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认为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生态环境退化,经济落后,农民收入减缓,区域差距拉大等诸多制约因素,为此,应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机遇,通过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小城镇等措施,加快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新时期、新阶段我区科技工作的一项中心任务,围绕西藏农牧业发展和特色产业开发以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这一主题,以技术创新为主体,加快青藏高原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是推动我区农牧成果产业化进程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3.
何有学 《华夏星火》2003,(12):24-26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做好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加快广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正确地评价广西农业农村经济的形势。  相似文献   

4.
《科协论坛》2006,21(8):31-32
农村人才开发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消除城乡社会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加快农村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才能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长期以来,我省各级科协高度重视农村人才开发工作,真抓实干,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西藏农业综合开发历程的简要回顾和对我区农业综合开发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作用的粗浅认识,从西部大开发与农业综合开发的相互关系,以及我区农业综合开发所面临的形势、任务等角度,提出了“十五”期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综合开发的战略设想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视域中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有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和农村科技水平,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才能推动新农村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理念,从全局的、战略的高度,全面构建发展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7.
段莹  占怡  邓心安 《科技与管理》2007,9(5):79-81,84
在生物经济“人本化”理念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重点论述了生物经济对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推进作用。主要包括:倡导“人本化”发展理念,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广运用生物治理,加强城乡融合与土地整合,发展生物质产业,开发抗性生物新品种,遵循生物企业行为规范,发展休闲农业。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社会发展的弱势地位,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加快礼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致富,是新时期面临的艰巨任务。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创举,是依靠科技振兴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解决“三农”问题的有益探索和实践。为了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三农”的作用,促进科技与经济、科技人员与农民的结合,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自2002年以来,我省相继在西宁、海东、海西、海南、海北5个州、地、市的18个县(市)开展了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9.
《人才与科技》2003,(3):4-5
加快工业化进程,是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快“五化”进程之一,是实现我区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工业化是产业结构由农业经济为主向工业经济为主转变的过程,加快工业化的过程往往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不仅表现为经济量的快速扩张,而且包含着结构变动所带来  相似文献   

10.
李宝海  李顺凯  刘瑛 《西藏科技》2006,(4):21-22,27
西藏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和发展虽起步较晚,但得到了国家和自治区有关部门和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关注。目前,西藏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建立和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农业科技的集成和创新能力,加快了已有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进程,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步伐,已成为我区农村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根据园区的功能定位,为了让园区入园科技企业更好地发挥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在科技企业发展中应不断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实现我区农牧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前,信息化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化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推进农村和农业信息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近年来.天津市津南区加快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村面貌明显改观。以下就津南区在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和体会做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川滇藏接壤地区产业结构的分析,认为接壤地区应立足区域自身资源优势,以资源开发基地建设为主要调整方向,确立新世纪产业发展总体战略,并相应提出了主要产业调整与发展方向。主要产业是:建立可持续的大农业生产体系和“大粮食”生产-消费结构,建设商品化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建立以育林为主体的林业生产结构和以干杂果种植为主的林业生产基地,建立电力-有色金属采选-冶炼为主的工业生产结构,加快旅游资源开发步伐并全面推进旅游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与中心城镇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3.
浅论农业产业化的人才需求及服务培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技进步是决定性因素,教育则是基础.因此,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尤其要特别重视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培训.并根据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适应新形势下对农业职业教育培训的客观要求,努力为农业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为强化农业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西部地区具有深厚和独特的农业资源优势,是我国重要的农牧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加快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们适应新形势,提出新思路。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应突出抓好以下6个重点: 切实加强草原保护和建设由于过去大量开垦草原、过度超载放牧等原因,造成了草原退化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5.
农村青年人力资源,是农村人力资源的主体和中坚力量,是农村人力资源的核心。黑龙江省是个农业大省,农业的发展对黑龙江省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青年人力资源作用的能否充分发挥对黑龙江省农业的发展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加快黑龙江省青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已成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西部地区欠发达的特征突出表现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上。西部地区是以农村人口为主,而农民生活还比较贫困;以农业经济为主,而农业又相当脆弱。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产业结构调整,还是科教先行都与发展农业、建设农村和富裕农民密切相关。因此,西部大开发必须特别重视“三农”问题。在这种现实条件下,选择发展经济和产业布局的突破口就不可能是那种投资大、风险大、周期长、见效慢的建设项目,更不能走争上大项目、搞重复建设,甚至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老路。东部发展的  相似文献   

17.
张余泽 《内江科技》2000,(3):17-18,16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党的农村富民政策指引下,我国农村生产力获得彻底解放,农业生产力水平逐年提高,现代农业管理及农业新科技的广泛推广运用,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农业内部结构的大调整,农村中涌现出一大批致富能手,农产品商品率提高,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又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新的历史性机遇。新的形势与任务,对做好今后一个时期农业税收工作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就农业税征实转向现金征收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我区农村改革与发展问题进行透析研究,提出了进一步促进西藏农业、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加快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建设,提高科技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及沿海地区、大中城市郊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科技园区已经发挥出越来越强的先导示范和孵化带动作用,成为我国农村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为了交流全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经验,探讨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园区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新路子,加大农业高新技术的应用及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支撑,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健康发展,中国农学会、中国农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