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教材,新理念,新目标,新探索。生物新教材(必修本)共安排了学生实验20个,且不少实验为探索性实验。传统的“教师装药、学生放炮”的实验教学模式,已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必须探索出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平台。本文以“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实验为例,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1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酶的特性”内容时,化学中糖的知识尚未涉及。学生不知哪些糖具有还原性,哪些糖不具还原性。但还原性糖的鉴定方法已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练习过。因…  相似文献   

2.
王秀科 《中学文科》2009,(11):126-126
化学学科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以实验为基础,实验贯穿在整个中学化学知识体系中.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科学能力和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学教材中化学实验内容很多,教师应努力挖掘化学实验中富有启发性、探究性的实验内容,以化学实验作为探究性学习的途径,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探究功能.  相似文献   

3.
将“酶的特性”实验置于具体情境中开展——探究“过氧化氢酶的特性”,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材料试剂、制作定量实验装置等对教材中的实验内容进行了改进与创新,使学生对酶的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较温和这一“酶的特性”概念形成了整体的认识,达到对知识内容的深度学习,提升了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安排了“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必修本)、“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选修本)等关于淀粉酶的实验,学生在学习中经常还会遇到有关淀粉酶实验设计的其他问题。那么,在有关淀粉酶活性的实验设计中,如何选择糖鉴定试剂呢?  相似文献   

5.
1教材分析“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是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中的内容。本节教学需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酶的发现、概念和特性;第二课时进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探究实验。本节前一部分所教授的知识为此次实验奠定了基础,同时本次实验通过探究温度和p H等因素对酶的活性的影响,使学生亲身体验,获得感性经验,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实  相似文献   

6.
“梯形中位线定理”这节课是安排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之后,教材反映在字面上的内容较少,一个概念、一个定理及定理的证明,如此而已.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扩大学生的知识容量和思维容量,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抓住“三角形可以看作上底为0的梯形”这一点,通过类比、变式的方法,设计出富有探究性的问题系列,力求形成“问题情景—建立模型—实验探究—理论释意—实践与应用”的探究性教学过程:1 设计知识“最近发展区”,为探究性学习铺路图1CAI课件:如图1,演示△ABC及其中位线EF动画梯形ABCA′(点F作平…  相似文献   

7.
生物新教材中实验内容较多 ,为落实探究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如果按传统的实验方法 ,照方抓药 ,依样画葫芦 ,学生按课本从头到尾做一遍 ,得出已知结果 ,那么肯定不能激发学生兴趣 ,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教学中 ,应多方创设情景 ,增强实验内容本身的趣味性 ,以促使学生在实验中体验探究的乐趣。一、选好实验材料 ,激发探究兴趣让学生把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引入实验 ,不仅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 ,而且便于学生将这种兴趣与系统的文化知识相联系。如在“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 ,教材是用梨作实验材料。实验…  相似文献   

8.
浅谈果糖的还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进京 《生物学教学》2006,31(12):56-56
在高中《生物》第一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提到:糖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有不少的同学提出:在化学中讲到,醛具有还原性,能与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a(OH)2发生反应,葡萄糖是多羟基醛,具有还原性。而果糖是多羟基酮,不应具有还原性。教材在本实验中也仅提到:分子结构中具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的糖叫还原糖。那么果糖是否是还原性糖呢?  相似文献   

9.
1教材分析 1.1地位作用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一“分子和细胞”中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细胞的化学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既能帮助学生巩固前面的知识,又能为学生学习细胞的代谢作好铺垫,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 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是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的一个重要知识点,由于教材没有直接给出实验的原理及步骤,选材和方法又较为简单,所以很适合进行高二生物的探究性教学。而实验可能用到的关于还原糖、蛋白质、淀粉等物质的鉴定原理,学生已在上一章学过,现在再用探究的方法来研究影响酶活性的这一条件,不但可以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能让学生进一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为今后学习新陈代谢及有关生物学知识奠定基础。在解读课程的基础上,我将本节课的三三维目标及重、难点确立如下。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突出的是动物与环境的关系。按照动物生存的环境,本章分为“水中生活的动物”、“陆地生活的动物”、“空中飞行动物”三大板块。本章的内容和以前的教材相比,减少了知识的容量,增加了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内容,这就意味着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态度和情感很大部分是通过探究性学习来获得的。  相似文献   

12.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是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中一个重要的学生实验,该实验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整体操作难度较小,技能要求也不高,学生兴趣浓厚。该实验原大纲教材必修第一册中也有安排,它是以验证性的方式编写的,新教材中明显是以探究性的方式编写,而且本课题确实是很好的探究性教学的素材,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很多教师仍然以检验性的方式讲授本实验,先详细讲解原理、实验步骤,然后学生按部就班,“按方抓药”完成本实验,这样就使学生失去了一次很好的探究性学习的机会。为了更好的把本课时设计成探究性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能力,笔者提如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黄鹏 《化学教学》2009,(12):48-49
1教材分析 本节课“牙膏中某些成分的检验”内容选自苏教版《实验化学》专题3课题1。本课题涉及到的成分检验的方法都是对高中化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而且可究对象又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加强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本节课的教材只提供了操作流程示意图作为参考,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体现他们在实验中的主体价值,所以上好本节课可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动手设计并完成实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正>1.教材及学情分析1.1教材分析“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第1节的内容,为第3章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的知识延续,是本节“被动运输”概念的实践铺垫。该实验是高中阶段的第一个“探究性”实验,除帮学生理解质膜(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作用之外,教材重点展示了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流程,旨在让学生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思维和方法,为今后的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生物化学教材“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是酶这一章中的第三节内容。教材在介绍了酶分子组成与结构的基础上,列出了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6种因素:①底物浓度的影响;②酶浓度的影响;③pH的影响;④温度的影响;⑤激活剂的影响;⑥抑制剂的影响。使学生系统掌握酶的性质,更好地认识酶在人体内物质代谢中的作用,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基础学科知识及相关生物化学理论打好基础。在理论教学后,安排了实验《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通过实验来验证生化学科中的有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节是八年级下册“生物生殖和发育”的最后一块内容。学习本节时,学生已经具备了有关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初步知识,因此,更有利于学生突破本节的重难点。教材选用鸡卵作为代表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来获取相关知识,贴近生活,增添情趣。同时,安排“技能训练”,使学生在初步掌握有关函数知识(数学课学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解读图表、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高考理科综合考查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今天,我们要留意交叉学科的知识渗透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下面就“还原性糖鉴定实验”这节中与化学知识的交叉渗透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按《考试说明》高中生物实验必考内容有24个。如何系统地复习好这些实验是大多数学生面对的难题,若逐一复习知识点则显零散杂乱。现介绍一种分类归纳的复习方法,将实验知识归纳为“常用试剂”、“实验分类复习”两类,将知识系统化。一、高中实验常用化学试剂归纳(一)鉴别类试剂I.斐林试剂→鉴定还原性糖→砖红色沉淀;  相似文献   

19.
一、课堂教学设计思路尝试将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入生物课堂,以体现课改的新理念,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特别突出的是实验内容所包含的科学素养(分析、解释实验现象、推导实验结论,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所以本节课在“生长素的发现”的教学中,想通过学生体验科学家的发现过程,初步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实验设计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概念,并且能自己设计—些简单的实验;本节课结束后的回家作业为对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的实验设计,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所包含的内容和步骤。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一)植物的向性运动(二)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20.
1 说教材 1.1 教材分析 “酶的作用和本质”是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一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生命系统的层次、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的基本结构及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现在开始进入细胞代谢有关知识的学习。细胞代谢离不开酶的催化,“酶的作用和本质”是第一课时的内容,它将是理解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知识的基础。本节从细胞代谢的概念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