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以河南省1985--2006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专利产出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对河南省专利产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均衡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生产总值与专利产出具有长期动态均衡关系,在短期内滞后三年时国内生产总值和专利产出之间互相影响效果显著。基于研究为促进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提出实现专利产业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用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关系分析方法,对重庆市1990-2005年的专利产出与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进行协整分析与因果关系检验,发现二者呈动态均衡关系,但目前还没有表现出直接的因果关系.总结发现:专利产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结果存在多样性,当二者满足动态均衡关系时,在不同的地区或条件下,有可能呈因果关系,也可能不呈因果关系,并认为这种多样性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专利产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山东省统计局发布的1985-2002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对山东省专利产出与经济增长的之间的动态均衡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4.
对山东省专利产出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利产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山东省统计局发布的1985~2002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对山东省专利产出与经济增长的之间的动态均衡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5.
用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关系分析方法,对重庆市1990-2005年的专利产出与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进行协整分析与因果关系检验,发现二者呈动态均衡关系,但目前还没有表现出直接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6.
辽宁老工业基地专利产出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利产出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以辽宁省统计局发布的1985~2003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分析方法,对辽宁省专利产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均衡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7.
运用动态计量经济学的分布滞后、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和G ranger因果检验模型,对研究型大学研发投入与首都区域专利产出进行了动态计量经济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首都地区研发投入在影响专利产出过程中存在2期的滞后效应;研究型大学研发经费投入每增加1%,首都区域研发产出当年将增长0.3%,大学研发投入在3年内共使得专利产出增长了0.6%;大学研发投入与专利产出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但是其对专利产出没有表现出预期的促进作用;专利产出是大学研发投入G ranger意义上的原因,但研发投入没能有效地促进首都区域专利产出,二者之间还没有形成一种协调联动的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8.
《软科学》2014,(10)
通过利用P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20022011年间江苏省R&D投入、专利产出效率和经济增长实力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R&D投入与经济增长实力存在双向的正效应,但这种影响并不具有持续性;专利产出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实力和R&D投入的提高,但都存在12011年间江苏省R&D投入、专利产出效率和经济增长实力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R&D投入与经济增长实力存在双向的正效应,但这种影响并不具有持续性;专利产出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实力和R&D投入的提高,但都存在12年的滞后期;R&D投入和经济增长实力在短期内对专利产出效率均有负向影响。专利产出效率主要受自身和R&D投入的影响,说明江苏省专利产出效率严重依赖于R&D投入。  相似文献   

9.
以1985-2010年的科技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分析方法,对我国专利产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专利产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当滞后期数为4年时,国内生产总值和专利产出之间互相影响效果显著.因此,要加大国家科技投入的规模,为企业创新和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完善专利制度;加大“产学研”的创新合作,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以提高专利的成果转化率.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1—2017年间中国集成电路(IC)产业的专利申请数据,分别检验该产业及其3个子行业专利产出与产业绩效之间的协整和格兰杰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IC产业的制造业、封测业的专利产出与各自销售额形成了长期均衡关系,且它们的专利申请是其销售额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产业专利申请总数并未与产业总销售额以及出口量形成长期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1.
张传杰  万小丽 《科研管理》2008,29(5):167-172
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对企业和公共研发机构的研发投入与专利产出进行了计量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企业和公共研发机构的研发投入与专利产出之间均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和显著的Granger因果关系,而且这两类创新主体在不同类型的专利产出效率上存在差异,即公共研发机构的发明专利产出效率高于企业,而企业的实用新型专利的产出效率高于公共研发机构。  相似文献   

12.
选取广西2003—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和专利产出的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广西各类专利产出与产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广西专利产出与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专利申请总量对总体经济增长的影响非常大;不同类型的专利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不一样;不存在受三类专利影响均明显处于优势的产业。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95-1999年及2000-2005年两个时间段的面板数据分析,分别从总专利数以及三种专利两个层次证实了三大区域创新产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分析三地区创新产出转化能力的差异及其动态变化趋势。分析得到三区域创新产出转化能力随着时间变化逐渐降低;原有的区域转化能力差距呈动态缩小趋势,全国趋于同一水平。  相似文献   

14.
提出科技研发投入、专利产出效率和经济增长实力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通过构建江苏省2001—2014年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科技研发投入与专利产出效率之间、经济增长实力与专利产出效率之间虽存在相互作用,但其作用呈现非对称性,三者之间还未形成一个良性互动循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证数据检验了浙江省科技研发投入与专利产出之间关系,研究表明不同科技研发投入主体对专利产出的效用是不同的,这种效用差异既反映了各级研发投入主体的利益机制,也反映了原有专利产出体系存在的根本缺陷。研究进一步指出,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的效用差异显著影响了区域产业经济增长绩效。  相似文献   

16.
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关系研究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文章运用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关系分析方法,通过对我国1978~2000年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变量进行协整分析与因果关系检验,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揭示了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7.
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关系分析方法,通过对我国1991—2004年间自主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变量进行协整分析与因果关系检验,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揭示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关系,并针对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以促进经济增长提出了一些前瞻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上海R&D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根据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关系分析方法,通过上海 1985~ 2001年 R& 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变量进行协整分析与因果关系检验,并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揭示了上海 R& 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而科技投入是科技进步的物质保障和动力,研究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于增加科技投入和促进经济增长有重要意义.根据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关系分析方法,对江苏省1988-2007年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变量进行协整分析与因果关系检验,建立二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揭示江苏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20.
自然科学基金投入与科技论文产出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浩  周立  何建坤 《科学学研究》2007,25(6):1147-1150
 运用动态计量经济学的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我国自然科学基金投入与科技产出的动态计量经济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自然科学基金投入及SCI、EI、ISTP论文的时间序列存在单位根,而且自然科学基金投入与SCI论文产出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但与EI、ISTP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自然科学基金投入是SCI论文产出的Granger原因,而且SCI论文产出也是自然科学基金投入的Granger原因,二者之间已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反馈与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