尖型在各类磨牙的分布状态及牙冠的二种退化形式各自表现的特征,取得了各项有关数据;测出了上颌磨牙中各类磨牙的卡氏征阳性率及卡氏征出现各形的频率。讨论中以国人活体牙各项数值与国内、外各有关数值进行了比较,得出活体牙与尸牙的异同及人种间的差异,并对磨牙形态及卡氏征的形态学进行了扼要地探讨。  相似文献   

10.
《学周刊C版》2017,(18):110-111
目的:对比即刻种植和延迟种植术后牙槽骨吸收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3月在本院行义齿种植与修复的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予即刻种植术,对照组予延迟种植术。对比两组种植体稳定性、种植有效率及术后2年时X片显示种植体周围的牙槽骨吸收程度。结果:完成修复后的1、3、6个月,两组组内不同时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同一时段组间种植体稳定系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6个月时种植有效率分别为96%、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X片检查牙槽骨吸收情况显示,两组同一性别的上颌前牙区、上颌磨牙区、下颌前牙区、下颌磨牙区的牙槽骨吸收程度和总体吸收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刻种植和延迟种植术后均能获得很好的疗效,牙槽骨的吸收程度相当,但即刻种植能减少患者二次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干槽症是拔牙手术后出现的较常见并发症,为拔牙后牙槽窝内血凝块感染分解,引起的局部继发感染,患者常于拔牙后3天出现严重疼痛而复诊。临床统计下颌磨牙干槽症发病率为5.75%,以下颌阻生齿拔除后患病率较高。我院自1993年-1994年对467例下颌磨牙病例进行了临床对照观察如下;  相似文献   

12.
龋病是牙体的多发病常见病之一,我科门诊于1995-11~1996-12牙体病治疗中,第二磨牙患龋率较高,本组对第二磨牙双侧对称性龋齿86例172牙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本组86例(男50例、女36例)172牙:年龄18—60岁,龋损程度:Ⅱ度龋25例,占29.06%,Ⅱ度龋54例,占62.29%;Ⅲ度龋21例,占24.41%.远中颈部龋52例,占60.46%,远中(牙合)颈部34例,占39.53%,不颌61例,占70.93%,上颌25例,占29.06%,第三度磨牙  相似文献   

13.
死髓磨牙多伴有明显的龋坏,其修复方法多为充填,而严重缺损的死髓牙行单纯充填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由于死髓牙本质脱水,其弹性和张力强度降低,易引起牙折,为了探讨有效的修复方法,作者于19Q2年上半年(6个月)的时间里,应田跟汞合金桩及其修复体或加用粘固桩的银汞台金成龙配套大大修复缺损严重的死髓磨牙105颗,经过3—4年的随访复查,总成功率29.5%,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牙(牙合)面偏颊或偏舌腭侧1/3至正中1/2完全性纵折磨牙(以下简称完全性纵折磨牙)的保存治疗。方法:采取裂隙冲洗、清创、牙冠结扎、调(牙合)、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分层充填裂隙及冠缺损处,临时冠修复、过渡至金属全冠或烤瓷全冠修复的综合系列治疗,保存上述类型完全性纵折的磨牙。结果:34例患者的39颗完全性纵折磨牙,成功保存35颗,保留时间最长的达16年。结论:牙(牙合)面偏颊或偏舌腭侧1/3至正中1/2完全性纵折的磨牙是折裂牙中比较严重和特殊的一种类型折裂牙,尤其折裂时间长、髓底穿通合并牙龈瘘管,慢性根尖周炎的患牙,经恰当的综合系列治疗和全冠修复后,仍可保存并恢复其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15.
唾液与健康     
人体的口腔内有三对大的唾液腺:腮腺、下颌腺和舌下腺。腮腺位于耳前面颊内面,由浆液细胞组成,分泌稀薄的唾液,经过腮腺导管开口于对着上牙列第二磨牙的颊粘膜处。下颌腺在下颌骨内面的下颌三角内,而舌下腺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口腔固定矫治中造成托槽脱落的相关原因分析。方法选取2005—2009年我院正畸科固定矫治病例200例,男100例,女100例,粘贴方丝弓托槽3650个,根据托槽脱落的情况作半年到一年的追踪观察,并分析其原因。结果通过统计学分析,1年托槽脱位率为16.55%;其中下颌第二双尖牙脱落率最高,尖牙脱落率最低,同名牙下颌高于上颌,后牙高于前牙。结论托槽的脱落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粘贴时间及牙位均会影响正畸托槽的脱落。临床上了解这些因素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减少托槽的脱落,提高固定矫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制作离体下颌第二恒磨牙髓腔标本,为实验教学提供直观的教具,加深学生学习效果,提升教学水平。方法:搜集下颌第二磨牙205颗,进行消毒、筛选、分类、记录、包埋、片切、固定,将具有变异(C形根管)与没有变异特点的下颌第二磨牙做成标本。结果:实验共制成124颗普通、52颗变异髓腔标本。C形根管发生率达29.5%,C1形最多。结论:髓腔标本制作有助于教学,但对断层切割精细程度、标本着色、固定方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对238名(男110、女126)年令在18~43周岁,国人辽宁地区青、中年的下颌磨牙1062颗,其中第一磨牙(M_1)476颗,第二磨牙(M_2)476颗,第三磨牙(M_3)110颗进行了观测。测出下颌磨牙的牙尖数,面沟型及牙尖与淘组合型在各类磨牙的分布状志,取得了国人活体的各项数据。在讨论中。从国人活体牙各项数值与国内.外各有关数值进行了比较,得出活体牙与尸牙的异同及人种间的差异,并扼要地进行了解剖学及人类学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探讨同一患者不同时期所拍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摄影(CBCT)是否因每次拍摄时投照角度不可能完全一致而影响数据测量的准确性。创新要点:提出了一种人类后牙拔除后观察牙槽突外形变化的准确、无创、科学的定位方法。研究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种植中心60名患者两份于上颌后牙种植前后拍摄的CBCT影像资料。以磨牙根分叉区三个牙根开始分开处(图像上显示为三根恰好融合的点)为基准点定位两次CBCT的起始水平断层。在第一次CBCT的起始水平断层上,连线牙列远端磨牙参照点即矢状断层起点与近端双尖牙的髓室中心进行矢状断层重建。若实验牙为第一磨牙,找到通过其腭根髓室中心的矢状断层;若实验牙为第二双尖牙,找到通过其髓室中心的矢状断层。记录由矢状断层起点到实验牙移动的层数N,在水平断层上测量实验牙牙槽骨宽度,在实验牙髓室中心的矢状断层上测量牙全长。在第二次CBCT中依据第一次记录的移动层数N定位矢状断层,在定位后的矢状断层上测量实验牙全长,在水平断层的相应定位处测量牙槽骨宽度。重要结论:利用本研究提出的定位方法可以精准定位同一患者不同CBCT影像资料中的同一断层,从而实现拔牙位点动态连续观察。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探讨同一患者不同时期所拍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摄影(CBCT)是否因每次拍摄时投照角度不可能完全一致而影响数据测量的准确性。创新要点:提出了一种人类后牙拔除后观察牙槽突外形变化的准确、无创、科学的定位方法。研究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种植中心60名患者两份于上颌后牙种植前后拍摄的CBCT影像资料。以磨牙根分叉区三个牙根开始分开处(图像上显示为三根恰好融合的点)为基准点定位两次CBCT的起始水平断层。在第一次CBCT的起始水平断层上,连线牙列远端磨牙参照点即矢状断层起点与近端双尖牙的髓室中心进行矢状断层重建。若实验牙为第一磨牙,找到通过其腭根髓室中心的矢状断层;若实验牙为第二双尖牙,找到通过其髓室中心的矢状断层。记录由矢状断层起点到实验牙移动的层数N,在水平断层上测量实验牙牙槽骨宽度,在实验牙髓室中心的矢状断层上测量牙全长。在第二次CBCT中依据第一次记录的移动层数N定位矢状断层,在定位后的矢状断层上测量实验牙全长,在水平断层的相应定位处测量牙槽骨宽度。重要结论:利用本研究提出的定位方法可以精准定位同一患者不同CBCT影像资料中的同一断层,从而实现拔牙位点动态连续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