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云南科技管理》2008,21(6):67-67
<正>近年来,在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的共同支持下,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通过"万种植物园"项目和"植物园二期"项目的实施,使物种收集保存数量和专类园区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跻身于国际一流的热带植物园行列。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植物园的要求也从原来单一的植物资源丰富变成了集娱乐、休闲、科普教育与一体的多功能场所。固为此,近日对唐山植物园进行了调查与资料搜集,整理分析结果为:唐山植物园植物资源丰富,配置合理,各专类园特点突出,注重各群落模式的种植,互相辉映,体现群体美。达到了人们对植物园植物种类、植物配置、文化底蕴等各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金秋十月,飞飞姐带大家去的是南京中山植物园。南京中山植物园坐落于南京东郊的国家级钟山风景区内,面山临湖,林木葱郁。园中气候温和、植被茂盛,融山、水、城、林于一体,秀色天成。园内保存植物3000余种;建成专类园(区)10个;拥有馆藏标本70万份。这里既是一个独具魅力的旅游胜  相似文献   

4.
中国植物园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植物园已有百余年发展历史,其大规模建设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中国科学院为龙头开始了现代植物园建设。迄今,我国植物园总数达162家,已步入快速建设和稳步发展阶段。我国植物园为中国植物科学研究、资源利用、多样性保护及环境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已发展成为国际植物园体系的中坚力量和发展主流。为应对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植物园将扮演更为重要的社会角色。中国植物园应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以提升植物保护、科学研究、环境教育和资源利用等基本功能为前提,从国家层面强化植物园体系的整体协同发展,加强关键地区植物保护,促进"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5.
科研是探索客观世界获取科学知识的活动,科普则是传播普及科学知识的过程,科研和科普是植物园重要的两种功能。以英国皇家邱植物园和爱丁堡植物园为例,阐述如何将科研与科普有效结合促进公众科学素养提高,以及对我国科学植物园建设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梁琼  黄宏文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22(3):255-257,174
一会议的背景和基本情况世界植物园大会为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最高规格国际会议,旨在为全球的植物园、植物研究所、大学、园艺研究所和  相似文献   

7.
从地域性,历史、艺术的追求以及景观文化的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植物园规划设计的成功案例,探讨了当代植物园规划设计的特点和方法,为当今我国植物园规划设计实践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1十二五回顾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是在中国藏区建立的第一个公益性植物园。园区紧紧围绕保护、科研、科普、种苗繁育、绿化、生态恢复、旅游和社区发展等8个领域开展工作。植物园自2001年建立以来,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多方筹集建设资金不断丰富和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园林景观建设。如今,一个物种富集、百花争艳、百鸟争鸣、保护良好的园区面貌已经呈现在公众和游客面前。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成了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和中国植物园联  相似文献   

9.
漫游植物园     
放暑假了,远远参加了“金钥匙”夏令营,和小伙伴们一起来到了南京中山植物园。在路上,导游阿姨告诉远远,南京中山植物园是我国第一座植物园,它的前身是孙中山先生纪念植物园,现为中国四大植物园之一。它不但是享誉中外植物学界的一个研究机构,还是物种丰富的绿色宝库,也是独具魅力的旅游休闲胜地。  相似文献   

10.
科研与科普有效结合 促进科学素养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研是探索客观世界获取科学知识的活动,科普则是传播普及科学知识的过程,科研和科普是植物园重要的两种功能。本文以英国皇家邱植物园和爱丁堡植物园为例,阐述科研与科普的有效结合,能极大地促进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2月16日,中国科学院、广东省政府、广州市政府在广州联合举行共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签约仪式。三方按1∶1∶1的比例,共投入3亿元资金,打造亚洲一流的综合性植物园。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广东省省长卢瑞华、广州市常务副市长沈柏年分别代表三方在合作协议上签字。建于1956年的华南植物园位于广州市天河区龙洞,占地300公顷,是我国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也是国内四大植物园之一。园内现引种保育着6000多种热带、亚热带植物,与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植物园及树木园有着学术与种子的交流和交换业务,在国内外享有…  相似文献   

12.
由中科院发起、国家林业局和住建部共同倡议的中国植物园联盟6月6日在京成立。联盟发起了一项"本土物种全覆盖保护计划",旨在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实现对我国本土植物全覆盖的收集和安全保存。中国植物园联盟理事长、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主任陈进介绍,我国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国内外植物园的现状与中科院植物园的基础和优势,提出未来科学植物园的建设应以重点地区生物多样性考察和重要野生植物迁地保育为基础,以植物物种多样性有效保育为关键技术手段,以科学评价资源的功能研究为目标导向,以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研发为战略重点,以运行机制创新为根本保障,加强特色鲜明的专类植物园和专业实验平台建设,着力引进和培养研究、技术、管理人才,开展迁地保育植物资源的开放性研究,推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成果产生,为新兴生物产业奠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科协论坛》2011,(1):F0004-F0004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1959年在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领导下创建,是目前我国最大和保存物种最多的植物园。  相似文献   

15.
正海南省兴隆热带植物园兴隆热带植物园科普基地依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建设,位于海南省万宁市兴隆温泉旅游区,2004年被认定为"海南省科普教育基地"。植物园收集保存热带香料饮料植物、特色热带果树、热带经济林木、热带药用植物、棕榈植物和热带珍奇植物等2300多种。植物园划分为植物观赏、试验示范、科技研发、立  相似文献   

16.
以呼和浩特市植物园为研究对象,进行植物的生境调查研究,通过对国内外植物园生境的了解研究,以生态学为基本指导思想,与园林美学等相关理论结合,对植物园的实地调查,与呼和浩特市自然植物适宜生境下生长状态进行对比分析,指出植物园在植物生境上建造的不足之处,并予以适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植物园有引进和改良植物的长期历史,对粮食、香料、树木和种植作物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植物园对数万种植物进行了引种栽培,是自然界之外保存最大量植物多样性的场所。近来,植物园主要致力于保护,有时也进行再引进野生植物种,特别着重于那些珍稀或濒危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为了建设好具有贵州特色的药用植物园,加强药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本文对建设具有贵州特色的药用植物园的有利条件进行了分析,对如何选择恰当的药用植物园区进行了探讨,阐述了药用植物园在药学专业教学实践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庐山森林植物园到庐山植物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自1934年创建庐山森林植物园到今日庐山植物园,60多年来,在几代人的艰苦创业下,该园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业绩,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该文依据史料,主要记述了植物园在胡先Su秦仁昌,陈封怀的主持和关怀下,在各级政府和社会贤达的支持下所走过的历程。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21(3):F0002-F0002
4月18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和北京市植物园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北京植物园50周年庆典活动。北京市原市长焦若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中国文联党组书记高占祥以及中科院和北京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应邀出席了庆典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