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制药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网络中的关系性嵌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吴晓波  韦影 《科学学研究》2005,23(4):561-565
战略网络对企业的行为和绩效有重要的影响,企业在战略网络中的关系主要由嵌入关系构成。学术界对于企业间究竟应形成何种强度的联系并未达成共识,且对特定产业中的企业间关系性嵌入鲜有研究。本文对我国制药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网络中的不同合作形式进行了关系性嵌入分析。提出企业选择合作形式的方向是与网络成员形成较强的关系性嵌入,制药企业应从深化已有联系和逐步结成较强联系两方面提升关系性嵌入程度。  相似文献   

2.
战略网络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高展军  李垣 《科学学研究》2006,24(3):474-479
有关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很少关注战略网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这种忽视产生了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的“原子化”问题,即忽略战略网络结构特征对不同强度技术创新方式影响的分析。本文以网络结构嵌入理论文基础,发展了一个多层次动态概念模型以研究企业所嵌入的战略网络不同层次结构特征对企业渐进创新与突变创新的影响。本文还进一步指出了不同的技术创新方式对战略网络特征的递归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基因工程制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社会学的网络分析方法对我国基因工程制药企业的技术创新合作活动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整个创新网络的中心主要由两类主体构成:一类是历史相对较长、研发活动较多的基因工程制药企业;另一类则是公立科研机构和大学,它们是我国基因工程制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4.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协同创新要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协同创新发展是指联盟网络内部主体、战略、技术创新过程、资源、环境等要素由于相互协同与竞争,在共同实现联盟网络竞争优势以及联盟网络主体各自战略目标的基础上,耦合而形成的全新的整体创新效应。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为载体,在分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协同创新发展的要素构成的基础上,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协同创新发展机理模型,给出企业与公共研究机构、政府间,以及系统各要素间的协同创新关系,揭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协同创新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制药技术创新特征和创新资源竞争特征来分析多国制药企业在华技术资源竞争状态,研究认为,制药技术创新不同于其他制造业技术创新,制药技术创新活动具有非线性和非连续性,对基础性研究与开发活动高度依赖,因此适合于利用专利数据分析其创新资源的竞争状态,同时也对相应的国家创新体系提出挑战。文章提出使用技术领域的覆盖宽度和技术资源的集聚程度两个重要方面分析方法研究制药技术领域的专利数据。本文给出典型国家,特别是美国制药公司在华专利技术资源的发展特征,对比分析多国制药企业在我国的技术资源分布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为我国相关产业政策和企业竞争战略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站在社会网络的角度,对社会资本理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展开研究;对英特尔、三星电子等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技术创新需要重视与研发服务网络的其他主体建立连结关系并利用网络中的社会资本,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是自主研发技术创新模式与技术引进、合作研发和委托研发等几种模式的有效组合.基于此,提出了不同竞争力、不同规模的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在探讨蓝海战略和技术创新网络的相关研究基础之上,分析企业如何利用技术创新网络开创蓝海战略,同时提出企业在利用技术创新网络实施蓝海战略时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战略导向之间的交互现象是指不同导向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在同一家企业内共存,从而形成特定的战略导向格局。研究企业战略导向在技术和顾客两个方向上是如何交互并存的,基于顾客战略导向和技术战略导向的强弱差异,从四个维度建立模型。使用路透社企业数据库,选取Biogen、Amgen和Merck三家企业为案例,基于KDD设计文本挖掘模型。研究发现,三家企业表现出多种战略导向格局,但以平衡格局为主。同时使用国内一家大型制药企业的案例作为对比。构建战略行为的语义网络探索不同的战略导向行为是如何共同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商业化的。尝试使用KDD和语义网络方法提供一种新的案例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9.
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知识缺口及其弥补策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就是一个知识缺口弥补的过程。本文从企业技术创新知识缺口的寻找与确定出发,在对不同类型知识缺口的弥补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中知识缺口弥补的动态权变策略选择,并进一步从知识战略安全性角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知识缺口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不连续性技术创新对竞争优势的提升以及企业网络能力对新资源的获得与整合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本文认为,不连续性技术创新战略选择是实施不连续性技术创新的前提;技术扫描是不连续性技术创新的关键环节;企业网络能力通过企业社会资本影响技术扫描,技术扫描通过网络的变化影响企业网络能力;战略选择包括获得新技术能力的策略和技术轨道跃迁时机选择;企业网络能力直接影响获得新技术能力的策略,间接地通过企业社会资本影响技术轨道跃迁时机选择;战略选择通过网略的变化影响企业网略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杨张博  王钦 《科研管理》2022,43(7):154-162
组织合作网络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有两类相反的作用机制:网络闭合和网络开放。论文认为,哪种机制起作用取决于企业所面临的创新任务以及知识来源在网络中的位置。基于汤森路透、USPTO和Compustat三个数据库,论文构建1990-2001年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追踪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对此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战略联盟网络密度增加和结构洞指标增加会负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数量,正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质量;网络结构调节着直接联盟关系和间接联盟关系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构建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研究竞争市场中,政府的战略性创新激励政策、价格管制政策和医保支付政策对制药企业创新激励和创新药市场绩效的综合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价格管制并非总是降低制药企业的创新激励,在一定条件下,价格管制能够引导企业的创新投入实现社会最优配置;价格管制政策和医保支付政策合理匹配,可实现制药企业、医疗机构、患者、医保机构和政府的"多赢";政府的战略性创新激励政策能够对制药企业的创新投入进行双向调节,引导其实现社会最优配置,进而提高制药企业的利润和社会总福利;当管制价格高于社会最优的管制价格时,提高医保福利水平和降低管制价格均会削弱战略性创新激励政策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3.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research firms’ knowledge management practices within the context of networked innovation between multiple actors.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case research carried out with six companies. Based on earlier literature and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paper, two models of networked innovation can be distinguished according to knowledge management needs: networks focusing on the transaction of explicit knowledge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networks focusing on the co-creation of new knowledge and business opportunities. The paper argues that a strategic approach to knowledge management is a key element of success within networked innovation, both in the theory and in the practices of firms. In that way, firms are able to manage knowledge within networked innovation when they understand their partners’ business models and strategic intents, for example their motivation to collaborate.  相似文献   

14.
TMT异质性对企业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基于431家长三角制造业企业问卷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探究TMT异质性对企业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TMT异质性不仅对协同创新具有直接影响,还通过战略导向和协同学习的中介效应产生间接影响;TMT异质性有助于企业制定战略导向,促进企业进行高效的协同学习;环境动态性对战略导向、协同学习与协同创新绩效的调节效应显著。由此,企业应构建异质性的TMT,以提升其协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战略网络对企业绩效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林健  李焕荣 《科研管理》2003,24(4):87-93
传统的战略研究把企业看成一个自治的实体,通过建立核心能力或市场定位来获得租金,实现持续的竞争优势,忽略了企业战略网络及其社会关系对企业行为和绩效的影响。本文在论述了战略网络的涵义及其特征的基础上,从社会关系和网络观的角度,分析了战略网络对企业行为和绩效的影响,证明一个企业的租金部分来源于其拥有的核心能力的贡献,也有部分产生于其自身的战略网络及其社会关系。因此,整合战略网络思想于企业战略研究之中是一种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基于联盟的企业绿色战略导向与绿色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绿色环境战略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如何将环境管理和企业战略管理进行整合,通过绿色创新提升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是企业家和战略管理学者们未来研究的重大课题.基于资源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构成的绿色价值网络;提出了绿色战略联盟与绿色创新关系的基本理论框架;阐述了绿色创新的构成要素和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7.
于飞  袁胜军  胡泽民 《科研管理》2021,42(1):100-112
本文通过对106家中国上市企业在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探讨了知识距离和企业知识基础的交互匹配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以及网络密度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拥有多样化知识基础的企业,嵌入到低知识距离联盟中更有利于企业绿色创新;而拥有专业化知识基础的企业,嵌入到高知识距离联盟中更有利于企业绿色创新。松散网络抑制了专业化知识基础和高知识距离的组合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效应,但改善了专业化知识基础和低知识距离的组合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其调节效应在一段时间后可持续;紧密网络强化了专业化知识基础和高知识距离的组合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以及多样化知识基础和低知识距离的组合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效应,其调节效应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本文有助于识别企业绿色创新的最优内外部知识配置和网络结构,为提升我国企业绿色创新效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The developments in the biological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BioMEMS) industry have gone largely unnoticed by pharmaceutical and health care firms. We propose that the lack of linkages between the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MS industries is based on the disruptive nature of BioMEMS technology. Using resource dependence and network theories, we present a model of the development of linkages based on resource interdependence and the nature of technology. We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for increased innovation output.  相似文献   

19.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KM) in networks participated by small firms. To achieve this objective, the literature on KM in small firms has been reviewed. A research question has been defined and addressed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survey conducted in a small firms network.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surveyed companies perceive the strategic value of KM and adopt several systems even if its adoption is constrained by a number of barrier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firms investigated need to adopt advanced KM systems to manage knowledge more effectively at network level. The evidences also indicate that the surveyed firms are willing to adopt a platform supporting the sharing and exchange of knowledge in the network with a positive impact on innovation processes and the exploitation of market opportunities. The paper outlines some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as well as avenues for further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