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人和培育花木一样,首先我们要了解花木的特点,区分不同的情况给不同的花木浇水、施肥和培育教育,这就是因材施教。"因此我们初中语文教学必须面向全体的学生,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发展和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语文水平。  相似文献   

2.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由于每个人先天条件有差异,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不尽相同.所以教师在平时教学时不能对学生千篇一律,而是应该采用分层的教学方法来对待学生,充分发挥出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思维判断能力和英语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在幼儿园中,对于幼儿的教育也需要了解和认识幼儿的特点,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才能让教育更有价值。观察和评价是分不开的关系,作为教师要学会观察,用好评价,更好地为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到铺垫。  相似文献   

4.
叶老先生指出:"人的思想、情感诚然不甚相悬,但也绝不会全然一致","各人的经验有深浅广狭的不同"。这要求作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生活积累、写作习惯以及心理活动的差异,根据作文教学的总体目标实行分层教学,确保每一位学生都爱上作文。一、智性调研,了解学生的能力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根据不同情况给予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思想家孔子在几千年就提出"因材施教"理论,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他认识到"知人"的重要,因此他十分重视"知"学生,认真分析学生个性,充分了解学生之"材",才能因其"材"而施教。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这样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一、认真备好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的首要前提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所以,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给每一位学生平等的学习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根据生物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我们进行了“分层教学、逐层带动”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朱熹曾云:"夫子教人,各因其材。"这就是指孔子对学生施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必须全面深入了解,注重个体差异;依据不同个体实际,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注重个性特长,确定培养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只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的教育名言中曾提到: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每位幼儿都生活在一个不同的环境,生活中的各种因素都影响着幼儿的不同发展,而每位幼儿又有与生俱来的特殊气质,这就要求我们作为教师多了解、多观察。在生活教育中,能够做个有心人,为幼儿设身处地地着想,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9.
毛丽丽 《甘肃教育》2014,(13):107-107
正"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由于学生家庭条件、智力因素、知识储备以及兴趣爱好等各方面不尽相同,因此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就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学习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教师必须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分层教学谈几点认识。一、学生分层要搞好分层教学,就要对一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全面摸底、观察,了解每个学  相似文献   

10.
分层教学是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一种策略。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而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采取相应的引导方式,分别在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学习过程、学生练习等各个环节进行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这样的语文教学才能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1.
马金海 《考试周刊》2014,(73):130-130
教育过程讲究"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分层教学中我们实施了分层教学方式,这样不仅可以把学生的天赋展露出来,而且对教学的帮助很大。文章主要从初中物理实验分层教学的意义、目标和如何实施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与论述。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在个性、能力、基础各方面都有明显的个体差异。陶行知曾经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实施区分性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区分性教学是指教师依据各学生不同的特质与需求,  相似文献   

13.
正《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渠道,在这一环节中实施分层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主张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能力的提高,而在当代教育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和教育规模的扩大,学生无法在集体教育中得到有效提高,而分层教学法的提出弥补了这一漏洞,充分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并且进行针对性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围绕"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5.
学生因为家庭环境、智力以及后天的学习环境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学习状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只有进行分层教学,才能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力。我们要从备课、教学实践、作业布置、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他认识到学生在个性与才能上存在差异,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所谓分层教学,即存教学中,根据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活力,努力形成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局面,提高全体学生综合素质.分层教学不仅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更符合新课程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理念.但是我们也发现,分层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受到太多教师的欢迎.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句话:“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其中“个体差异”、“不同学习需求”告诉我们:新课程标准呼唤分层教学.分层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还是一种教学思想.它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教育,真正承认并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利用这种差异使教学活动得到最优化,真正实现了“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这一理念早在五千年前就由我们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来了,那就是“因材施教”的原则,就是在教学中应为每个学生的独特气质、才能、潜力的发展,创设适宜的条件,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这个教育的观点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已经明确指出。作为一线高中数学老师,无论是在教育培训,还是在大会讲话中,我一直在关注这个有悠久历史并且用实践证明过的教学理念。但是,当时的我固执地认为在当今中国教育体制下,在高考这个独木桥前,"因材施教"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直到有一天,有一位学生改变了我的看法,并让我下  相似文献   

19.
每个学生素质不同、基础不同,接受知识的能力和效率是不一样的。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差异,教师教的东西自然有些同学学得好,有些同学差一些。所以就有了三类学生,即基础薄弱的学生、中等学生、优等学生。我们可以在课堂上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的教学任务,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他们进行课堂分层、作业分层、课后辅导分层。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的重要途径,也符合"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不放弃每一个孩子"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在这一环节中实施分层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